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中考新航线》湘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拓展(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7春《中考新航线》湘教版地理教师用书:专题拓展(pdf版)

资源简介

1 07
第二部分 专题拓展篇
 地形知识及其应用
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是低缓的
美国
1.七大洲的地形.
山地和高原
大洲
地形特征
北部亚马孙平原占1/3,南部巴西高巴西
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原占2/3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
澳大利亚
西部低缓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亚洲
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
4.世界地形之最.
缘;海拔仅次于南极洲
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地
世界之最
地形区名称
非洲
势东南高,西北低
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
以平原为主,山地多分布在南北两
欧洲
最大的高原
巴西高原
侧;是海拔最低的大洲
:
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西部是
北美洲
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
最大的盆地
刚果盆地
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南美洲
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
大洋洲
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最长的山系
科迪勒拉山系
南极洲
以高原为主,海拔最高
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
2.重要地区的地形特征.
5.我国的地形与地势.
地区
地形特征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东南亚
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其优势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
:
,
,
带来降水;使许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沟通三大地形区
北部山地
中部平原
南亚
南部高原
了东西的交通,方便了内地与沿海的经济联系;
在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
西亚
以高原为主
其劣势是:给东西陆路运输造成巨大障碍.
欧洲西部
以平原为主
(2)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南极地区
以高原为主
其优势是: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和采矿业.
3.世界重要国家地形特点.
其劣势是: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国家
地形特点
(3)主要地形区: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内
日本
面积的3/4为山地和丘陵,平原狭小

地势东高西低,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
俄罗斯
,
:
(
)、主
主要有四大地形区
②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面积最大
准噶尔盆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和
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
法国
丘陵为主
③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面积最大)、华北平原、长
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1 08
④三大丘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②影响水源状况、流域面积大小.
6.地形知识实际应用.
受东西走向的山脉制约,我国长江水系位于昆
(1)地形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仑山—秦岭和南岭之间,南北向支流汇入干
①对自身的影响,如山区植被的垂直分布.气
流;美国密西西比河受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
温:在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
系和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影响,东西向支流汇入
高100米,气温下降0.6℃.
干流;刚果河的向心状水系特征,亚马孙河东
②高大地形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对气流的阻挡作
西向干流、南北向支流特征都是受地形影响所
用.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因
致.
此,山脉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山地形
③影响河道状况.
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谷处
河流上游段,多流经山区,坡陡,落差大,流速
易形成河流,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快,冲刷强,往往河道狭窄,多峡谷,蕴藏着丰
(2)地形与农业规划.
富的水能资源;中游段,落差与流速减小,冲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在平原,宜粮则粮;在山地,
刷、淤积都不严重;下游河段,地势低平,河道
宜林则林;在高原,宜牧则牧;在河湖,宜渔则渔.
变宽,以淤积为主,利于灌溉、航运.
地势低平之处,如冲积平原和山区的盆地、谷地,
④影响河流水文.
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以山地为主的地区的河流,例如,日本的河流,
大于25°的坡地一般不宜耕作,缓坡可以安排果
河短流急,水力资源丰富,航运、灌溉等水利效
园或建设梯田.
益低;以平原为主的地区的河流,例如莱茵河,
(3)地形与交通.
流速缓慢,水量稳定,航运、灌溉价值高;植被
地势低平之处,节省建筑及交通建设投资,是居
覆盖好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小;植被覆盖差的
民点及城市发展的首选地形.山区往往交通不
地区,河流含沙量大.
便,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各种地质灾害.一般
【例1】(2015年江西省)一地理科学考察队在江西省某
的公路应避开陡坡,爬坡时选择“之”字形线路,
地区进行考察.读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完
高速公路与铁路则应尽量平直,在山区要多建隧
成(1)~(3)题.
道和架设桥梁.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近岸要
有足够的水渠,表现为沿岸等深线密集并且数值
较大.
(4)地形与经济建设.
河流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水库宜选择“口袋形”地
(1)图示区域出发地与山顶间的温差约为
形(山间盆地、谷地),大坝宜建在口袋出口处;引
(  )
水渠道宜大致沿着等高线延伸,由高处向低处顺
A 2.5℃
B 3.5℃
流.
C 6℃
D 6.5℃
(5)地形与日常生活.
(2)科考队员在考察地区最有可能见到的农业
疗养地应选地势坡度较缓、光照充足的阳坡,空
景观是
(  )
气清新、景观优美的地方;地质地貌景观是自然
A 茶园
景观的主体,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气象观测
B 坎儿井
站应选在地热适中、地面开阔、周围没有或很少
C 咖啡园
有其他地理事物屏障的地点.
D 山地牧场
(6)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3)下山时,气象部门提醒将要出现大雨,可能
①影响河流流向.
诱发山洪.出于安全等考虑,合理的下山路
例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自西向东
线应选择
(  )
流入太平洋;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
A ①线路
B ②线路
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C ③线路
D ④线路

1 09
【解析】此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和江
南部为亚热带季风与亚热带湿润气
西乡土地理.
日本出发地与山顶海拔相差500~600
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米之间,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的规律(海拔每上升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北部地中海
埃及
100米,气温下降0.6℃)可以计算出两地的温
沿岸为地中海气候
差大约在3~3.6℃之间.山洪应该发生在山谷
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以温
地带,所以图中②和④发生山洪的可能性较大;
俄罗斯
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北冰洋沿岸为
①线路虽为山脊,但接近出发地时,仍要经过②

苔原气候
所在的山谷.③则全程都为山脊,可避开洪水,

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向东海洋

法国且
路径最短,等高线较稀疏,坡度更缓,故③
性减弱,南部属地中海气候
线路下山更理想.江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
美国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热同期,山地丘陵面积广,适宜种植茶树.
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巴西
【答案】(1)B (2)A (3)C
巴西
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知识及其应用
澳大
气候呈半环状分布,热带沙漠气候
1.七大洲的气候.
利亚
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为广泛
大洲
气候特征
3.我国的气候.


(1)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
,
气候显著.亚洲
气候分布广
共有9种气候类型,以温
(2)气候类型的分布: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为温带季风
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气候、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热带季风
以热带气候为主,关于赤道南北对称,
非洲
气候;西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泛
为高山高原气候.
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泛,东
4.气候知识实际应用.
欧洲
部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主要
(1)气候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主要为寒带气候
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衣、食、住、
北美洲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行等方面,还表现在一些地区传统的风俗习惯和
北部以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气候为
娱乐生活方面.
南美洲
主,南部以巴西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①气候与服饰.
为主
热带地区
一年四季只穿单衣
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
大洋洲
温带地区
随季节变化有不同的衣服
为广泛
,


一年四季都穿厚衣服,尤其是冬季南极洲
冰原气候
酷寒
烈风
干燥
寒带地区
穿衣更保暖,多以皮、毛衣物为主
2.世界部分地区与国家的气候特征.
气温日较差大,有与其适

的“藏
青藏高原
地区和国家
气候特征
袍”
中南半岛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
炎热,多风沙,有与其适应的白色长
东南亚
西亚地区
袍、白色头巾
马来群岛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
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
②气候与饮食.
南亚
分为三季:雨季、凉季、热季
寒冷的冬季
人们喜欢吃火锅

西亚
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

炎热的夏季
冷饮畅销
欧洲西部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我国南方地区
喜食米饭
北极地区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我国北方地区
喜食面食
南极地区
冰原气候
四川盆地
喜食辣椒
③气候与民居.

