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松之乡》 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红松之乡》 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红松之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1-2-6 描述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征,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教材地位:
《红松之乡》是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北方地区》中的第一框。本课《北方之乡》安排了三个区域——小兴安岭、黄土高原和北京,它们作为北方地区富有人文特色的区域代表。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上体现了北方地区的整体特征,对学生理解和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有积极的意义。本课作为第六单元的第一课,在全书中都起着承前启后的至关重要作用,是由自然地理向人文地理的过渡,既衔接了教材前后内容,更为学生理解人地关系的和谐相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的探究和分析,直接决定学生能否在前面的知识储备上升华到人文关怀这一层面上来,并为以后进一步了解其他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打下坚实的基础。21教育网
3.教材内容:《红松之乡》主要围绕小兴安岭地区的森林资源展开。小兴安岭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当地人们靠山吃山,然而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本框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基本还处在直观感受上,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渴望获得更多的知识,对于事物的表象已初具描述能力,但缺乏把事物的表象或特征与事物的本质联系起来的能力,即由具体到抽象。因此,本课通过呈现材料、教师层层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材料分析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并学以致用了解红松之乡的发展状况。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这样的自然特征对当地植被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利用地图和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知小兴安岭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观。21·cn·jy·com
3.通过对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了解小兴安岭成为红松之乡的原因
难点:通过合作探究理解为保护森林和环境,国家对林区采取的新举措、新方法
五、教法、学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指导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学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展示PPT:三中后山照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 生:学校后山。
师:那你们知道山上种了什么吗? 生:树木,竹子……
师:常山有个做木材生意的柯老板承包了这片山林,让我们来认识下 展示PPT:柯老板头像
师:这几天柯老板在网上看了一个视频,对一种植物特别感兴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下。
展示PPT:微课视频
师:柯老板感兴趣的是什么植物? 生:红松
师:没错就是红松
展示PPT:红松林
师:那么为什么他对红松那么感兴趣呢? 生:红松的树干可以用来…… 师:柯老板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商机,事不宜迟,他马上决定前往,同学们, 他会去哪里呢?
生:小兴安岭
师:今天就让我们同柯老板一起走进红松之乡—小兴安岭。
展示PPT:红松之乡
板书:红松之乡
环节二:【识地理位置】
展示PPT:小兴安岭地图
师:请同学们结合地图描述下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 生:黑龙江省中北部。 展示PPT:经纬网
师:我们还可以怎样描述? 生:纬度在…,经度在… 师:是高纬中纬还是低纬? 生:中纬
师:处于哪一温度带? 生:北温带
师:我们还可以怎么描述? 生:北半球,东半球
展示PPT:小兴安岭位置
环节二:【析发展原因】
师:柯老板来到小兴安岭之后,当地政府负责招商引资的毛先生接待了他,首先带他参观了当地的木材厂,并作了一番介绍。21cnjy.com
展示PPT:东北首选木材基地
师:听完介绍,柯老板感叹当地林业的发展,随后又和毛先生来到了山上,来到山上,柯老板觉得很冷,看看四周又都是山,他心中不免产生疑惑,当地林业为什么那么发达呢?
展示PPT:小兴安岭地形图和降水图
师:请同学们结合两幅地图和书本37页资料帮助解答柯老板的困惑。
生:地形多山地,适宜林木生长,气温多个月份低于0度,降水少利于针叶林
生长。
师:除了上述原因,还有别的原因吗 生:交通便利
板书: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展示PPT:交通便利
环节三:【破发展之困】
师:非常准确,可是走着走着,柯老板却看到了一些奇怪的景象,一旁的毛先生也皱起了眉头。
展示PPT:滥砍滥伐图片
师:为什么毛先生皱起了眉头? 生:树木少了
师:树少了会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生:滥砍滥伐……
板书:破坏性开发
展示PPT:森林面积减少原因
师:那怎么解决呢,请你们帮毛先生出谋划策,给你们5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
讨论,看哪个组的点子最多,最独特。
小组合作探究:帮助当地摆脱林业发展的困境。
指定一小组上台展示(黑板贴)
师:请XX组上台展示
生:我代表XX组进行展示,请其它小组进行补充。
生:fsc……
环节四:【晓发展之理】
师:听从了同学们的建议后,当地情况有了些好转,柯老板觉得此行收获满满,
他决定将红松引进到常山,发一笔横财,想到这儿,他心里美滋滋的,同 学们他的想法可行吗?为什么?
生:不可行,红松不适合在这里种植。
师: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发展当地经济呢?
生:因地制宜,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板书:合理性开发(因地制宜)
课件16张PPT。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AC季风气温和降水地势青


原内 蒙 古 高 原渤海黄 海大兴安岭秦 岭淮河40110°E120°E地理位置与范围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400N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小兴安岭在哪里?小兴安岭位于我国的东北部,黑龙江省的中北部,我国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黑龙江松花江 小兴安岭整个山脉分布着温带针叶和阔叶林。它与大兴安岭、长白山同是我国最大的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
走进小兴安岭山区,松林千里,遮天蔽日。这里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是我国重要森林资源宝库。
森林中有梅花鹿、东北虎等珍贵动物。林地上生长着人参、乌拉草及其他珍贵的林下资源。旧三宝:人参、貂皮与乌拉草 新三宝:人参、貂皮与鹿茸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小兴安岭山区的树木一般都有圆锥形或者尖塔形的树冠,树叶又长又尖,成为针叶林。小兴安岭山区的树木有什么特点? 红松生长要求温和凉爽的气候,喜冷凉湿润气候。 小兴安岭为什么会成为红松之乡呢?小兴安岭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小兴安岭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有何特点?看图6-3、6-4,想一想:冬季漫长,
气候寒冷降水量不大但气候寒冷蒸发量小,所以湿润雨热同期,
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为主,
适合林木生长四季分明,低于0℃的月份较多思考:小兴安岭的这种自然条件与当地植被的关系山地地形适合林木生长四季分明,低于0℃的月份较多适合针叶林的生长红松的生长看图6-5,思考:红松为什么如此有名?红松是珍贵树种,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用于建筑、造船、国防工业松香 用在弦乐器弓毛,松节油作为颜料的稀释剂小兴安岭山区,松林千里,遮天蔽日。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丰富动植物资源采伐木材净化空气挖掘野生菌和药材等特点:林业发达,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交通方式:
铁路、公路、水运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长期以来,林区面积不断减少,森林资源急剧减少,环境恶化的原因:森林资源减少毁林开荒过量采伐重采轻育滥砍滥伐森林灾害居民烧柴毁灭性挖掘可见,小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当地人们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森林呢?(1)改善管理,设立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等);(2)积极造林,采伐与培育相结合;(3)开辟多种能源以解决居民烧柴困难问题;(4)预防森林灾害(虫灾、火灾等);(5)制定森林法,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森林资源等;东北林区的整治:
培育和恢复森林资源已成为东北林区的首要任务。1、合理经营与管理
2、模仿森林自然发育过程来采伐森林
3、木材产品的身份证 以前林区工人的主要工作就是伐木,收入也来自于出售木材。如今虽然人们不能随便砍伐树木,但它们依然没有离开森林,最终不仅绿色回来了,而且经济发展更快了。这是为什么呢?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原因。(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木材深加工)因 地 制 宜森林资源破坏,经济衰退 林业资源经济转型破坏性开发利用 合理利用与开发地形气候红松之乡
(森林资源)破坏性开发合理开发小兴安岭黑龙江丰林是我国重要的红松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