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命题范围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2016年5月——12月国际国内时政。二、分值100分。三、难度:0.7四、题型及分值:1.判断题(81分=8分)2.选择题(242分=48分,其中时事选择题2题)3.综合题(三个大题,每个大题1-3问,共44分)五、要求1.注意知识覆盖面。(双向细目表明天发给大家)2.适宜的难度与区分度。试卷要有适宜的难度和区分度,能体现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能使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难易程度一般应使优秀考生能取得优良成绩,大多数学生能取得及格以上成绩。3.体现能力立意。4.题干表述简洁、明了,题肢(问题)设置合理、科学。形式多样,可以有漫画、图表等形式。命题的同时,要制定答案和评分标准,试题答案要科学、准确、合理、简洁。每道题的分数须在试题后注明。评分标准要定到小分,分值分配要合理。可能有不同解答的试题应考虑不同情况,均应给出得分、扣分原则。5.请在12月20日之前完成。考试命题多维细目表知识内容题型题分题号考试要求难度预测题目来源章分值知识点第1章 第2章 预测全卷难度值 余杭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基础性学力检测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问卷考生须知:1.本试题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答题前,请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卷。一、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5题,计50分。)1.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是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记录了 ▲ 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A.夏 B.商 C.周 D.秦2.“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3.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 ①齐 ②燕 ③楚 ④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下列思想家与思想主张搭配正确的有( )①老子——反对战争,视人如己②孔子——强调“仁”“德”“礼”③韩非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④孟子——提出“民贵、君轻”思想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5.英国诗人雪莱:“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下列史实不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是()A.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B.雅典民主制是西方政治制度的源头C.“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D.《十二铜表法》成为近代西方国家的法律基础6.右图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是以天主教教皇为首的罗马教廷的所在地。为这个教皇国的产生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查理接受教皇的加冕B.签订凡尔登条约C.西欧城市行会的形成D.丕平献土7.5世纪末期,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众多国家。下列属于日耳曼民族建立的国家有( )①俄罗斯②德意志③意大利④英吉利王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下列对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610年,开始在麦加传教②创立伊斯兰教,创作《圣经》③622年,被迫出走麦地那④领导穆斯林军队,建立阿拉伯帝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要了解中世纪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通过查阅下列哪一著作最合适()A.《古兰经》B.《天方夜谭》C.《马可·波罗行纪》D.《医学集成》10.《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俱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文中的“上”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光武帝11.汉初西汉政府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却大力反击匈奴的原因有()①经济繁荣,国力强大②巩固西汉的政权③为了吞并匈奴④确保北部边疆的安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正确的一项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著《九章算术》C.华佗——著《伤寒杂病论》 D.张仲景——制成“麻沸散”13.下列战争在《史记》中有记载的是( )①赤壁之战 ②牧野之战③淝水之战 ④楚汉战争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4.唐朝诗人皮日休作《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文中的“此河”应是( )A.黄河 B.汴河 C.灵渠 D.隋大运河1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词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A.汉武帝统治时期 B.元世祖统治时期C.唐太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前期16.“政府铸造的铜钱超过前朝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民间开始发行纸币。”这一现象最早应出现在何时、何地?( )A.东汉、四川 B.隋朝、重庆 C.唐朝、开封 D.宋朝、四川1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此诗中的“汴州”为今日中国的( )A.洛阳 B.开封 C.西安 D.南京18.“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则史实所述史迹出现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19.《元史·桑哥传》记载:“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番(即吐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这段史料可以佐证( )A.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 B.元朝的交通空前发展C.西藏成为元朝行政区 D.忽必烈重视发展农业20.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A.匈奴统治者B.女真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2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A.印刷术B.指南针C.火药D.造纸术22.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到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有( ) ①北方人口的南迁 ②江南社会较安定 ③北方战乱比较少 ④政治中心的南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3.唐代社会开放,对外交流频繁。下列人物中,为唐代对外交流作出贡献的是( )A.文成公主B.张骞C.玄奘D.马可·波罗24.“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事实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均是中国历史上大有作为的杰出人物,他们( )A.都是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B.都是国家大一统时的封建皇帝C.都在当政时期加强了边疆治理D.