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章第一节世界人口学习目标:看图4.1.3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2.说一说影响人口增长的两个要素3.看图分析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学习重难点:人口问题学习过程:第一环节―问题导读,自主学习读教材88―95页完成下列各题:1、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70)亿。20世纪以来,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平均每年增长约(8000)万。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 —死亡率)。一般来说,经济水平发展较高的国家,人口增( http: / / www.21cnjy.com )长率较(慢),个别国家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增长率较(快),(欧)洲、(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非)洲、(亚)洲和(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分布的疏密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说明,是指(某一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亚洲(东部)和( http: / / www.21cnjy.com )(南部)、(欧洲)、(南北美洲)等中低纬度近海平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这些地方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数量却占世界人口总数(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三分之二)。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南极洲)则是无人定居区。人口数量(过多),增长速度(过快),就会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如果人口增长速度过慢,甚至( http: / / www.21cnjy.com )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就会产生(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会使城市出现(住房拥挤)、(交通堵塞)、(就业困难)、(环境污染)等问题。第二环节―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右图中四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分别是:①(欧洲)②(亚洲南部)③(亚洲东部)④(北美东部)上述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海陆位置)及(平原)(地形)地区。图中人口稀少的地区分别为是⑥气候干旱的(沙漠)地区,⑤是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⑦是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⑧是(高)纬度的(南极)地区。读教材91―92页,你愿把家选在哪里?为什么?读教材94―95页,日本和印度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各存在哪些不利的影响?第三环节――展示质疑点评,拓展升华小结本课主要讲述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可采用以下方法学习:读图分析法:读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人口分布等插图,分析得出:世界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分布不均匀列表分析法:列表比较世界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及形成的原因描图绘图法:用空白纸描绘世界大洲轮廓图,把世界人口稠密区填在空白图中;利用人口数量资料绘制柱状图加深理解第四环节――检测反馈,提升能力人口急剧增长给人类生成和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读漫画“愁”,造成世界人口急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A)人的生育能力大大提高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C、世界生态环境的改善D、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B)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改善B、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C、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发展D、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下列选项中,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C)出生率B、死亡率C、出生率和死亡率D、医疗技术水平关于人口增长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慢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D、人口增长的速度世界各地是相同的世界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以用哪一指标表示(D)人口的自然增长率B、人口增长数量C、人口数量D、人口密度亚马孙平原人口稀疏,是由于该地(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降水稀少,气候干旱C、资源贫乏,面积狭小D、全年高温多雨,原始森林广布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正确的组合是(A)非洲和欧洲B、亚洲和北美洲C、亚洲和欧洲D、非洲和美洲某一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2000人( http: / / www.21cnjy.com )当中出生并成活50个婴儿,死亡20人,那么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C)A、2、5%B、3、5%C、1.5%D、0、15%从地形看,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平原地区B、山地地区C、丘陵地区D、高原地区下列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A)亚洲东部和南部B、亚洲北部C、非洲北部D、北美洲西部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主要原因是这里(B)平原面积广阔B、自然资源丰富C、气候全年高温多雨D、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既是人口密集区又是人口增长较慢的地区是(A)欧洲B、亚洲东部和南部C、北美洲北部D、非洲南部下列现象中,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C)毁林开荒B、环境污染严重C、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D、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会带来的问题是(C)增加了城市的购买力,活跃城市商业B、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C、城市人口拥挤不堪D、为城市建造高楼大厦第2课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三大人种体质形态特征2.了解世界主要语言和主要宗教的地区分布3.初步学会阅读世界人种和语言分布图重、难点重点:世界主要的人种、语言和宗教及其分布难点:让学生建立起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反对种族歧视的观念学法指导:通过老师给的一些图片及声像材料,创设情境,增强感染力,学生体会多元的文化和区域的差异。预习导学: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差异所划分的人群。主要分为黄色、白色、黑色三大人种。联合国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6种。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发源于亚洲巴勒斯坦地区,主要分布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它发源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中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始创于古印度,发源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中南半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我们都见过不同肤色,听过不同语言,今天就学习一下他们的特征和在世界上的分布状况。2、结合课本照片和自己的理解,请同学们分析三种人的特征。他们分布在哪里呢?(展示世界人种分布图)结合课本插图和挂图,上黑板去指出三种人主要的分布地区,请老师做裁判。(总结)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此外还有非洲的北部,亚洲的西部,南美洲的东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还有北冰洋沿岸的印纽特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是黄种人。黑种人的老家是非洲,还分布在大洋洲和美洲。(提问)我们都是黄种人吗?讨论,东部是黄种人,西北地区分布有白种人,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引申)几年来出现了新的人种——混血人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地区。人种的形成和环境有密切关系,有兴趣的可以读一下阅读材料。