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球在宇宙中》学案课标解读课标:“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描述”是指初步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即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行星,而“普通”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共性,“特殊”是指地球与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的个性,“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体现理解的思维过程。“运用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认识,中间自然要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实际上,人类一直在为寻找“外星人”而努力,目前已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几十颗可能会有生命的行星。学法指导一、本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2.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3.了解太阳系的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二、本课教学重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课时建议:建议1课时。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一课时)知识清单一、宇宙1、定义:、和万事万物的总称。2、组成:由的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3、天体的主要类型包括:、恒星、、卫星、彗星、和星际物质等,其中和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4.天体系统的概念:邻近的天体彼此相互,形成以的天体为中心、其它天体围绕这个中心的“天体”集团,形成天体系统。5.在已发现的天体系统中,按大小可分成个层次。6.在下图中填出数字代号的天体或天体系统名称。二、太阳系1、组成:由太阳、及其卫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及组成。2、八大行星位置: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图中的A、B金星、C、D火星、E、F土星、H、、I。4.分类依据:、、体积等特征。类地行星:水星、、地球、类型巨行星:、远日行星:、海王星三、地球1、普通的行星:地球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就和而言,并不特殊。2、特殊的天体:现代宇宙探测表明,地球是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特别是存在着的天体。3.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1)外因:地球有稳定而安全的环境。一方面是提供的热量条件相对稳定;另一方面是地球所处的空间安全。2)内因:地球有生物生存的条件。包括:①地球与太阳的适中,使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为℃;使水得于存在。②地球的和适中,其引力可使大量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要点解读:一、宇宙的特点1、物质性宇宙是物质的,是由恒星、行星、星云、卫星、流星、彗星以及星际间的气体和尘埃等各种天体组成的。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2、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首先,物质的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规律,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具有层次性。如图: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其次,作为整体的宇宙也在不断地演化着。宇宙经历了温度从高到低、物质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过程。3.要注意分辨的概念:(1)天体是宇宙同物质存在形式。包括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地球作为一个整体是天体,但地球的部分物体则不属于天体范畴,如飞行的飞机、天空的白云;人造的航天器在宇宙中运行时是天体,但返回地面后成为地球的一部分时,则不是天体。(2)总星系是指目前所能知道的“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进步,宇宙范围不断扩大。可见总星系只是宇宙的一部分,二者不是等同的。二、太阳系和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1、太阳系结构和成员(1)日地关系: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其光线到达地球的时间约为8分多种,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称作1个天文单位。(2)太阳系结示意图:2.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1)同向性——从北极上空看,八颗行星都按逆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围绕太阳公转,均为自西向东转,我们称为同向性。(2)共面性——绕日轨道大体在同一个平面上。各大行星的轨道倾角都很小,只有水星和冥王星的大一些,最大也不过17°,说明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近似在同一个平面上,我们称之为共面性。(3)近圆性——沿着近圆形的轨道绕日公转。公转轨道椭圆的偏心率,即焦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它决定椭圆的形状。偏心率越小,越趋向于圆,当偏心率为0时,轨道就是圆。九大行星的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都很小,说明它们的公转轨道都是接近于圆的椭圆,我们称之为近圆性。(4)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3、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1)、八大行星的质量、大小、化学组成等结构特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此,可以将八大行星划分为三类——与地球类似的称之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体积和质量都大的称之为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第三类是距离太阳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称之为远日行星。如下表:类别包括行星距日远近体积质量平均密度表面温度卫星数目光环有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近远小大高低没有很少无巨行星木、土大小多有远日行星天、海介于前两者间介于前两者间较多有无结论: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没有特殊的地方。三、地球的特殊性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表现在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和安全的宇宙环境,如下图示:用表格归纳如下: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运行轨道安全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0C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有液态的水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体积收缩,产生热量,不断产生水汽,并随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考点剖析考点1:宇宙观念例1:下列对地球宇宙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宇宙是物质的,但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B.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任何物质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和绕转的关系C.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但物质的运动没有规律可循D.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和联系是有规律和层次的解析:宇宙的特点是物质性和运动性。宇宙是物质的,但宇宙中的天体可根据运动组合关系组成各种天体系统,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如行星围绕恒星运动时就符合“开普勒三定律”。天体系统是有层次的,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又属于总星系。只有天体系统之间才有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的关系,并非是所有天体都有。答案:D考点2:太阳系结构例2.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此时: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解析:图中①是火星、②是金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①稳定的宇宙环境,这与火星和金星一致;②距离太阳适中,有着适宜的温度,火星温度过低,金星温度过高;③有着适当的体积和质量,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金星上有着厚厚的二氧化碳,不适宜于生物呼吸;④有着广阔的海洋,给原始生命提供了庇护所。答案:(1)A(2)A例3:在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与地球毗邻的行星是()A.水星、金星B.木星、火星C.火星、金星D.水星、木星解析:题目旨在考查对太阳系各成员相互位置的记忆能力。按照八颗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与地球毗邻的肯定是分布在其公转轨道两侧的大行星。答案:C考3: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例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原因是()①地球上有水,其它行星上没有水②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③地球上的温度在100℃以下,利于形成分子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适中是存在生命物质的重要基础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应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分析。日地距离适中,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是地球上存在生物物质的外因;地球适当的质量和体积,内能释放和地球自身重力收缩是内因。除地球外,火星也有水存在,水能在液体状态下存在的温度范围是0℃~100℃之间,而不是100℃以下都可以,故以上叙述中①③是错误的,②④是正确的。答案:D变式训练: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A.恒星、卫星B.恒星、星云C.行星、彗星D.流星、恒星2、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A.银河系B太阳系C总星系D河外星系读“中心天体为太阳的天体运行略图”,回答3-6题。3.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共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4.图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恒星5.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A.太阳 B.地球 C.金星 D.火星6.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数字填在适当的方格中。①原始海洋形成②日地距离适中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④水⑤太阳日照时间不长⑥地球所处太阳系有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⑦适宜的温度⑧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⑨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高中地理必修Ⅰ(中图版)模块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知识清单一、宇宙1.、时间、空间;2。不同形态的物质;3。星云、行星、流星;星云、恒星。4。吸引、质量大、旋转;5。四、①总星系、②银河系、③太阳系、④地月系。二、太阳系1、八颗恒星、行星物质。2。A水星、C地球、E木星、H天王星、I、海王星。4.分类:依据:距日远近、质量。类型:①、金星、火星;②木星、土星;③天王星;三、地球1.质量和体积;2。生物、智慧;3.1)宇宙、太阳、轨道;2)适宜;①距离适中,15℃;液态;②、质量和体积、气体变式训练:1.B2。D3。B4。B5。A6.从左到右,从上到下:⑥、⑨、⑤;②、③;①、④、⑦、⑧。宇宙(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地球质量、体积适中吸引保存大气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当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地表温度适宜水汽液态水宇宙环境自转周期适当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生命演化连续生命产生并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