1 10
地区
传统民居
原因
河流无结冰期,1月均温在0℃以下的河流有结
冰期———冬季越长,气温越低,结冰期越长.
高温、潮
湿


东南亚
高架屋
【例2】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西亚
墙厚窗小
高温,多风沙
A 赤道附近降水少,两级地区降水多
我国南方
屋顶


大、墙
气温高,降水多
B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地区
体高、窗户大
C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我国北方
屋顶


小,墙
气温

低,降

D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
地区
体较厚,窗户小
较少
【解析】世界降水的规律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
黄土高原
窑洞
冬冷夏热
极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多对流
④气候与交通.
雨;两极地区冷,空气下沉,降水少);中纬度沿
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


少(沿




传统交
地区
原因
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
通工具
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





西



我国南方

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少,东岸降水多(回归线
穿







西
我国北方
马车
降水少,河流水量小
部,主
















沙漠地区
骆驼
降水稀少
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答案】C
青藏地区
牦牛
高、寒
 河流知识及其实际应用
(2)气候与人类生产的关系.
1.世界上重要的河流.
①气候影响作物的熟制.如我国海南岛可以一
,
,
河流
位置
特点
注入海洋年三熟
淮河以南一年两熟
华北平原两年三
熟或一年两熟,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尼罗河
非洲
世界最长的河流
地中海
②气候影响农业类型.如我国的种植业:北方的
亚马
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
,
巴西
大西洋旱田
南方的水田;欧洲西部的乳畜业.
孙河
长度居世界第二位
③气候不同,各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不同.如北非
密西西
;
美国
世界第四长河
墨西哥湾的椰枣
东南亚的橡胶、椰子、油棕等;我国北
比河
方的甜菜,南方的甘蔗,新疆的哈密瓜、葡萄.
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的
刚果河
非洲
大西洋
④不同地区气候不同,农产品不同,进而影响其
河流
工业.如法国的葡萄酒业,澳大利亚的羊毛
伏尔
欧洲最长的河流,世界最
俄罗斯
里海
业.
加河
长内流河
(3)气候与河流的关系.
流经9个国家,是世界上
多瑙河
欧洲
黑海
①气候影响河流的水源(补给):
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一般季风区河流多外流河,河水主要来源于大
湄公河东南亚
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南海
气降水,河流水量较大;而内流河河水主要来
恒河
印度
印度最大河流
孟加拉湾
源于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如我国西北内陆的塔
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塔里木河的水源,来自高
2.我国的河流.
山上的冰雪融水.
河流
特点
注入海洋
②河流流量的大小:
世界第三长河,我国长度最
内流河径流的季节变化特点取决于气温的变
长江
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
东海
化,气温高时是河流的丰水期,气温低时,是河
广、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
流的枯水期;我国的外流河径流一般与季风的
.
我国第二长
、含沙量大、凌
强弱有关
黄河
渤海
汛危害最严重的河流
③河流结冰期:
河流结冰期的长短与气温的高低有关,一般北
珠江
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南海
半球1月均温在0℃以上的亚热带、热带地区的

1 11
塔里木河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①洪涝———修建水库、分洪区调节洪峰.
②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黑龙江
结冰期最长,纬度最高
鄂霍次克海
③水土流失———小流域治理.
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
额尔齐斯河
北冰洋
④水污染———保护水源.

(5)河流与城市.
3.重要的运河.
①河运的起点、终点.
运河
位置
沟通
②河流交汇处:宜宾(岷江)、重庆(嘉陵江)、武汉
(汉江).
巴拿马运河巴拿马
太平洋和大西洋
③河口:上海、广州、伦敦、鹿特丹(莱茵河).
苏伊士运河
埃及
红海和地中海
(6)工业布局.
京杭运河
中国
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①上游———居民、自来水厂.
②下游———工业区.
4.世界上重要的湖泊.
【例3】读世界两条大河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湖泊
特点
位置
亚、欧

里海
世界最大的湖泊
界线
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
贝加尔湖
亚洲
湖泊
死海
世界陆地最低点
亚洲
(1)甲河流域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带来的后果
苏必利尔湖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北美洲

(  )
青海湖
A.
水土流失,土壤的肥力下降
中国最大的湖泊
中国
B.河流的洪峰流量降低
鄱阳湖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中国
C.草场沙化
5.河流知识实际应用.
D.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
(1)航运.
(2)下列关于甲河、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
从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河道特点(深、宽)、通
的是
(  )
航里程、地势起伏、水运网(支流、运河)、有无结
①甲河的流量比乙河丰富 ②甲河的流域
冰期、经济腹地等考虑航运价值.
面积比乙河大 ③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
①我国南方河流比北方河流航运发达的原因:
乙河的汛期出现在春季 ④甲河水流湍急,
流经湿润地区,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且季
水力资源丰富;乙河水流平稳,航运便利
节变化小,利于通航;河道深、宽,通航能力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大小支流多,河网密,深入广大农村;河水不结
C.③④
D.①②
冰,四季可通航.工农业经济较发达,货运量
【解析】根据图中河流的形状可知,甲河为亚马
大.
孙河,乙河为刚果河.亚马孙河流经亚马孙平
②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原,亚马孙平原上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
平原地形,水流平稳;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
林,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后,会使水土流失加
匀,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经济发达,航运价
剧,土壤的肥力下降,河流的洪峰量升高,大气
值大;运河沟通天然水系,形成发达的运输网.
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亚马孙河流量、流域面积
(2)水能开发(落差、径流量).
比刚果河大.亚马孙河和刚果河主要流经热带
我国水能蕴藏6.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主要分
雨林气候区,一年四季都是汛期.亚马孙河水
布在大河的阶梯交界处.
流平稳,航运便利;刚果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
(3)水资源.
丰富.
灌溉农业重要水源、工业供水、生活用水.
【答案】(1)A (2)D
(4)河流问题.

