资源简介 课题:第1课鸦片战争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上册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百年耻辱史的开始,同时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开始。本课主要叙述中国是怎样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过程。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二、课程标准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2.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三、教学目标:掌握林则徐为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通过学习鸦片战争的史实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鸦片战争史实的了解,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并记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2、中英《南京条约》难点:如何理解中国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教师:是否认识此花?学生:罂粟、大烟、鸦片(也可能没有学生知道)教师:这就是制成毒品鸦片的植物——罂粟。这朵“最美的花”却结出了“罪恶的果”。因为这朵“小红花”它引起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开始了中国百余年的屈辱史,这场由“一朵小红花引起的战争”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本课内容——鸦片战争。(设计意图:用“一朵小红花引起的战争”引入新课,可以尽可能的的减少历史的枯燥性,增加的课堂教学的活泼性,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战未开,胜负定展示: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中国英国政治封建主义专制国家,日益腐败(幻灯展示军机处图)先进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幻灯展示18世纪英国议会)经济落后的自然经济(幻灯展示古代牛耕图)完成了工业革命商品经济发达(幻灯展示英国19世纪工厂图)军事装备陈旧,军务废弛船坚炮利外交闭关自守,愚昧无知殖民扩张综合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本主义迅速崛起教师:这个表格能预示出战争的结果吗?为什么?学生:能,因为中国在当时落后了,英国比中国强大,中国实力不济。(不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多了)教师:好,说明同学们都在独立思考。特别是回答不能的同学,更是给老师的一个惊喜。我们继续探究这场战争。(设计意图:通过表格,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方面全面落后于西方,为分铺垫析清政府战争原因做好铺垫。)2、展示:材料一“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材料二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教师: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教材“林则徐虎门销烟”一目内容,思考以下问题:把材料一空缺处填上。材料一中所谓的“极其野蛮的国家”是指谁?到底谁是“野蛮的国家”?为什么?学生:“虎门销烟”、指中国。学生:英国是真正的野蛮国家,因为它为了牟取暴利向中国走么鸦片,鸦片的输入导致、中国白银外流,加剧中国的贫弱,严重催产吸食者的体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此处有相关幻灯图片)教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要根本原因(目的)是什么?借口又是什么?从材料一、二中找出依据。学生:根本原因(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市场,材料一中“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可做依据。学生:借口是“虎门销烟”材料二中“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可做依据。(设计意图:把课外材料与教材相关内容整合,本着“先史后论、论从史出”的史学探究原则,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播放:“虎门销烟”视频。教师:请同学们叙述“虎门销烟”的经过,整理林则徐小资料。学生:分组整理(设计意图:通过建立的“历史人物小档案”,领略历史人物风采;真切体验,走进历史人物心灵。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英国针对虎门销烟,采取了什么举措?学生: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教师:有人说,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也许不会爆发,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鸦片战争英国蓄谋已久,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广阔市场,所以,即使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也必然会爆发。二、战已开、败即定播放:《鸦片战争》视频教师:鸦片战争的起至时间?战争中出现在英雄人物是谁?结果如何?学生:1840—1842年学生:关天培学生: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设计意图:利用看电影的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历史的直观性,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项目主要内容危害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赔款赔款2100万元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开始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教师:鸦片战争的影响是什么?学生: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设计意图:对于条约内容,学生自学完成并展示,对于条约危害及影响,学生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南京条约》的签订,仅仅是开始而已。)教师:鸦片战争后的开放与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本质不同?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言)前者是被动开放,损害了国家主权;后者是主动开放,维护了国家主权。(设计意图:逐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沥青本质的能力。)(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展示:(要求学生朗读)英国为开新市场,走私鸦片危害广。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国强。一八四零鸦战起,《南京条约》丧权益。赔款通商又割地,半殖半封近代始。教师: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必然挨打,鸦片战争引发了近代中国的生存危机,使中国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思想观念、清朝政局等方面开始发生全方位的变化。国难、国耻以及中国人不懈的民族抗争也由此开始。六、课堂检测:1、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2、完成《助学》相关内容。七、板书设计第1课鸦片战争八、教学反思由于本课是近代史的开篇之课,学生对近代史的相关的概念如:殖民地、口岸、资本主义、专制与民主等较为陌生,不求学生在一两节课内理解消化得了,这需要一个渐近的过程,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对原有教案进行了较大的改动,注重对相关历史概念进行通俗化的讲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本节课注重了对教材内容与课外资料的整合,努力去把“教材”当“素材”,在教学中感觉到效果较好,既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但这种整合一定要符合教学的需要,要有历史学科的学科性,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本课的不足之处,对于“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这一教学目标完成度不高,只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在于对八年级新生理解这一目标难度较大,在备课时有意忽略,否则会出现冲淡主题的现象。罂粟花姓名:_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_最大贡献: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个人结局:______________一、战未开,胜负定1、中英战前概况2、鸦片的输入3、虎门销烟二、战已开,胜即定1、时间:1840—1842年2、《南京条约》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