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6课洋务运动课型:新授课教学模式:“三为主五环节”教具:多媒体课程标准:列举洋务派“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等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能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2、过程与方法: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史论结合、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洋务运动作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而且是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第一步的重要地位,具备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意识;通过了洋务派自身对洋务运动评价的基本观点,通过了解洋务派学习西方的努力,培养关注身边形势变化看清时代潮流与进步方向的眼光。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课堂:展示漫画:上图所示,李鸿章认为只要有了枪、炮这些“洋玩意儿”就能富国强民了。为此,他们做了怎样的探索?最终能否真的如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六课《洋务运动》。(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第一篇内外交困——寻出路两次鸦片战争,都以清政府的惨败告终,并最终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陷入了岌岌可危的境地。我们一起来通过李鸿章的日记看看当时的清政府遇到了哪些困难。1、情景创设李鸿章日记(一):今天,我军又和太平军大战了一场,损失惨重。这也让我想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我军和英法联军交战的情况。我们用刀盾去对抗英法的枪炮,往往还没看到敌人,我军已经倒下一大片。唉,我军的武器装备实力太落后了。老师:这则日记说明了当时的清朝存在什么问题?学生:军事实力弱。李鸿章日记(二):今天老佛爷让我接管户部。我让有关的官员拿来账本,想查一下国库里还有多少钱。可看到之后却吓我一跳,竟然只有白银300多万两,连给英法的赔款都不够。国家实在太穷,接下来要想办法给国家赚点钱了。老师:这则日记突出了清政府哪方面的问题?学生:经济贫困。李鸿章日记(三):今天有人送来一本外文书,我哪看得懂。想起与外国签订《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时候,连一个懂外文的中国人都找不到,任凭侵略者蒙骗。看来我国的人才实在太少了,是到了培养一批翻译人才的时候了。老师:这则日记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人才缺乏。过渡:当时的清政府面临着内政外交上的种种棘手问题,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以求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由此,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2、自主学习请阅读课文第28页第一段,找出以下内容。(1)目的:________________(2)时间:________(3)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这些内容。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进行强化。第二篇“自强”“求富”——谋发展1、针对以上遇到的困难,这场洋务运动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顺利解决燃眉之急呢?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指导学生归纳整理。(1)创办军事工业(2)创办民用工业(3)筹建海军(4)兴办新式学堂2、合作探究:全班分为四个组,各大组研讨一项洋务运动的举措。第一组:军事家组:组员合作完成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简表。观察课文图片并阅读课文小字资料对安庆内军械所等军工企业的介绍。展示简表:创办人军事工业影响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当时远东第一大造船厂展示图组:老照片“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第二组:企业家组:组员合作完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简表。观察课文图片及阅读课文小字资料对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的介绍。展示简表:创办人民用工业影响李鸿章轮船招商局利润大都落入李鸿章私囊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使湖北成为当时的工业中心第三组:海军将士组:介绍洋务派在海防方面的措施。引导学生结合第一单元相关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强调三支海军队伍在抗击侵略中的作用。第四组:科技人才组:突出京师同文馆的介绍。根据图片进行讲解,洋务派其他的教育举措。第三篇甲午一战——终破产清朝统治者将富国的希望寄托在如火如荼的“洋务运动”之上,那么这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运动最终效果如何呢?1、想一想:出示材料: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的反省:“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思考:李鸿章为什么会这样说?老师:洋务运动最终失败,它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强调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2、活动与探究补充材料:材料一:“轮船招商局成立近十年间,将中国航运权成功收回五分之三,已有“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的美誉。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少外流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破除了西方人的封锁垄断。材料二:19世纪90年代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家近代钢铁企业。“烟囱凸起,矗立云霄”“化铁炉之雄杰,辗轨机之森严,汽声隆隆,锤声丁丁,触于眼帘、轰于耳鼓者,是为二十世纪中国之雄厂耶!”说明:运用史料引导学生理解近代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在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方面曾功不可没。思考:洋务运动失败了,我们是不是就要全盘否定它?(洋务运动虽然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春闲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说明:通过对洋务运动全面学习,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综合分析,对其做出全面评价。(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部分官僚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倡导和推行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中心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板书设计:检测题目一:1、时空再现:情景一:洋务运动期间,西方记者参观福州船政局,发现工人采用纯手工方式制造子弹,纷纷惊叹中国工人技艺的高超。情景二:紧接着,他们又参观了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几乎每到一家工厂,他们都会发现墙上写着两个醒目的大字“自强”。情景三:1865年,在北京的茶馆里,老百姓正在热烈的讨论着洋务派组建的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老百姓对这三只海军充满了好奇。情景四:1865年,李鸿章从京师同文馆为自己的工厂聘请了一批科技人才。说明:通过找错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检测题目二:2、洋务运动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近代工业是 ( C)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3、李鸿章自己曾经这样自嘲:“我只是一个裱糊匠,面对一个破屋只知修葺却不能改造。”这是李鸿章对哪一事件所发出的感慨( D ) 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签订《马关条约》 C.签订《辛丑条约》 D.开展洋务运动4、历史《助学》教学反思: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的第一课,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迈出的的第一步,在近代化历程中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强调洋务运动中具体做了哪些探索,而本课的难点在于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对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学生普遍难以理解,因此我根据教学目标,详细研读课标,整合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本课做了版块式教学设计。分别是内外交困——寻出路;“自强”“求富”——谋发展;甲午一战——终破产。首先,以漫画这种直观形式导入课堂,再运用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更易了解进行这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的原因。其次,采取了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重点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把握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第三,在进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时,则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化解难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需要稳步求进,只有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我会查找不足,积极改进,在反思中不断成长。第一篇内外交困——寻出路——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第二篇“自强”“求富”——谋发展——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第6课洋务运动第三篇甲午一战——终破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