1 12
一、单项选择题
  (2015年娄底市)读“世界典型自然景观分布示意
  (2015年盐城市)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
略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回答5~6题.
~2题.
5 某旅游者在游记中写道:“烈日下,成群的斑马在草
原上奔走,不远处有几只幼狮在母狮周围嬉戏.”该
游记记述的地区可能在图中的哪个自然景观区
1 图中甲、乙、丙三地海拔高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
(B
)

(C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6 2015年5月,中国、巴西、秘鲁三方工作组启动了
C 丙>乙>甲
D 丙>甲>乙
“两洋铁路”(连接巴西和秘鲁、大西洋和太平洋)可
2 图中曹河的流向是
(D
)
行性基础研究工作.拟议中的“两洋铁路”将穿越
A 由西南流向东北
B 由东南流向西北
世界著名的
(C
)
C 由西北流向东南
D 由东北流向西南
A 喜马拉雅山脉
B 落基山脉
3.读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安第斯山脉
D 阿尔卑斯山脉
(A
)
7.暑假期间,贝贝和家人到江西井冈山度假.当他到
达山顶(海拔1597米)时,不由感叹:“这里真凉快
呀!
长沙可热多了!”你认为该现象主要由哪种因
素所致
(B
)
A.纬度高低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2015年常德市)如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8~9题.
A.夏季降水量甲大于乙
B.冬季降水量甲大于乙
C.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
D.气温年较差甲小于乙
4 (2015年益阳市)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
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8 常德此时的季节和昼夜长短状况是
(B
)
①冬季
 ②夏季 ③昼长夜短 ④昼短夜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A ①地区地表支离破碎
9 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②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A 此时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印度洪水泛滥
C ③在福建省
B 常德的玲玲发现自己正午时的影子在一年中最长
D ④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河流
C 此季节为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1 13
D 非洲刚果河正值汛期
D.泥沙淤积造成了黄河凌汛
10.我国某地区,同时满足第三级阶梯、季风区和湿润
15.俄罗斯河流通航时间短的主要原因是
(B
)
地区的分布,则下列判断可信的是
(D
)
A.含沙量大
B.封冻期长
A.此地区粮食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河道狭窄
D.水量很小
B.此地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16.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A
)
C.此地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A.亚马孙河
B.尼罗河
D.此地区主要分布在年等降水量线800mm以南地区
C.刚果河
D.长江
  如图是亚洲和欧洲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
17.关于美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意图,据图完成11~12小题.
A.山脉直逼西海岸,西海岸无大的城市分布
B.西部高大山脉由板块相撞形成
C.密西西比河为工农业提供水源和航运条件
D.中部平原纵贯大陆南北
18.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冬季我国南北方普遍低温 ②夏季我国大多数
11 图中所示传统民居墙体厚度变化的原因是(C
)
地区普遍高温 ③季风区夏季降水较多 ④我国
A 经济的差异
B 宗教信仰的差异
各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
C 气温的差异
D 生活习惯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12 图中四个城市,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
)
C.①④
D.③④
A 鹿特丹
B 华沙
19 (2015年邵阳市)“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
C 赤塔
D 呼玛
亚洲,河像热血流 ”听到这首 亚洲雄风 歌
13 (2015年东营市)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
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
的摇篮.读下图,关于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下列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是
(B
)
(D
)
A 黄河
B 恒河
C 叶尼塞河
D 湄公河
20 (2015年南充市)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①②河段经常发生凌汛
A 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9月
B ③河段的水能资源丰富
B 南极洲是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C 两河均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C 资源十分丰富,可以任意使用
D 两河源头都存在着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
D 多冰雪,降水丰富
重的问题
二、综合题
14.(2014年东营市)下图是黄河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
21.读欧洲西部政区略图,回答问题.
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

(D
)
A.过度开发加剧了上游河段的荒漠化
B.中游应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
治理
C.上、中游的生态问题是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主要
原因
1 14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4)B是美国西部重要城市 旧金山 ,该市附近
海洋A 大西洋 ,国家B 法国 .
的“ 硅谷 ”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
(2)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
(5)C是 塔里木 河,该河丰水期在夏季的主要
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业中的 
畜牧
 业
原因是什么
的发展.
夏季高温,冰雪融水多。
(3)图中从①到②到③,可以判断降水量是逐渐
 减少 (增加或减少).这说明气候自西向
东 大陆性 (大陆性或海洋性)越来越强.
(4)现代测量表明,图中C海在不断缩小.有人预
言,几千万年后,C海将会消失.请简析C海
23 (2015年青岛市)某地理小组拟探究“水土流失的
消失的原因.
主要自然原因”,请你一起完成探究过程.
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挤压。
探究主题: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
探究材料:两个相同的杯子,两块相同的木板,足
量的沙土和清水,两个喷水器,一块草皮.
(5)C海沿岸地区植被多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
探究过程:选取材料,模拟




察,记


子坚硬而有锯齿,叶片不大或成尖刺状,是长
果.
期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试从气候角度分析
原因.
本地区为地



候,这







湿
润,夏季炎热干燥,为减少蒸发叶片坚硬。
22.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图2
(1)植被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同等坡度,同等喷水
材料 美国东部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随
强度,没有覆盖草皮,其杯内沙土量 多 (多
着经济的发展,美国逐步进行西部开发.同样,长
或少).
期以来我国经济的重心在东部经济地带,2000年
(2)降水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内,同等坡度,同样
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沙土条件,喷水强度大的,杯内沙土量多.
(1)中美两国领土的主体部分均位于地球五带中
(3)坡度与水土流失相同时间内,同等喷水强度,
的 北温 带.
同样沙土条件,坡度大的,杯内沙土多.
(2)美国西部山脉众多,是世界最长的 科迪勒拉
归纳总结:
山系的一部分,“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 耸
(4)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植被覆盖
立在中国和尼泊尔边界.
率 , 降水强度 等.
(3)A是 





 (地形区),地表沙漠广
验证迁移:
布,气候干旱的最主要原因是 深居内陆,距
(5)从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图可以看出,我
海遥远 ,这里 
油气
 资源丰富,成为我国
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①为 黄土高原 (地区
四大跨世纪工程“ 西气东输 ”工程的起点.
名称),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1 15
的共同原因是(不定项选择)
(CD
)
A 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B 气温年较差大
C 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
D 植被覆盖率低
拓展延伸:
(6)②是我国新疆地区,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最
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气候干旱、降水少 ;③
(1)图中曲线a是我国地势第二级和第 一 级阶
是我国长白山地区,也不是水土流失严重区,
梯的分界线;①是 
太行
 山脉;巫山西侧是
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植被覆盖率高 .
 四川 盆地,东侧是 长江中下游 平原.
24.读“黄河干流沿河纵剖面图及各河段干流长度示
(2)以虚线b为界,甲乙两区域中,土地利用类型
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以草地为主的是 乙 区域,以耕地为主的是
 甲 区域.
(3)三明位于 季风 (季风或非季风)区,气候类
型是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其冬
季气候特征是 
低温少雨(或



