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43张PPT。法兰西共和国的国歌《马赛曲》……我们在神圣的祖国面前,立誓向祖国的敌人复仇;我们渴望珍贵的自由,决心为自由而战斗。……公民们,拿起武器,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这句话说明大革命时期法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朕即国家”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国王占绝对统治地位,王权至上。路易十四法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一、大革命前的法国玛丽·安托瓦内特 路易十六 1788年3月法国财政预算报告:财政收入为5.03亿,支出为6.29亿,赤字是1.26亿;;应偿付的国债利息为3.18亿,财政处于破产的境地。财政危机严重社会等级对立严重,阶级矛盾尖锐特权阶级占有大量土地,把持政府重要职位,不纳税,不承担义务,反对国家向贵族征税负担国家赋税,却无政治权利,尤其是农民深受压迫。拥有神权拥有政权有钱无权无钱无权压 迫反抗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启蒙运动兴起,启蒙思想传播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反对天主教会,提倡“自由”“平等”1、封建专制主义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根本原因)2、财政危机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直接原因)3、启蒙思想传播 (思想准备)4.英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激励作用国内国际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法国革命爆发的原因政治: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社会:财政危机,社会矛盾尖锐思想: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①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1789年,国王路易十六为了筹款召开三级会议,引起第三等级的不满。路易十六调集军队镇压反对者,激怒了社会各阶层人民。②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起义军攻占了象征封建专制的巴士底狱,这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这一天成为法国国庆日。 ③攻占巴士底狱后,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实行君主立宪制。④1792年8月,巴黎人民再次举行起义打败前来干涉的外国联军。这次起义使法国废除了君主制,建立共和国,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⑤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罗伯斯比尔等人掌握了政权,实施了一系列革命政策,使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二、法国大革命的过程①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路易十六三级会议会场 1789年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筹款,第三等级代表则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改革,引起了第三等级的不满。国王调集军队,镇压反对征税的人,各阶层的人民都被激发。 巴士底狱建于14世纪,原先是一座军事堡垒,后来改为监狱,是国王囚禁政治犯的地方。伏尔泰就曾被关押在这里。所以,在法国人民心中,巴士底狱一直是封建专制的象征。据说,当起义群众攻占了巴士底狱后,路易十六惊恐地问身边大臣: “这是一场叛乱吗?”大臣回答:“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攻占巴士底狱②爆发: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法国国庆纪念日③颁布《人权宣言》,实行君主立宪制。 ①背景:在攻克巴士底狱后,革命形势快速发展,国王被迫屈服。资产阶级代表组成的议会掌握了政权,颁布了《人权宣言》,制定宪法,宣布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②内容:《人权宣言》宣布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③意义:《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的成果之一。它是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阐明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的思想。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法国大革命则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一次伟大实践,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起来推动作用.背景:法国大革命使欧洲各国的君主非常恐惧, 他们同路易十六相勾结,发动武装干涉。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1792年8 月,巴黎人民再次举行起义,打 败前来干涉的外国联军。建立共和国:1792年9月,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建立 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不久,路易十六被 推上断头台。④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背景:法兰西共和国建立后,欧洲一些国家正式组成反法 同盟,攻打法国。1793年,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起 义,罗伯斯比尔等人掌握了政权。执政措施:把共和国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 小块卖给农民,限定生活必需 品的价格,严惩反动分子,动 员一切力量反对内外敌人。结果: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 内的叛乱,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⑤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雅格宾派代表—罗伯斯庇尔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政治活动家、雅各宾派专政期间的主要当权者。1789年当选为第三等级代表,次年成为雅各宾俱乐部主席。