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 知识清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7春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 知识清单

资源简介

知识清单
1.功
(1)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计算公式:W=Fs,功的单位:焦耳,符号是J.
2.功率
(1)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
(2)计算公式:P=,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
3.动能和势能
(1)动能:物体因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处在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处高度有关.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其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4.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若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是守恒的.
1.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有力无距离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有距离无力
用脚踢开的足球在地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这一过程人对足球不做功
力和距离垂直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球,重力对球不做功
2.动能和势能
动能
势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区别
概念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物体由于高度位置而具有的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大小
质量、速度
质量、高度
材料、形变程度
联系
动能和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实验: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设计:
①让同一钢球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哪次木块被撞得远;
②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哪次木块被撞得远;
(2)实验结论:
①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②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③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3)交流讨论:
①使不同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保证钢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
②如何判断钢球的动能大小:看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判断.
功和功率
如图所示,举重运动员在2
s内把1
500
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
m,在空中停留了3
s,运动员对杠铃做了3__000J的功,做功功率是1__500W
动能
如图所示,为某段道路的限速标志牌,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①对机动车限定最高行驶速度:质量一定,速度越快动能越大②对不同车型限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机械能转化
如图所示,先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然后把铁锁拿近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不动,铁锁向前摆去又摆回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铁锁摆回后能碰到鼻子B.铁锁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铁锁的机械能始终不变D.铁锁摆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小
【例1】 质量为1.2
t的某型号轿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时,其功率为6×104
W,受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2倍.(g取10
N/kg)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为2.4×103N;轿车匀速行驶5
min牵引力做的功1.8×107J.
【解析】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牵引力F=f=0.2G=0.2mg=0.2×1.2×103
kg×10
N/kg=2.4×103
N;轿车匀速行驶5
min牵引力做的功:W=Pt=6×104
W×5×60
s=1.8×107
J.
【例2】 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W1=W2,P1<P2.(填“>”“=”或“<”)
【解析】 由题AB=BC,根据W=Gh可知,物体在AB段和BC段做的功相等,即W1=W2;由于小球下落时做加速运动,根据t=可知,小球在BC段运动的时间短,根据公式P=可知,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功率小于BC段重力做功功率,即P1<P2.
【例3】 (黄石中考)下列关于功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被拉开的弹弓具有弹性势能
B.用力推车而车未动,因为用了力所以推力做了功
C.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D.速度小的物体动能一定小
【解析】 被拉开的弹弓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具有弹性势能;用力推车而车未动,虽然有力,但沿力的方向没有距离,所以没有做功;人造地球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变小,动能变小;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故只知道速度,不能确定动能的大小.
【例4】 (大庆中考)将体积相等的实心铅球和铁球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则铅球的重力势能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球的重力势能(以地面为参考面,ρ铅>ρ铁).现将铅球斜向上方抛出落至地面,此现象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此过程中铅球的动能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1)一个铅球和一个铁球的体积相同,其密度关系为ρ铅>ρ铁,由m=ρV可知两球的质量关系为m铅>m铁.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相对地面,其高度h相等,铅球的重力势能大;
(2)将铅球斜向上方抛出落至地面,此现象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铅球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铅球从最高点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大.因此将铅球斜向上方抛出落至地面过程中,铅球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例5】 (镇江中考)在“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的两次实验中,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时的场景如图所示.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来比较小球动能大小的,图中错误的操作是两次实验中未保持木块初始位置相同.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木块会从木板右侧滑出,则可以通过增大(填“增大”或“减小”)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
【解析】 小球因为有动能撞击木块,动能越大,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就越远,所以判断小球动能大小的依据是木块木板上移动的距离;图中错误的操作是两次实验中未保持木块初始位置相同.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木块会从木板右侧滑出,则可以通过增大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