雨) .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时,三明容易产生
 


(或旱涝) 气象灾害.
26 (2015年恩施州)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 雅拉达泽 峰,注入 渤 海.
(2)据图判断:上游与中游的分界地点位于 河口
(城镇),中游与下游的分界地点位于 桃花峪
(城镇).
(3)黄河干流总落差约 4800 米,其中龙羊峡至
青铜峡河段的落差约 1600 米.
(4)黄河上游水力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 落差大 ;② 水量大 .
()
()

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是
:A 太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
,
.
来源于 中游 (选填上游/中游/
)
行 山脉
B 北京 市
下游
河段.
()
,、
(6)黄河下游有“地上河”
,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BC两城市所在区域的地
之称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
;
形为 平原 
,该地形成为我国重要粮棉产区

① 含沙量大(或中游带来大量泥沙) 
.
的有利条件是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属于② 水流缓慢,有利于泥沙堆积 
(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
7)“地上河”河床底部高出两岸地面数米,汛期来
(3)B、C两城市是世界知名的大都市,周围地区的
临时容易发生 
洪涝
 灾害.治理黄河的关
农业生产发展应以 乳畜业 等为主.
键是治理中游 水土流失 严重的问题.
()


简述D盐场成为我国最大盐场的原因
.
25.读我国地势阶梯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示
,
.
地形平坦

阔、多

滩;气


高,晴

较意图
回答问题
多,蒸发量大。
1 16
 不同地域的经济
世界上工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农业生
1.世界各区域经济的发展.
产区域专门化、机械化和商品化程度相
区域
经济特色
美国
当高,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拥有
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是世界上高新技
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天
术产业基地,硅谷是著名的产业中心
东南亚
然橡胶、棕油、椰子和蕉麻等的产量及出
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现在
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
经济以农业为主,南亚的农业以水稻种
巴西
平较高.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
南亚
植为主,在农业中,畜牧业也占据重要地
国之一

高度商品化的农牧业和蓬勃发展的工矿
澳大
“世界石油宝库”,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业,是澳大利亚经济的支柱.近些年来,
利亚
畜牧业是西亚许多国家传统的经济部
澳大利亚服务业发展较快
西亚
门,灌溉农业多分布于河谷平原和沙漠
3.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中的绿洲
区域
农业
工业
工业部门较为齐全,综合实力雄厚.农
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
欧洲
业在欧洲西部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较
东北重工业区、物为小麦,同时种植玉米、甜
西部
小,但生产水平高.旅游业繁荣,是国际
北方
京津



区菜、花









旅游业最发达地区
地区
和山



工物;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
业区
2.世界主要国家经济的发展.
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
国家
经济特色
长江三角洲、珠
南方
物为水稻,同时种植油菜、甘
工业高度发达,工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
江三



业地区
蔗和棉花等多种农作物;一年
和节能节材方向发展.工业分布在沿
基地
日本
两熟到三熟
海,资源匮乏,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产
矿产





西北
以畜牧业为主,主要有内蒙古
丰富,能源矿产
工业规模在非洲仅次于南非,石油工业
地区
牧区和新疆牧区
在全




地位突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
要地位
埃及
较大,农业生产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
以畜牧业为主,有青海牧区和
角洲地区,农产品尤以盛产优质长绒棉
西藏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
青藏
能源工业、纺织
而著称
藏绵羊、藏山羊;农作物一般
地区
工业
,
,
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资源大国
工业集中在欧洲部分
以重工
,

主要有青稞、小麦、豌豆等业为主
核工业
航空工业在世界上占有
俄罗斯
重要地位.农牧业并重,东欧平原南部
4.中国部分省区和地区的经济特色.
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是全国主要
区域
经济特色
农业分布区
农业: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工农业都很发达,服务业地位突出.农
东北
盛产玉米、水稻、春小麦、甜菜和大豆.
法国
业机械化水平高,畜牧业和园艺业发达.
地区
工业: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主要
巴黎盆地是主要农业区
有辽中南工业基地

1 17
珠三角
,外向型经济
多水少
水资源缺乏.
【答案】(1)B (2)B (3)C
长三角
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各具特色的文化
长株潭
大力建设“两型社会”
1.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先进的现代服务业、重要的国际经济贸易
地区或国家
文化特色
中心、世界金融中心,逐步形成了以国际贸
香港
,


华人
、华侨比例较大,传统中华文化特
易为基础
以金融业
房地产业
加工制造
东南亚
色突出
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宗教对南亚各国有着深刻影响.佛教
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业以
澳门
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和不丹;印度教
及服务业等
南亚
主要流传于印度和尼泊尔;巴基斯坦、
工业是经济支柱,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
孟加拉国等国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
台湾
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旅游业发达
这里是阿拉伯人的世界,主要信奉伊
斯兰教;西亚也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
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甜菜生产基地,以矿
西亚
犹太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为三教圣
新疆
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

体系


欧洲西部
旅游文化独具特色例1
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埃及
以金字塔为代表的古代文明旅游文化
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西
日本
方特色,形成东西方融合的文化特征
保存完好的文化古迹,浪漫的民俗风
法国
情,高雅的文化艺术,新潮的巴黎时
装,古典艺术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2.中国不同区域的文化.
(1)民族文化.
民族
文化
(1)
,
美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位于图
多信奉藏传佛教
布达拉宫是最著名
中的
(  )
的宗教圣地
;藏族人民迎接远方客人
藏族
,
,
A.①城市     B.②城市
则献哈达
跳锅庄舞
请客人喝青稞
C.③城市
D.④城市

,喝酥油茶
(2)图中显示美国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那达慕大会:牧民聚集在草原上,赛蒙古族
(  )
马、射箭、摔跤、马球、马术等
A.高度机械化
B.区域专业化
泼水节:农历清明节后十日左右,人们
C.高度商品化
D.高度工业化
傣族
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跳孔雀
(3)与我国华北地区相比,美国中部发展农业最
舞、赛龙舟等活动
具优势的条件是
(  )
高山族
丰收节,竹竿舞
A.地形平坦
B.交通便利
汉族
端午节的赛龙舟
C.水资源丰富
D.光照充足
【解析】美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位于
侗族
风雨桥
图中的②城市旧金山附近;美国农业的两大特
(2)民俗文化.
点是机械化和区域专业化,图中显示美国现代
①北方地区:赶庙会、扭秧歌、冰雕、滑雪
农业的突出特点是区域专业化.美国中部有密
②南方地区:赛龙舟、舞狮子
西西比河提供丰富的水资源;我国华北地区地
(3)文化景观.

