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7年3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月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50分(每题2分,共25题)1.明朝建立是在()A.13世纪60年代B.13世纪80年代C.14世纪60年代D.14世纪80年代2.八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A.焚书坑儒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D.大兴文字狱3.如果你是下图中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A.熟读四书五经B.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C.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4.“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5.下列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郑成功包围赤嵌城②清政府设置台湾府③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④郑成功收复台湾①④③②B.③④②①C.④①③②D.③①④②6.明清时期,中国的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A.生丝、茶叶、瓷器B.生丝、水稻、瓷器C.生丝、茶叶、水稻D.水稻、茶叶、瓷器7.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都是()A.防止人民反抗B.统一思想C.压制知识分子D.巩固封建统治8.下列内容不属于明清八股取士规定的是()A.考生可以针砭时弊,谈古论今B.考生的答案不允许有个人见解C.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D.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9.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A.清太祖努尔哈赤B.清太宗皇太极C.清世祖福临D.清圣祖玄烨10.清朝统治者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推行的政策是()A.以农为本 B.“重农抑商”C.鼓励官办工商业 D.严格限制商品出口11..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很多官员自保平安的经验是:不与别人有文字往来,凡没用的文稿一定要烧毁。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行省制度的影响B.八旗制度的影响C.文字狱的影响D.八股取士的影响12.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13.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C.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14清朝初年从开放四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关闭其他港口,仅留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此港是 ( )漳州 B.宁波C.云台 D.广州15.《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书及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科举考试的答题文体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C.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16.据史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中,朱元璋共批阅奏章1660份,处理国事3391件。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A.废除宰相制B.大兴文字狱C.设厂卫特务机构D.设立军机处17.有这样一本书,法国著名的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所作的“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是()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资治通鉴》D.《天工开物》18.下列对应关系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大事,正确的是()①秦始皇——“焚书坑儒”②明朝——八股取士③东汉——“罢黜百家”④清朝——“文字狱”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9.如图,下列哪一本书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药学巨典” ()20.明清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出现了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同的新局面。下列关于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的评价,错误的是()A.西方科学技术、思想在向中国传播B.东方思想文化逐渐被西方所了解C.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在逐渐加大D.中国富强、发达的科学技术影响整个世界21.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达,商人资本雄厚,除安徽形成商帮外,还有()A.陕西B.山西C.山东D.江西22.明至清朝前期,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一些原产美洲的________等作物引进中国①玉米②西瓜③甘薯④马铃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3.有位学者论及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社会条件。”()A.分封制B.郡县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闭关锁国政策24.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A.帝国的繁盛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可见,当时清朝实行的是()A.“海禁”政策B.重农抑商政策C.发展贸易政策D.对外开放政策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2012年,某些周边国家不断在中国的东海与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郑成功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帝(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戚继光为实现这一愿望作出了哪些努力?(4分)(2)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中国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4分)(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2分)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1)材料所述事件,应发生在哪个朝代 (2分)(2)材料中的“帝”指谁 “六部"指哪六部 (4分)(3)材料反映了该朝官制的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4分)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康熙帝材料二“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雍正帝材料三1793年,乾隆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材料四朝臣胡中藻有诗句“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前,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1)联系上述四则材料,分析清朝时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状况。(8分)(2)材料三中清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结合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6分)29.我国今天的疆域版图是清朝时期奠定的。请阅读下边的清朝疆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清朝前期的疆域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至什么地方?(4分)(2)图A地区,西汉时就已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清朝前期,这一地区爆发了两次叛乱,请问是哪两次叛乱?清政府评定叛乱后设置了哪一机构进行管辖?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5分)(3)图B地区正式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哪一朝代 (1分)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3分)(4)综合上述各问,请你本道试题设计一个合理的主题(1分)2017年3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月考答卷单项选择题50分(每题2分,共25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2分)(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戚继光为实现这一愿望作出了哪些努力?(4分)(2)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中国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4分)(4)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2分)(10分)材料所述事件,应发生在哪个朝代 (2分)材料中的“帝”指谁 “六部"指哪六部 (4分)(3)材料反映了该朝官制的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4分)28.(1)联系上述四则材料,分析清朝时我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状况。(8分)(2)材料三中清朝统治者采取的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结合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情况,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6分)29.(1)清朝前期的疆域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至什么地方?(4分)(2)图A地区,西汉时就已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清朝前期,这一地区爆发了两次叛乱,请问是哪两次叛乱?清政府评定叛乱后设置了哪一机构进行管辖?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5分)(3)图B地区正式归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哪一朝代 (1分)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3分)(4)综合上述各问,请你本道试题设计一个合理的主题(1分)2017年3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月考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50分(每题2分,共25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CCDADA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DDAADBDD题号2122232425答案BBCDA非选择题(共50分)26.(12分)(1)戚继光;东南沿海的倭寇被肃清,抗倭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4分)(2)郑成功;荷兰殖民者;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3分)(3)沙俄(或沙皇俄国);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4分)(4)抗击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1分)27.(10分)(1)明朝(2分)(2)明太祖朱元璋,吏、户、礼、工、兵、刑六部(4分)(3)在中央:废除丞相,设内阁,撤销中书省,设六部。作用是加强君主集权,维护封建统治。(4分)28.(14分)(1)政治上,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经济上:农业是经济的主体;思想文化上: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专制,文化僵化;对外交往上:实行闭关政策。(8分)(2)后果:阻碍了中西方科学文化交流,中国丧失了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权,逐渐落后于西方。启示: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虚心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科技和经验,力求其为我所用。(6分)(14分)(1)北:西伯利亚;西:葱岭;东:太平洋;南:南海诸岛。(4分)(2)准噶尔部葛尔丹叛乱、大小和卓叛乱;(2分)设置伊犁将军(1分)管辖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新疆与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使清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增强,边防更加巩固(2分)(3)元朝。(1分)确立册封西藏两个宗教首领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等;确立金瓶掣签制度(3分)(4)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