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关中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
( http: / / www.21cnjy.com )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成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朝代中,使中国由分裂局面走向统一的有(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隋朝
⑤唐朝
⑥北宋
⑦元朝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⑦
C.①③④⑦
D.①③④⑥
2.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河,目前我国正在将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
A.余杭、涿郡
B.洛阳、大都
C.余杭、洛阳
D.洛阳、涿郡
3.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胡人汉服图
汉人胡食图
A.民族交往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4.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瓦舍”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5.
某王朝疆域空前辽阔,始设“十省分天下之治”。这个王朝应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
某纺织工业大学门前耸立着一座妇女的雕像,这个人可能是(

A.李清照
B.武则天
C.妇好
D.黄道婆
7.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对外交流的繁荣
B.生产工具的改进
C.文学艺术的发展
D.人口数量的增加
8.
公元207年,曹操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废汉称帝
B.消灭袁绍
C.统一天下
D.建立魏国
9.
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
.唐玄宗
10.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阿保机称帝
②赵匡胤建立北宋
③澶渊之盟
④宋夏和议
⑤西夏建立
A.①②③⑤④
B.②④⑤③①
C.①②⑤④③
D.②①③⑤④
11.
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右图所示的纸币最早出现于:
A.安徽
B.山西
C.河南
D.四川
12.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
A.战国
B.汉朝
C.北宋
D.明朝
13.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嘶,剑气如霜……”,屠洪刚的一首《精忠报国》唱得我们热血沸腾,请问这首歌曲描写的历史人物是:
A.寇准
B.岳飞
C.杨业
D.戚继光
14.
下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
朝代
相关史实
元朝
设置宣政院
清朝
册封达赖、班禅
设置驻藏大臣
实,这个地区是:
A.台湾
B.海南
C.新疆
D.西藏
15.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


①时间都发生在东汉末年
②交战双方中都有曹操的军队
③结局都是以少胜多
④都促进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
小美想写北魏题材的小论文,拟了以下几个小论文,其中有错误的是


A、《北魏统一了全国》
B.《胡人汉服与汉人胡食》
C、《从平城到洛阳》
D、《人口迁徙与民族融合》
17.
你看过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吗?剧中人物身份复杂,萧峰是契丹人、段誉是大理人、虚竹是大宋人,还有西夏公主、吐蕃王子等。那么,下列形势图中符合该剧故事背景的是



A
B
C
A
B
C
D
18.
《宋史》中记载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南方的人口超过北方
B.政治中心转移到北方
C.南方是粮食主产区
D.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19.
某班组织一场朗诵会,小张同学朗读了苏轼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文学做平就体裁来看属于(

A.楚辞
B.汉赋
C.唐诗
D.宋词
20.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始于


A.东晋 
B.西晋
C.南北朝 
D.隋朝
二、非选择题(60分)
21.
请同学们判断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之处。如有,请简要说明理由。(15分)
(1)小波问:“小敏,你对我国唐朝历史非常感兴趣,你能给我介绍一下唐朝的鼎盛时期吗?”
小敏:“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3分)
(2)小青问:“小明,你认为古代,被称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是什么?”
小明:“当然知道,‘陶瓷之路’嘛。”(3分)
(3)小张:“小李,据说你对三国时期的历史非常感兴趣,那么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是哪一事件?”
小李:“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国呗。”(3分)
(4)小文:“小珍,现在‘藏独’分子企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可以用哪一史实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
小珍:“从唐朝开始,政府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中国正式的行政区。”(3分)
(5)小张:“小刚,我对中国历史上的古代战争非常感兴趣,你能给我推荐一本介绍兵法的古代军事著作吗?”
小刚:“那太简单了,你看看司马迁的《史记》吧!”(3分)
22.
(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材料二宋代商业繁荣,北宋的都城开封和南宋的都城杭州的人口都在100万以上,繁华程度超过了唐代都城长安。
请回答
(1)
材料一表明,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哪里?“苏湖熟(丰收),天下足”说明了什么?(2分)
(2)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过程,请你说明这个过程,(3分)
(3)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宋代商业繁荣超过唐代的表现?(4分)
23.
(13分)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贞观之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魏征
(1)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1分)上则材料反映了出现贞观之治的哪些方面的原因?(2分)
【创新精神】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你说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2分)
(3)唐朝时期,国家政治体制也在创新,右图的政治体制称为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和同一家】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4)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1分)简述这一事件的主要影响?(2分)
(5)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两点唐朝繁荣的原因。(2分)
24.
(10分)
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鼎立图
国名
户数
人口
兵力

103万
443万
60万

28万
94万
10.2万

52.3万
230万
23万
材料二:魏蜀吴三国国力比较
三国实力比较表
(1)请写出ABC三国的国名和建立者
(3分)
(2)促使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是哪一著名战役?这场战役体现了诸葛亮隆中对的什么思想?(2分)
(3)三国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请各举一例说明(3分)
(4)通过表格中数据比较,哪个国家的实力强大?这说明三国时期经济重心在北方还是南方?(2分)
25.
(12分)创新与改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断进步的有力保障。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与制度的不断创新和改革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除了王都周围地区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周王直接统治外,周王还将其他地区先后封赐给亲属、功臣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国王命令,缴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
材料二:
公元5世纪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进一步强化改革,重点是改革鲜卑族旧俗、实行全面汉化政策……使胡族政权不但在政治上而且在文化上被中原文明所同化。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历史学家夏曾友说:“中国之政,自秦始皇始”。就是说,秦始皇创立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哪次改革?请用相关史实说明胡族政权在政治上、文化上被中原文明所同化。
(6分)
(3)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一例秦始皇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新(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