都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的集权25.历史图片是鲜活的历史,下列能反映宋代市镇经济繁荣的是()A.牛耕技术 B.秧马 C.筒车 D.《清明上河图》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计50分)26.(10)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之一。读下列历史地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图三(1)写出图中A、B、C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古国的名称:(3分)A ;B ;C 。 (2)请在下列文明成果后面的横线上写出古国的名称或相应的字母:(3分)《汉谟拉比法典》;十个数学符号 ;太阳历 。(3)从上述三图来看,这些文明古国在地理环境方面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与他们成为文明古国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27.(10分)绘制王朝更替示意图是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的有效方式。读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编号所表示的朝代名称:(4分) ① ② ③ ④ 。(2)《三国演义》开篇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示意图即能看出“分”与“合”。请写出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朝代名称。(3分)(3)有观点认为,“国家的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基本趋势,即使在分裂的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你是否赞成此观点?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分)28.(11分)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⑴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请写出其材料中对今天中国仍有影响的一项。(2分)材料二:该城邦执政官克里斯提尼进行改革,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民权利,确定了新的民主政治制度,对今天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⑵“该城邦”指的是哪一城邦?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为保护公民利益,曾实行过哪一措施来维护这种民主制度?(2分)材料三: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引自《资治通鉴》⑶材料中的“魏主”指的是谁?(1分)材料反映了改革的哪一内容?(1分)简述这场改革的作用。(2分)材料四: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⑷材料反应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改革仿效了哪一国家?这之后日本成为了一个怎样的国家?(3分)29.(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唐·李白(1)材料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指是的“秦王”哪一事迹?(2分)材料二: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力量之源,秦汉和隋唐作为承前启后的朝代,统治者为维护大一统的局面,不断推出新的制度和政策,以维护统治。这些制度和政策有:①三省六部制②车同轨、书同文③科举考试制度④郡县制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⑥刺史制度(2)请将上述制度和政策的序号填入相应横线上:(3分)秦朝:;西汉:;隋唐:。材料三:下图中的人物是公元前1世纪时东西方的两位君主,他们开创(或巩固)的帝国虽远隔万里,但却形成了一条联系的“纽带”。通过这条“纽带”,东西方及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和沟通。汉武帝---西汉屋大维—— ▲ (3)请在材料三的▲上填上合适的国家名称。(1分)(4)材料三中的“纽带”指的是什么?上面哪位君主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客观上推动了这条交流“纽带”的形成?(4分)30.(9分)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谛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毕升 图四:黄道婆(1)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有什么影响?(2分)(2)写出图二中生产工具的名称、出现的朝代、优点或作用。(3分)(3)毕升和黄道婆分别生活在什么朝代,请简要介绍他们的发明创造或贡献。(4分)第6题余杭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基础性学力检测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5题,计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BCDCDDDCBACACDD16171819202122232425DBDCBCBCDD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计50分)26.(10分)(1)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埃及。(3分)(2)古代巴比伦或A;古代印度或B;古代埃及或C。(写对一个给1分,共3分)(3)都位于大河流域;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答出一点给1分,共2分)古代文明多为农业文明;人类早期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大;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答对一点给1分,共2分)27.(10分)(1)夏、西汉、魏、元。(4分)(2)秦、西晋、隋、元。(对一个给1分,共3分)(3)赞同。(1分)统一的朝代比分裂的时代多;统一的时间比分裂的时期长;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两宋时间农牧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等。(答出一点即可,2分)28.(11分)(1)商鞅变法,建立县制;(2分)(2)雅典,陶片放逐法;(2分)(3)孝文帝(拓跋宏);(1分)鲜卑贵族改汉姓;(1分)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写出一点即可,2分)(4)日本大化改新;中国(唐朝);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3分)29.(10分)(1)秦始皇(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2分)(2)秦朝:②、④;西汉:⑤、⑥;隋唐:①、③。(3分)(3)罗马帝国;(1分)。(4)丝绸之路(1分);汉武帝(1分);措施:派张骞出使西域;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设酒泉、张掖、武威、敦煌四郡;等。(写出一点给1分,共2分);30.(9分)(1)秦末农民起义(或陈胜、吴广起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1分)(2)曲辕犁。(1分)唐朝。(1分)轻便灵活,回转省力;或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效率)。(1分)(3)毕升:北宋(宋朝);发明活字印刷术。(2分)黄道婆:元朝;学会棉纺织技术并传授给乡亲,或使松江成为“衣被天下”的棉纺织业中心,或改造(能同时纺三根线的)木棉纺纱车。(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6(上)八年级期末命题参考.doc 余杭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基础性学力检测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参考答案.doc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基础性学力检测问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