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唱歌《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体验中国经典流行歌曲,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引导学生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流行音乐。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中发掘音乐要素,尝试演唱形式的多种组合,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3.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比、聆听、演唱,感受切分音对表达歌曲情感所起的作用。(2)二部合唱做到声部均衡,声音和谐。教学重难点: 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用真挚的情感及满怀深情的声音学唱《让世界充满爱》。 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教学过程1.导入(1)学生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中进入教室就座。(2)教师播放《让世界充满爱》视频资料,启发学生思考:①听到这首歌曲,你有怎样的感受?②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设计意图】用歌曲相关视频资料开门见山地导入到教学主题中,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运用提问方式,可以让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进入音乐情境,关注音乐的表现形式。2.学唱歌曲(1)第一乐段①教师范唱歌曲第一乐段,提示学生对照歌谱找出四个乐句之间的关系。②学生观察歌谱后得出结论:第一、第三乐句完全相同,第二、第四乐句变化重复,结束音不同。③学生跟琴视唱歌谱,注意控制气息,发“lu”音轻声歌唱。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倾听和调整自己的声音,要求音色统一。④重点练习“ ”,“ ”节奏;每个乐句的全音符要有气息支持,唱足四拍的时值,长音后统一“气口”。⑤视唱第一乐段歌谱,要求边唱边画拍,轻声高位置哼唱2到3遍。⑥提示学生“唱准”休止符的时值。⑦有表情地朗读歌词。⑧演唱歌词,注意音乐形象的准确把握。【设计意图】通过提示及对比演唱等方法解决难点,感受休止符的作用。(2)第二乐段①学生分声部学唱第二乐段歌谱及歌词。②学生与教师合作演唱两个声部。③学生与教师交换声部演唱。④教师把学生分成两个声部,注意把音准较好的学生平均分配,两个声部合起来练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养成聆听的习惯。通过多种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3)演唱歌曲①练习时,先要求一个声部力度稍强,另一个声部稍弱;最后到达两个声部的均衡,让学生体验不同力度的演唱效果。②学生随伴奏录音演唱歌曲。【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艺术,一定要使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学会调整自己的声音,同时要善于观察和分析歌谱,找出乐句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利于音乐记忆。第一乐段的歌唱重点是统一音色,注意气息、力度的控制。第二乐段的歌唱重点是两个声部的均衡,声音和谐。歌曲教学采取“分块包割”和“各个击破”的方式,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3.教学拓展(1)教师从唱歌姿势、气息、力度、演唱形式等方面,启发学生如何唱好歌曲。①歌唱时,气息下沉,提起笑肌,打开口腔,控制气息。②在休止符处连吸带唱,逻辑重音确立在每个乐句的切分音上。③结束句可渐慢、渐弱,使人感觉回味无穷。④能否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2)完整表现歌曲。①小组交流表演。②全班同学完整演唱歌曲(第一乐段:第一段歌词女声演唱,第二段歌词男声演唱;第二乐段合唱;第三乐段齐唱)。【设计意图】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交流平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通过演唱增强学生表演的自信心和成就感。4.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有哪些音乐方面的收获。(2)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设计意图】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与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歌唱愿望,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激发学生不断探究学习的兴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