1 18
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秦陵兵马俑、
2.中国不同区域居民的生活.
承德避暑山庄、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
区域
民居风格
饮食习惯
民族风情
【例2】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传
统节日.下列节日中,属于蒙古族人民的传统
北方
屋顶


小、墙
喜食面食
溜冰、滑雪
节日的是
(  )
地区
体较厚、窗户小
A.泼水节
B.那达慕大会
南方
屋顶


大、墙
游泳
C.丰收节
D.雪顿节
喜食米饭地区
体较薄、窗户大
龙舟竞赛
【解析】泼水节是傣族人民辞旧迎新的节日,农
历清明节后,人们相互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
牧区喜食牛




;
西北
平顶
屋、内

古康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牧民聚集

肉,喝

马、射箭,维
在草原上,赛马、射箭、摔跤,庆祝丰收;
地区
高原的蒙古包丰收节
羊奶
吾尔族歌舞
是高山族人的传统节日,人们载歌载舞,感恩丰
收;藏族人的传统节日是雪顿节,人们展佛、赛
青藏


酒、酥


达、锅
牦牛、马术表演、举行群众游园等活动.
毡房
地区
油茶、糌粑
庄舞
【答案】B
 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
黄土



食,
剪纸、腰鼓、
1.世界不同区域的生活.
窑洞
高原
喜食醋
秦腔
地区或国家
居民生活
北京
四合院
面食
京剧
东南亚
住高脚屋,喜食米饭,多信仰佛教
【例3】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四幅图中
反映湿热环境特点的是
(  )
住平顶屋,穿白色长袍,缠白色头
西亚
巾,骑骆驼,过游牧生活,多信奉伊
斯兰教
多信奉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居民多
南亚
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多
欧洲西部
信奉基督教
平时多穿西装和便服,节假日穿和
服;饮食文化有多样化特点,寿司是
日本
日本人十分喜爱的传统食品;多信
奉神道教和佛教
【解析】A图民居为冰屋,主要在气候严寒的极
地地区;B图建筑为窑洞,主要在降水较少、气候
埃及
多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国语
干燥的黄土高原地区;C图为温带草原上的蒙古
包;D图为竹楼,主要分布在湿热地区.
俄罗斯
多信奉东正教,俄语为官方语言
【答案】D
跳桑巴舞、踢足球等,官方语言为葡
巴西
萄牙语

1 19
一、单项选择题
6 (2015年南充市)读世界某地区图,通过
A海峡货
1.东南亚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世界
轮运输的矿产主要是
(B
)
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
(A
)
A.泰国
B.菲律宾
C.印度尼西亚
D.马来西亚
2.下列关于西亚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有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B.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A 煤炭
B 石油
C 铁矿
D 锡矿
C.面临热带雨林危机
7.中国地域经济发展各具特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C
)
3 (2015年东营市)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
A.香港以博彩旅游业为主
国家”.读图,下面关于澳大利亚牧羊带的叙述,错
B.澳门以转口贸易为主
误的是
(A
)
C.台湾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
D.西双版纳以加工工业为主
8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经济发展
优势条件的是
(A
)
A 矿产资源丰富
B 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
C 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D 资金雄厚,技术先进
  (2015年漳州市)读“2011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
区域生产总值表(单位:亿元)”,完成9~10题.
A ①地区地下水丰富,人工草场广布,生产稳定
省级行政区域
广东
江苏
山东
宁夏
青海
西藏
B ②地区灌溉系统完善,多为人工草场
生产总值
530004860445429
2060
1622
605
C ③地区降水丰富,农牧场规模小,牧草产量高
9 表格内容反映了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是
D 三个牧羊带的分布都与地形、气候因素密切相关
(C
)
4.某班级进行地理知识竞赛,你认为下列四位选手谁
A 南方发达,北方落后
会率先晋级下一轮
(D
)
B 北方发达,南方落后
A.小刚说:“日本对外贸易发达,铁矿、石油、煤炭等
C 东部发达,西部落后
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D 西部发达,东部落后
B.小明说:“埃及的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达,是世
10 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做法,最合理的是
(B
)
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A 大力发展经济,先污染后治理
C.小薇说:“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亚洲部分是其政
B 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治、经济、文化中心”
C 引进资金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D.小莉说:“美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天然橡胶等热
D 扩大初级农矿产品的出口,积极换取外汇
带农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
11.下列东南亚的旅游胜地与其所在国家的连线,正
5.欧洲西部传统农业与美国乳畜带发展的共同优势
确的是
(B
)
条件是
(C
)
A.下龙湾-柬埔寨
B.巴厘岛-印度尼西亚
A.气候温暖湿润,利于牧草生长
C.大金塔-越南
D.吴哥窟-缅甸
B.劳动力丰富廉价
12.阳阳同学是个摄影爱好者,他在数个国家旅游时,
C.消费市场广阔
拍摄了许多风景名胜的图片.下列图片与所在国
D.地形均以高原为主
家的连线,正确的是
(B
)
1 20
17 影响兰新高铁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C
)
A 气温
B 降水
C 城镇分布
D 自然风光
18 兰新高铁开通运营的积极意义有
(C
)
①促进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②提高油气资源
的运输能力 ③拓宽特色瓜果的运输通道 ④有
利于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因地理环境差异,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
化习俗.结合景观图,回答19~20题.
19.下图中景观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习

(
)
A.①—美国
B.②—澳大利亚
D
C.③—英国
D.④—俄罗斯
13.一位外国友人,身穿白色长袍,手拿一本 古兰
经 ,用阿拉伯语与人交流.你推测他最可能来自
(D
)
A.印度
B.日本
A.藏族  B.蒙古族  C.朝鲜族  D.傣族
C.澳大利亚
D.埃及
20.该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B
)
  (2014年广东省)香格里拉地区地处四川、云南、
A.陕西省
B.云南省
西藏三省区的交界地区,这里的居民喜欢制作糌粑和
C.黑龙江省
D.内蒙古自治区
酥油茶.据此完成14~15题.
二、综合题
14.香格里拉地区当地的民族主要是
(B
)
21 (2015年东营市)下图是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
A.壮族
B.藏族
回答下列问题.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
15.香格里拉地区主要的旅游资源不包括
(C
)
A.秀丽的自然风光
B.珍稀的动物资源
C.寂静的戈壁荒漠
D.浓郁的民族风情
16 (2014年滨州市)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
(1)甲村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盆地 ;A处表示的
居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地形部位名称是 山脊 ;B处的海拔大约在
(B
)
 200~250 米之间.
A.蒙古族草原牧民大多居住的是蒙古包
下表是十年间该地区人口数量、耕地面积、森林面
B.南方地区人民可以随时观赏冰雕艺术
积、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C.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
人口数量耕地面积森林面积
D.阿拉伯人往往身着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
年份
产业结构(人)
(亩)
(公顷)
  (2015年东营市)2014年12月26日,兰州至乌鲁
2004年
5000
3500
3000
种植业
木齐首趟动车开通,这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
种植业、
长的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下图为兰新高铁路线
2014年
12000
6450
1200
造纸业、
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木材加工业
(2)上表提供的信息,反映了该地十年来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人口数量增加,耕地面积增
加,森




