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六郑和与哥伦布比较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六郑和与哥伦布比较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7张PPT。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 航海的比较2 郑和(1371—1435),本姓马,云南人,回族。祖父和父亲都从海路到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今沙特阿拉伯),郑和自幼受家庭探险精神熏陶。后来他入宫做了太监,被派往燕王府。朱棣即帝位后,赐他姓郑名和,人称三宝太监。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 郑和简介哥伦布简介哥伦布(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探险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人。他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在西班牙女皇鼎力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对比:航海的规模漫画一:东方航空母舰与西方小渔船郑和宝船与哥伦布船队旗舰的模型对比重温历史粮船马船大 宝 船战船水船坐船6飞燕阵编队7 明成祖时中国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强盛,是当时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图片反映了什么?哥伦布乘坐的船只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9 请根据下图对郑和两者航海路线进行比较郑和远航路线示意图新航路开辟航线图航海线路对比图福州、占城、满剌加、锡兰、阿位伯半岛等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美洲分析:航海的动机漫画二:“小渔船”捷足先登发现新大陆新大陆为什么让小渔船捷足先登?为什么航空母舰发现不了?11航海动因对比材料1 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当时选郑和做使者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因为途径的许多国家信奉伊兰教,而碰了和出身回族家庭,船队由郑和率领,可以减少隔阂,表示对当地文化的尊重,符合加强海外联系的需要。
材料2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3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海岸便要索取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4 哥伦布航海动力是为了获取商业利益,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新的活动空间。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①加强与海外的联系;②宣扬国威。哥伦布航海的目的:
①寻找黄金;
②为了获取商业利益,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新的活动空间。探讨:航海的影响漫画三:和平使者与“海盗”当地人的态度各是怎样?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反差呢?13材料一: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有两个特点:首先,郑和下西洋代表了一种和平交往的航海模式。其次,也是中国与有关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郑和船队途径锡兰山时尊重当地人民的佛教信仰,捐钱修庙,布施香礼。
(黄晴《郑和属于世界》《人民日报》2005年7。11)航海影响对比结合以上材料,评价郑和下西洋航海的影响?
1.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
友好关系。2.给明政府造成巨大的负担。“三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殊域周咨录》14 材料1:新航路开辟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2:随着西方殖民时代的到来,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洲的家畜,如马、牛、山羊则影响和改变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烟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欧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习惯。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3:葡萄牙在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间,从非洲运出黄金达27.6千克,从亚洲掠夺了大量的瓷器、丝绸、珍珠、宝石等。西班牙在美洲强迫印第安人开采金矿银矿,野蛮屠杀。
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影响?
1.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世界开始走向整体。2.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3.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在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航海影响对比15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对当今中国的发展有哪些启示?爱国奉献、经略海洋、科学创新、睦邻友好精神
要有危机意识,开放则兴,闭关则衰
历史的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