板书:一、三大人种划分标准:肤色、毛发、五官分布地区(转承)我们还听过不同的语言,下面(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了解一下世界主要的语言和分布地区。我们最熟悉的外语是什么?阅读课本78页找出世界主要的6中语言,知道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和范围最广的语言。结合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填下79页表格(讲述)世界有语言几千种,但是常用的有6种,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人数最多的是汉语,范围最广的是英语。板书:二、多样的语言主要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中国、和_东南亚国家英语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俄语欧洲的东部、亚洲西北部及北部等地区,主要包括俄罗斯(国家)法语欧洲的法国(国家)及非洲的一些国家及加拿大部分地区西班牙语欧洲的西班牙(国家)及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国家分布地区(转承)世界很多地区信仰宗教,下面给我们学习世界三大宗教情况。阅读课本80页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和分布(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区。结合课本和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找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发源地,分布地区,了解典型建筑的特征。(总结)在世界三大宗教(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基督教是教徒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典型建筑中基督教教堂顶上有一个十字架,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上有一个月牙,佛教的寺庙一般有高耸的佛塔。当堂达标:2.世界上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A)A.人类的体质特征B.语言C.生活习惯D经济生活与文化程度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和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分别是( A )A.汉语 俄语B.英语 法语C.汉语 英语D.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4.下列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的是(B)A.西班牙语B.葡萄牙语C.阿拉伯语D.俄语5.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D)A.白种人B.黑种人C.混血种人D.黄种人6.除亚洲外,黄种人还分布在(A)A.北美洲北部 B.南美洲南部 C.澳大利亚 D.非洲7.大多数属于白种人而且使用英语的国家是(A)A.美国 B.埃及 C.俄罗斯 D.意大利8.下列建筑中,属于基督教的是(C)A.清真寺 B.佛寺 C.巴黎圣母院 D.复真观9、下列语言主要在本国使用的是:(D)A、法语B、英语C、西班牙语D、俄语10、西班牙语广泛使用的地区是:(D)A、大洋洲B、亚洲北部C、北美洲D、南美洲11.澳大利亚通用的语言是(B)A.法语B.英语C.西班牙语D.德语12.巴西被称作“足球王国”,有许多优秀队员到国外去踢球,其中到葡萄牙踢球的特别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两各国家都讲(C)A英语B.法语C.葡萄牙语D.西班牙语13.同学们在看世界体育( http: / / www.21cnjy.com )节目时,经常可以看见黑人体育明星,如“飞人”乔丹、拳王泰森。虽然他们现在是美国人,但他们的祖先却在(D)A.南美洲B.大洋洲C.欧洲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4.(2007威海)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北京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B)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C.英语是联合国的唯一工作语言D.英国参加2008年奥运年会的运动员最多15.国名有“斯坦”的国家多数人信仰(A)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犹太人16.小明收到在加拿大留学的姑姑用当地语言文字写给他的一封信的语言文字是(A)A.英语B.西班牙语C.汉语D.俄语17.每个礼拜日都去教堂做礼拜的教徒信仰(A)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清真教18.拉丁美洲主要使用的语言是(C)A.英语B.法语C.西班牙语D.俄语19.请将世界主要宗教和分布地区及宗教建筑物名称用线连接起来:20.观察下面世界三大宗教的代表建筑物,回答下列问题:(1)图A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图B是基督教的教堂,图C是佛教的庙宇。(2)有三位老汉分别是英国的汤姆、沙特( http: / / www.21cnjy.com )阿拉伯的穆罕默德和中国的李明,他们分别使用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到上图所示的宗教场所进行宗教活动。汤姆使用的语言是英语,信仰基督教,每个星期天要到B(填字母)去做礼拜。穆罕默德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他的宗教活动是在A(填字母)进行。李明使用的语言是汉语,信仰佛教,他的宗教活动是在C(填字母)进行。(3)汤姆、穆罕默德和李明三位老汉要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生活情况,他们最有可能使用的语言是英语。第三节聚落——人类的聚居地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以及乡村聚的差异。 (2)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说说自己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2.能力目标:通过读图观察、分析进行比较 3.情感目标:(1)正确认识和对待城乡差异(2)正确认识古老的建筑,是中传统文化的象征。学习重点难点:1、聚落与环境的关系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一、结合教材相关地图和图片梳理知识要点:1.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成为聚落。聚落一般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类型。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类型,人口少多平房,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聚落:有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人口多多高楼,以工业、服务业为主;城市是由乡村发展深化而来的。2.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受地形、气候、河湖、植被、资源、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形态、规模、密度等:平原—团块状、规模较大、密度也大;山谷地带—条带状;河湖—条带状或环状;沙漠绿洲—点状或带状。3.黄土高原—窑洞,气候比较干燥,黄土( http: / / www.21cnjy.com )直立性强,绿色建筑;西双版纳—傣族竹楼,高温潮湿,竹楼通风散热,避虫兽。北极地区—因纽特人雪屋,终年寒冷,雪屋墙厚保暖。4.聚落千差万别,风格独特,记录并传递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不但有科学研究价值,也有文化审美价值。聚落文化遗产体现人地和谐的关系,成为著名的旅游资源:皖南宏村、云南丽江古城;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加拿大魁北克古城。P107页图。二、当堂检测1.连线:2.以下叙述中,属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的是(D)①交通便利②水源充足③土壤肥沃④地形平坦⑤自然资源丰富A、①②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3.下列有关聚落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B)A、世界各地自然环境没有差异,只是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建筑风格不同B、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民族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不同,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C、世界各地的聚落居民,建筑外貌木同,建筑材料相同D、世界各地的聚落,建筑材料,建筑外貌,建筑风格完全相同4.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地方是(A)A、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B、高山地区C、荒原地区D、冰缘地区5.关于城市和乡村聚落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D)A、城市和乡村景观没有差别B、城市里有很多池塘,种了很多果树C、乡村里有很多车辆、商店、学校,道路纵横交错D、城市里有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医院、学校 道路纵横交错,车辆很多6.早期的聚落大都选择在(B)A、山谷里和河流两岸B、土壤肥沃,适于耕作的地形平坦的地区C、十分炎热的森林里D、交通闭塞的地方7.关于聚落的分布,正确的是(A)A、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B、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聚落分布稠密C、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区,聚落分布稀少D、气候终年炎热地区,聚落分布稠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