少,产业结构由种植业变为


业、造


和木材加工业。
1 21
(3)张伯在乙村生活了三十多年,最近他感叹:村
民族的团结路、致富路,也将我国丰富多彩的自然
旁的这条河流变得越来越陌生,再也找不到十
和人文景观展示在我们的眼前.读312国道示意
年前的影子了.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十年
图,回答问题.
来当地的发展有可能对河流产生怎样的影响
河流含沙量增大,河水被污
染,河




少。
(4)请你结合实际,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
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两点)
退耕还林,治理水污染,发展旅游业,控制人
口增长,植树造林。
22.泰安市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欧洲西部
及东南亚人们的饮食习惯”进行了探究.根据问
(1)丙所在省区游览最有可能看到的民族风情是
题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片资料分析回答.
下图中的
(D
)
问题一:欧洲西部居民餐桌上为什么常见牛羊肉、
奶油、奶酪等食品
问题二:东南亚地区人们为什么多以大米为主食
问题分析:
(1)问题一:
(2)与甲所在地区相比,丙所在地区的聚落分布特
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联系图(填出空格
点是 稀疏 (稠密或稀疏).
上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3)312国道穿越的不同地形区所处的气候类型不
同,聚落和饮食也各有特色.据此完成下表.
地形区
气候类型
传统民居
主食
亚热带季
长江中下
白墙黑檐

风和亚热带
米饭
A  温带海洋性   B  平原 
游平原
的楼房
湿润气候
C  农作物 
  D  畜牧 
()问题二:

黄土高原温带季风气候
窑洞
面食2
由于东南亚主要以 热带雨林
 和热带季风
24 (2015年怀化市)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两种气候类型为主,降水丰富,热量充足;在许
材料一 2014年2月8日,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
多河流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
站泰山站在南极内陆冰盖腹地建成开站,泰山站
肥沃,很适合种植 水稻
 (粮食作物),并且
架空设置是为了避免飞雪掩埋,它的主要功能是
产量很大.
承担中山站至昆仑站之间的“中继站”任务.
探究结论:
材料二 小明的爸爸是一位中国科学家,接到赴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方人们的饮食习
南极科考的任务,在考察南极地区最理想的时期
惯主要与当地的 气候、地形(地理位置) 等自
出发了,原定陪小明参加的亲子活动被迫取消.
然地理要素有关.(至少两点)
材料三 南极地区略图
23.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比较完备的公路网,它既是各
1 22
(2)京沪高铁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是 
沪宁
杭 工业基地和 京津唐 工业基地.
(3)甲、乙是北京、上海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
柱状图,其中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图,
雨季较长的是 乙 图,能代表上海的是 乙 
图.据图描述上海的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1)A代表的科考站是 长城站 .
(2)爸爸不能陪伴小明一起参加 寒假 (“寒假”
或“暑假”)亲子活动.
26 (2015年上海市)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
(3)泰山站在南极点的 北 方.
汽车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读图表回答问题.
(4)泰山站架空设计是为了 防风雪掩埋 .
(5)爸爸给小明出示的照片中(如下图),拍摄于南
极地区的是
(C
)
25.京沪高速铁路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它的建
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对比表
成使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更加便利.读图,回
传统汽车
纯电动汽车
答下列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对比

1/4
样本价格(万元人民币)

21
燃料费用(元/千米)
0.6~0.8
0.1~0.3
续航里程(千米)
900
<160
产量(辆)(2013年)
22116800
14243
(1)从地理方位看,汽车产业主要分布在 中部和
东部 ,其分布还具有沿 河 和沿 海 的
特点.
(2)吉林长春是我国第一个汽车工业基地,属于图
中 东北 汽车产业群.
(3)目前我国纯电动汽车的产量较小,市场占有量有
限,与传统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价格 高 ,续
航里程 短 .
(4)我国倡导使用新能源汽车,据表说明理由.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小,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1)京沪高铁纵贯了我国三大直辖市和
 

 、
鲁、苏、 皖 四省(填简称).
1 23
 世界及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是世界上第
1.世界人口的增长与分布.
二人口大国.
(1)增长趋势.
(2)东南亚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平原及河口三角洲.
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相当缓慢,公元
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1800年以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
(3)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迅速增长,每年新增加的人口数高达8000万.
原因:①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利于耕作;②
(2)人口数量.
交通方便,多优良港湾,工业发达;③欧洲殖民主
2011年10月,世界人口就已达到70亿.人口数
义者最先到达这里,开发历史较早.
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
(4)俄罗斯的人口3/4分布在欧洲部分,即东欧平
是非洲.
原;1/4分布在亚洲部分,即西伯利亚.原因:欧
(3)人口增长.
洲部分地形平坦,气候相对温和湿润,经济发达,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交通便利;而亚洲部分气候干燥,冬季漫长寒冷,
欧洲和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
夏季短促温暖,交通不便.
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3.我国的人口.
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1)人口数量:13.4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不
(4)人口分布.
包括港澳台和海外华侨).
人口密度表示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一般
(2)人口分布特征:东多西少.
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为
(3)人口分界线:黑龙江省黑河市———云南省腾冲
人/平方千米.
县,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①人口稠密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
(4)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其主要内容是:控制
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中低纬度临海地
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是:晚婚、
带.
晚育、少生、优生.
②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
(5)人口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6)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广东省,人口最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5)人口问题.
(7)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
①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交通压力增大、居
族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民族有珞巴族、赫哲族等.
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导致乱砍滥
(8)台湾省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这里地形平
伐,破坏环境)等.
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②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
(9)新疆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
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等.
水出没的绿洲地带,主要在高山的山麓和盆地的
③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措施:人类必
边缘.
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
(10)黄土高原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黄土川,这里
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
地形较为平坦.
调.
【例1】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2.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及分布.
很大.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24
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
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2)分类.
①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
用.
②非可再生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
避免浪费和破坏.
(3)常见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等.其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亚洲的   
中,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部和   部,欧洲的    部,北美洲和南
(4)土地资源又主要分为:
美洲的东部.
①可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2)图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②难利用土地:沙漠、戈壁、永久积雪和冰川等.
A
 ;
(5)水资源:指人们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
B
 ;
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世界水日为每年3月
C
 ;
22日.
D
 .
产生水危机的原因有:①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
(3)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
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对淡水资
增长,由此而引发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源的需求与日俱增;②水污染;③水浪费.
(4)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人口增长较快,
2.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自然资源.
由此而产生的人口问题是:      ,
地区或国家
自然资源
解决措施是:
 .
河流众多,水资源极为充足;石油、天
【解析】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
东南亚
然气、锡等矿产资源较多
的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欧洲的西部地区以及
西亚
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十分匮乏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欧洲西部
草地资源丰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带.这些地区多平原地形,气候宜人.在气温

