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空气与氧气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能用实验说明空气是混合物。2.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通过氧气的性质理解氧气的广泛用途。了解氧气是空气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和我们人类生命最息息相关的部分。3.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了解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区别。(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分解和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名称、装置的连接、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收集方法和检验氧气的方法。了解工业上制氧的方法。2.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2.初步懂得用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二、重点难点(一)重点:1.知道空气的组成,掌握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2.氧气的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用途。3.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区别。(二)难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三、课型:探究型,多媒体四、实验准备试管、针筒、打气筒、锥形瓶、集气瓶、水槽、燃烧匙、橡皮塞、烧杯、导管、止水夹、酒精灯、红磷、硫酸铜、澄清石灰水、火柴。五、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出示一幅驿亭风景图片,教师感觉空气清晰。讨论1:收集一瓶驿亭清晰空气的方法。(请同学收集)讨论:空气有哪些成分组成。新课探究:一、空气的组成成分及性质1、演示实验:无水硫酸铜遇水显蓝色引导学生思考:1、将这一现象应用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2、根据平时的观察,生活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学生:1、冰过的瓶子外面有水珠2、冬天教室窗上有一层水雾3、置于空气中的饼干会受潮2、演示实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结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含量较少3、演示实验:取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先后插入两个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在两个集气瓶中燃烧的剧烈程度是否相同。结论:空气中氧气含量并不高4、探究:氧气在空气中占多大比例实验原理:红磷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正好填补消耗掉氧气的体积,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反应停止后,水槽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内体积的1/5结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讨论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呢?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红磷的量不足;(2)瓶内氧气没有耗尽;(3)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4)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讨论2:该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又是为什么呢?(1)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溢出。(2)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讨论2:我们能否用碳来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红磷燃烧后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集气瓶中空气的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二、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三、空气的利用四、氧气的制备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分解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水+氧气A、关于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能与水以任意比混合。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一般以10%-15%为宜,以免反应剧烈而引起事故。B、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反应的速度。【介绍】(1)实验装置和操作原理:仪器:烧瓶、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不相溶的液体;装配气体发生器等反应装置,用于不断向烧瓶中添加液体试剂。--装配气体发生器,用活塞控制添加剂,加液后关闭活塞,可防止气体冲出漏斗。)装置:发生装置(左边):常温下进行,注意检查气密性(夹住导管,在分液漏斗中注水,看液面是否下降);装入液体和固体试剂(用漏斗和药匙或纸槽)。收集装置(右边):收集方法的确定(用排水集气法--凡是不易溶于水的气体适于此法)。(2)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工业上叫触媒。特点就是:一变二不变,即改变(不只是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具有选择性,不是万能的,液不是唯一的。2、工业上制取氧气:A、分离空气法。【问题】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因为这里只是利用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把空气中的氧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 【讲述】氮气蒸发后,剩余的主要是液氧。国家规定储存氧气用的钢瓶一律漆成天蓝色。B、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复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以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复集氧气。【学生实验】实验知识准备:1、装置的装配、连接及气密性的检查2、固体试剂的取用3、酒精灯的使用、加热方法4、排水集气法的操作实验注意点:1、在正式实验前要先练习一下有关的操作,如排水法收集气体、铁架台的使用等。2、思考一些问题: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A+B+…=X举例说明。碳和氧气、硫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X=A+B+…举例说明。水的电解、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分解等 (其它再介绍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可以表示为:A+BC=B+AC演示实验:铁与稀硫酸、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可以表示为:AB+CD=CB+AD演示实验: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