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案2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早期中国政治制度中的禅让制,知道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起源在于夏朝;识记夏商的王位世袭制、夏商早期国家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及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容;重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宗法制产生的原因及分封制、宗法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其对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过程与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式方法,通过史料及历史图片进行史料结合,引导学生对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产生自己的思考,并通过合作探究解决本课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都到分封制、宗法制是我国古代人民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伟大创举,激发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并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增强学生对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的理解,以此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教学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课时课型课型:讲授新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欢迎大家进入高中的学习课堂。高中和初中是有很多不同的,首先我知道大家在初中时期,历史学科只是语数英外的副科,而且你们的中招考试历史也是开卷的。但我希望从本节课起,大家可以在内心重视起这门课来,首先说的功利一些,历史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抛开功利心不谈,著名的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他的《中国历史精神》中就认为在自然科学方面基础学科是几何,而在我们社会科学的学科中,钱穆先生就认为基础学科应属历史。历史具有很高的文化涵养,至于钱穆先生为什么这样说,就让我们在今后三年的学习中慢慢领悟。好,在我们高中阶段呢,我们需要学三本必修和两本选修,三本必修分别是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那么我们本学期所要共同学习的就是必修一政治史。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在我们国家呢,毫无疑问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的政治史也是博大精深、卷帙浩繁的,钱穆先生也同样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的民族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大一统之局面数千年而不败……直到今日,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钱穆先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民族究竟是创造了哪些制度来维持我们国家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呢?好,那就让我们进入第一单元,学习我们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单元框架(见课件)通过框架,我们知道本单元要学习的就是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两大块。今天首先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一课早期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我们简单看一下课标要求。新课教学(一)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从禅让到王位世袭)①夏朝的建立师:我们首先来学习夏朝的政治制度。大家看课本并结合初中所学,我们来简单回忆一下夏朝建立的过程。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有的还是氏族部落联盟,当时联盟首领是通过一种禅让制的方法来传递首领位置的。从尧到舜再到治水有功的大禹,但是到了禹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部落首领的权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大,凭借着治水所获得的巨大威望,禹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国家)夏朝。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起源也就由此开始。但是禹死后,禅让制的传统却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看材料。材料: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起,曰:“吾君帝禹之子也—《史记.夏本纪》这样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传贤变为传子,王位开始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由此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开始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了。②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师:王位世袭制自从由此建立起来后,这期间最主要的就是父死子继,在商朝有时也出现兄终弟及的情况,但最高统治者的世袭制度就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这种世袭制度在当时也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所建立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是有进步意义的。③夏商王权的神秘色彩师:但王位世袭制虽然逐渐建立了起来,但在那个时期,社会刚由原始氏族社会落演变为阶级化的国家,早期的王权还不是十分的强大。因此王权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证明自己的统治是合理的和不可侵犯的,于是就把自己的统治说成是神的旨意,借以抬高自己的权威,我们都看这样一则小材料,这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夏桀“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也,日有亡乎?日亡,吾亦亡”“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及P4最下面的图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决定,这样就使王权具有了一丝的神秘色彩。④早期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师:除了神权的辅助外,为了巩固统治,早期的夏商统治者也已初步建立起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系统。内容:中央:相、卿士(商朝贤相伊尹)地方:侯、伯(西伯周文王)官职相、卿土卜、祝、史师侯、伯职责辅佐天子,参与决策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执掌军权管理地方,向国王纳贡奉命征伐◆学思之窗师:相是商朝中央最高官吏,他参与制定政制,主持政务,辅佐商王、甚至废立商王的权力。(二)、西周的政治制度师: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了维护周朝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和宗法制。我们首先来学习等级森严的分封制。①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内容:封建诸侯,以蕃屏周师:我们首先来看一副地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之后),那么是谁进行分封的呢?我们都听说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分封是周王进行的。我们看P5第一段“周武王把…….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这也就是分封制的概念。总的来说就是“封建诸侯,以蕃屏周”。●权利义务师:那么诸侯既然从周王那里接受分封,接受土地和人民,那么他们对周天子究竟有哪些义务呢?《孟子·告子下》有这样一段话:“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让学生看书总结义务)生: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统治色彩)师:好,诸侯与周王的权利与义务我们大概就清楚了,那么诸侯在得到了周王的分封后,在自己的领地内,也还要继续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于是整个社会就形成了这样一下社会阶层体系。(看课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分封制体系下,形成了天子到庶人的金字塔般的结构,在这个金字塔内前四级是统治阶级,最下一级是被统治阶级,可看当时的社会等级也是很森严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西周分封制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破坏:P6最后一段典故:楚王问鼎②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师:分封制的内容大概就是这些,我们来向这样一个问题———分封制本身是世袭的,世袭就会产生继承这个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呢,那西周是如何解决这个分封世袭制度下继承这个问题呢?我们看P6字母下的第一段,这同时就是宗法制实行的原因。那么宗法制究竟是如何进行继承的呢?我们首先看一下宗法制究竟是什么?(看P6)●概念:师: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师:那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究竟是靠什么来判定的呢,这就牵涉到了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师:那究竟什么是嫡长子呢?我们来简单解释一下一下几个小名词。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嫡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师:也就是说只有正妻的长子才是嫡长子,只有他才能直接继承上一辈的爵位,而余子就只能继续分封,这样就形成了大小宗的关系,嫡长子直接继承是大宗,余子继续分封成为小宗。当然小宗在自己领地内却是大宗,大小宗之间是相对的。漫画中跪着接受象征权力的“帽子”的人,一看就没有手拿象征知识的“书卷”的站立者有出息,但没有办法,正如图中的长者所说“你虽然有才,但毕竟是次子,认命吧”。这就是对我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真实写照: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纵你有经天纬地之才,也无可奈何。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无论是夏商还是西周,无不以宗法血缘为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分封制的核心内容。这一制度在选择继承人上,首先考虑的是血缘的亲疏远近,而不是能力的大小高低。这样的制度,再配合一定的礼乐制度予以维系,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维系国家统一的理想制度。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仅讲血统,老子英雄儿好汉,而不讲能力,不拘一格降人才。迟早是要“死在沙滩上的”。师:在宗法制内部,根据血缘关系亲疏进行继承,由此也就产生了大宗小宗的问题(讲解相对性)●作用: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形成了“世卿世禄制”;对于今天:分裂、宗派势力;重男轻女思想;等级观念;祭祖思潮)※家谱、族谱等也是今天宗法制重要的表现形式,可见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是很大的(可找图片)●特点: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⑵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紧密结合;⑶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兄弟关系/君臣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师:我们来看这样一幅图(课件讲解)(三)、早期国家政治制度总特点(注意讲解)总特点:1、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原始社会的残余。2、以宗法制为核心。3、主要由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构成严密的体系。4、权利与义务相统一。5、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6、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注意联系历史纵横,简单讲解一下礼乐制度七、课堂小结夏商的政治制度:1.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2.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3.王权具有神秘色彩4.中央地方政治制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