,

日本
自然资源十分贫乏,需大量进口低
降水稀少的极地地区
地势高
气温较低的
高寒地区,炎热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热带
埃及
主要有石油、铁、锰、磷灰石等矿产
雨林等这些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人口较稀少.
澳大利亚
铁矿石、铝土矿等开采量居世界前列
人口多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而人口少,同样也
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蕴藏量大,
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自给程

高.石
油、天

气、煤、铁、
【答案】(1)东 南 西 (2)极地地区气温低、
金、铜、铅、锌、镍、钴、钾盐等储量均居
俄罗斯
降水少 炎热多雨,潮湿 气候炎热,空气干燥
世界前列.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针
 高寒地区,空气稀薄 (3)人口老龄化、劳动
叶林区.水资源充足,河川径流总量
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4)人口急剧
居世界第二位
增多,社会经济负担

重,就
业、住
房、医


铁矿储量巨大,多为富铁矿,铁矿石产
生、社会治安、环境污染等多方面问题出现 计
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水力资源丰
巴西
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富;森林(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资
 自然资源
源极为丰富
1.自然资源基本知识.
3.中国的自然资源.
(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类提供福利的
(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 25
(2)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
时间分配不均
兴修水库
自然资源
分布状况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
水污染
加大治理和处罚力度

耕地
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
水浪费
加强节水宣传,推广节水器具
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土地

油气分布不均
西气东输
资源
林地
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区

水能分布不均
西电东送
【例2】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
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
草地
产、森林、水和水能等都是自然资源.据此完成
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下列题目.
水资源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1)有关我国水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  )
冬季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夏季除
A.空间分布是西北多、东南少
气温
青藏高原等地区,普遍高温
B.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
C.时间分布是冬多、夏少
气候
少;正常年份,北方地区雨季开始
D.时间分布是春多、夏少
资源
晚,结束早,降水季节变化大,年
(2)石油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两种资源成
降水
际变化也大;南方地区雨季开始
为战争不断的重要原因.这里是
(  )
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季节变
A.欧洲西部    B.撒哈拉以南非洲
化和年际变化小
C.中东地区
D.东南亚地区
煤、石油
北多南少
(3)某国的热带雨林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人们
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导致该资源破坏
能源
水能
集中在阶梯交界处,南多北少
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甚至
太阳能
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较多
影响全球气候.这个国家是
(  )
金属
铁矿
北多南少
A.澳大利亚
B.印度
矿产有色金属
南多北少
C.美国
D.巴西
(3)我国自然资源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解析】第(1)题,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受降水
的影响,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资源
主要问题
措施
的特点.第(2)题,中东地区资源的突出特点是
土地沙漠化
修建防护林
石油丰富、水资源匮乏.第(3)题,巴西的亚马
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划区
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
草场退化
轮牧,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
【答案】(1)B (2)C (3)D

然草场等

 环境
水土流失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1.环境污染.
制定法律法规,砍伐与更新

乱砍滥伐
(1)大气污染.
相结合,科学砍种
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大量排放二氧化
乱占耕地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
产生
碳等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土地污染
田保护,防治污染
有害气体
表现
温室效应、酸雨等

1 26
①全球气温升高,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
区域
主要环境问题
上升,沿海低地淹没;②世界各地降水和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干湿状况发生变化;③土壤酸化,危害森
危害
内蒙古高原
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
林及农作物生长;④腐蚀建筑物及文物
青藏高原
生态破坏、草场退化
古迹;⑤河湖水酸化,影响生物繁殖及生
雨水易渗漏,表土易流失,
存;⑥危害人类健康
云贵高原
石漠化
(2)水体污染.
华北平原
沙尘暴,干旱
由于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
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污染,洪涝
或地下水等水体,其强度长期大于水体
产生
东北平原
春旱、低温冻害
的自净能力,水环境质量逐步下降,致使
四川盆地
地震、洪涝
水体的使用价值降低
表现
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下降,石油污染
5.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环境问题.
①大量水生生物死亡或灭绝;②因灌溉
区域或国家
环境问题
而破坏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③影响人
中南半岛多水旱灾害,马来群岛
危害
类健康;④破坏鱼、虾、贝类等资源的生
多地震、台风;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东南亚
长和繁殖;⑤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
之称
(3)土壤污染.
南亚
水旱灾害频繁、严重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
产生
西亚
水资源严重匮乏
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
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破坏了
表现
有机农药、化肥、工矿业和城市污染等
两极地区
生物的多样性;石油、天然气开采
①土质下降;②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导致环境污染
危害
③粮食、蔬菜、水果等影响人体健康;④
日本
地震频繁
影响农业生产
俄罗斯
春旱、低温冻害
2.生态破坏.
热带雨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
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
巴西
剧,生物多样性锐减
产生
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
【例3】(2015年青岛市)读图,我国粮食产量和增长率
动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
变化示意图,回答(1)~(2).
表现
沙尘暴、山体滑坡、泥石流、生物灭绝等
①水土流失,森林减少,草场退化;②土
危害
地荒漠化;③土壤盐碱化;④生物多样性
减少;⑤洪涝灾害加剧
3.解决措施.
(1)增强全社会的节约和环保意识.
(2)健全环保法制和法规.
(3)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
(1)下列关于我国粮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4)积极开发新能源.
A 2013年以来,连续两年粮食产量超过6
(5)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科学处理各种污染物等.
亿吨
4.我国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
B 2008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
C 2011年以来,我国粮食增长率逐渐减少

1 27
D 粮食增长率减少时粮食产量减少
也不能停止一切占用耕地的工程建设活动,故
(2)为确保我国粮食稳定增长,叙述正确的是
A错误;把林地和草地开垦为耕地会造成水土
(  )
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故B错误;我们要切实
A 停止一切占用耕地的工程建设活动
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变低产田为
B 进一步将林地和草地开垦为耕地
高产田,高产田更高产,故C正确;我们要退耕
C 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水平
还湖,不能围湖造田,故D错误.
D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1)D (2)C
【解析】尽量减少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但是
一、单项选择题
D 改变了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
1 (2015年泰安市)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及其原因
5 (2015年昆明市)下图是我国近年来人口普查的部
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分统计数据,自201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人
A 沿海平原区,台风频繁,人口稀疏
口达到1.44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西欧平原区,季风温和,人口稠密
(B
)
C 热带雨林区,环境恶劣,人口稀疏
A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成效明显
D 高山高原区,资源丰富,人口稠密
B 我国目前未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2.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
(A
)
C 受教育程度上升,文化素质提高
A.东南沿海地区
B.东北沿海地区
D 应控制人口增长,微调人口政策
C.西部内陆地区
D.北部沿海地区
3.读“中国人口分布图”,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D
)
6.读“2010年世界部分国家石油产量和消费量图”可

(D
)
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
B.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
C.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D.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
2010年世界部分国家石油产量和消费量图
4 (2015年邵阳市)2014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
A.中国石油的产量大于消费量
特别指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
B.日本的石油基本可实现自给
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关
C.俄罗斯石油的产量小于中国
于单独两孩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下列说法不对的
D.美国石油的消费量大于其他三国

(D
)
7.下列有关日本和美国地理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改善家庭人口结构,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A
)
B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A.美国本土位于北寒带,地形以高原为主
C 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
B.美国农业生产具有机械化和专业化的特点

1 28
C.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3.当日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C
)
D.日本依据本国国情形成了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A.中山、广州
B.东莞、惠州
8 (2015年福州市)如图是记
C.珠海、深圳
D.肇庆、江门
者在某国野外公路拍摄到的
14.近年来珠三角空气中PM2.5含量有逐渐增大的
照片,照片中路牌指示附近
趋势,原因包括
(B
)
有动物出没,这个国家是
①人口稠密,汽车数量增多 ②资源丰富,采矿业(D
)
A 朝鲜
B 菲律宾
发达 ③经济发达
,工厂增多 ④城市化水平高,
C 泰国
D 澳大利亚
森林绿地比重降低
9.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主要原因是
(B
)
A.①②③
B.①③④
A.地势开阔平坦
C.①②④
D.②③④
B.矿产资源丰富
  (2015年盐城市)
C.地处高纬地区
2015年5月10日至16
D.国土地域辽阔
日,是我国第24个“全
10.下表是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例表.据表回答
国城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周”.
,(
)





完A
成15~16题.
南方
北方
15 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水资源所占比例(%)
80
20
A 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缺乏
耕地所占比例(%)
40
60
B 我国南方城市不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
A.南方水多地少
B.南方水少地多
C 兴建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状况
C.北方水多地少
D.北方水少地少
D 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
  (2015年福州市)珍爱地球,从我做起,回答11~
12题.
16 漫画所示
,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
(D
)
11 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的是
(B
)
A 增加自来水公司收益
A 太阳能
B 铁矿
C 森林
D 水
B 人为抬高自来水价格
12 下列行为不符合“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A
)
C 减少社会用水需求
D 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17 (2015年益阳市)符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
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
B 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湿润地区
粒物,也







物.读







C 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PM2.5均值分布图,回答13~14题.
D 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我们得摒弃破坏“家园”的
行为.读图,完成18~19题.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1 29
18.上图千沟万壑的“面孔”表明长期的人类活动造成
小).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了当地严重的
(A
)
 一 级阶梯.
A.水土流失
B.湖泊萎缩
(4)我国人口分布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其影响
C.凌汛危害
D.城市化问题
因素主要是
(D
)
19.下列行为符合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是
(C
)
A.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A.开垦荒地
B.砍伐森林
B.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力度
C.生态建设
D.过度放牧
C.国家政策的调控
20.“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
D.自然条件的差异
十八大提出的战略决策.以下行为不利于环境保
22 (2015年青岛市)读材料和青藏地区简图、六大板
护的是
(C
)
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A.以步代车,节能减排
B.垃圾分类,废品回收
材料一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
C.多使用一次性纸巾
D.循环使用课本
震.截至5月13日,地震至少造成8129人死亡,
二、综合题
17866人受伤,对尼泊尔古城也造成巨大的破坏.
21.读“中国地形地势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分布图”,
材料二 冬虫夏草生长在3800米以上的高原草
回答下列问题.
甸地区,每采集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
米的草皮.每年5月到6月到藏区挖虫草的人数
都超过了20万人,并且不断增加.虫草的物种分
布也不容乐观,青海、西藏两省区虫草分布密集区
目前产量仅为25年前的10%.原分布密集区中,
有40%的地块已经多年未发现虫草生长.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尼泊尔地震发
生的主要原因.
尼泊尔















带,由于两大板块的挤压,地壳不稳定,容易
发生火山、地震。
(2)①为我国的 
三江源
 自然保护区,被誉为
“中华水塔”.
(3)根据材料二,说出这种做法对当地生态环境带
来哪些问题
(至少两条)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草场沙化等问题。
 
(1)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建议:政府出台政策禁挖或

挖,研



 西高东低 .
索人工培育的方法。
(2)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宁武到山东省的青岛输
电线路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
(4)列举青藏地区主要的可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
线路经过的地形区有 黄土 高原、 太行 
(至少两种)
山脉、 华北 平原.
太阳能、水能和地热能。
(3)黑河—腾冲线的东南侧人口密度 

 (大、
1 30
23.读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2)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生产生活用
水现状等方面,谈一谈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北方地区,降水较少,人口密集,工农业用水
量大,水资源缺乏,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
(3)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的一大特
点是全线基本实现自流输水,输水成本低.中
(1)图中两国之间关于经济、政治方面的商谈,称
线能自流输水的原因是 
输水工程沿线南部
为“ 南北对话 ”(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
地势高、北部地势低 .
(2)看图分析,两国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4)太行山以西的地形区是 黄土高原 ,该地形
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两国储量都很丰
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水土流失严重 .
富且大量出口的矿产资源是 铁矿 .
(5)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除南水北调外,可
(3)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明显分为东、中、西三部
以采取的措施有
(B
)
分,其中中部的地形为 
平原
 ,澳大利亚至
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②治理水污染,加
今生存着许多古老的野生动物,请列举一例:
大循环利用 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
 袋鼠(考拉、鸭嘴兽等) .
等水利工程 ④利用先进钻探技术,大量开采
(4)巴西境内有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
深层地下水 ⑤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河流 亚马孙河 ,其流域内覆盖着世界上面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积最大的 热带雨林 (植被类型).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5)巴西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
25.读相关材料和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C
)
材料 金砖五国由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和中
A.大豆  B.玉米  C.咖啡  D.香蕉
国组成.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于2012年3
24 (2015年临沂市)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月29日在印度的新德里举行,主题为“金砖国家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致力于稳定、安全和繁荣的伙伴关系”.
正式通水,缓解了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
材料二 “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路线图”(图1)、“南
水北调中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和“我国南北
方水土组合状况比较图”(图3).
(1)金砖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属于“ 南南合作 ”.
(2)当金砖国家领导人3月29日齐聚新德里时,此
时A国正值 秋季 (季节).从北京乘飞机
图1
前往新德里,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西



(从东北向西南) .
(3)图中B国的工业和资源在分布上有什么关系
靠近原料产地(靠近矿产地)。
(4)图中E国人口主要分布在 东南沿海 地区,
图2         图3
随着该国对北部国土的开发,导致大片雨林被
(1)图中所示的铁路线是 京广线 .
破坏,进而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