以其严峻态度、高度原则性和简朴生活博得“不可腐蚀的人”的称号。他的革命理想是建立一个没有大富大贫的社会。1794年国民公会中反罗伯斯庇尔的力量联合发动政变,推翻雅各宾派专政。罗伯斯庇尔及其战友20人未经审判即被送上断头台。时年36岁。攻占巴士底狱,掀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建立君主立宪制废除了君主立宪制,建立共和国,路易十六被处死罗伯斯比尔等人掌握了政权,实施革命措施,将革命推向顶峰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 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这也使法国大革命成为欧洲规模最大、最彻底的革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人民多次起义的原因1.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不愿退出政治舞台2.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3.法国工业资产阶级相对弱小4.外国武装力量的干涉(1)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2)法国大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但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3)法国大革命以后,虽经几次王朝复辟,但共和政体最终确立起来,延续至今。三、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法国大革命的特点 范围广,遍及全欧洲,影响全世界;群众基础广泛,人民群众在革命中显示了伟大力量;革命更彻底,封建专制被彻底推翻。 共和政体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区别在于权力中心是政府还是议会,议会为权力中心的共和制就是议会共和制,其国家元首脑就是议会的首脑,即总理(代表国家:德国 芬兰 奥地利 意大利 印度),如果权力中心在政府则称总统共和制,政府有和议会同等的地位,国家元首就是政府的首脑,即总统(代表国家:美国、墨西哥、巴西、埃及、阿根廷等) 除了日本、英国、荷兰、丹麦等君主制国家之外,其他所有的主权国家都是共和制或名义上的共和制。 夺权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称帝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拿破仑法典》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在法律上确定下来,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对外多次反击欧洲反法联盟并侵略多国及与英俄争霸。结局1815年滑铁卢之战后第一帝国覆亡。四、拿破仑帝国 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法国的科西嘉岛,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 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对外他五破反法联盟的入侵,沉重反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在法国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发动了拿破仑全面战争,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政奇迹与短暂的辉煌成就。 拿破仑于1814年和1815年两度战败并被流放。1821年,拿破仑病逝于圣赫勒拿岛。1840年,他的灵柩被迎回法国巴黎,隆重安葬在法国塞纳河畔的巴黎荣军院(巴黎残老军人院)。拿破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不可能只有庸人的词典里才有。 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我比阿尔卑斯山更高!1.帝国的建立:①法国大革命期间,拿破仑在平息国内 叛乱、抗击外国军队的战斗中表现出 卓越的军事才能。②1799年底,拿破仑发 动政变,夺取了政权。③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拿破仑加冕图拿破仑性质:资产阶级帝国 推翻了路易十六,又来了拿破仑,是否意味着历史的倒退?①对内:制定和颁布了《拿破仑法典》,清除封建法规, 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法国大革 命的成果。②对外:打败奥地利、俄国和普鲁士军队。被法国占领的 地方都废除了封建制度,采用《拿破仑法典》。③对外战争的评价:虽然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但也损 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激起当地 民众的反抗。2.拿破仑的内外政策:《拿破仑法典》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法典》 1804—1810年,拿破仑制定和颁布了《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等法律文献。其中最著名的是1804年颁布的《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 法典确立了民事权利平等、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和契约自由等资产阶级民法的基本原则,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典清除封建法规,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的欧洲》图到1810年,拿破仑不仅是法国的皇帝,又是意大利的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者,瑞士的仲裁人,西班牙、荷兰、那不勒斯王国、华沙大公国及其他附庸国的太上皇。 ①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遭遇惨败。②消息传开,欧洲各国联合起来反对法国。l814年,反法联军开进巴黎,把拿破仑赶下台。③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返回巴黎,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复辟。3.帝国覆灭:最寒冷的旅程——在俄罗斯的荒漠中1813年,法国和反法同盟在柏林西南的莱比锡城下进行决战,这一战后来被称为是“民族之战”。使拿破仑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最倒霉的战役——莱比锡战役最致命的打击——滑铁卢战役1815年3月,拿破仑从监禁地返回巴黎,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重登皇位。 6月,反法同盟在滑铁卢展开了大规模的会战。法军全线溃败。拿破仑的政治生命从此结束。思考:显赫的拿破仑帝国为何只存在了十年?1.后期的侵略战争引起了欧洲人民的反抗。2.长期的战争导致国内民怨沸腾。3.远征俄国失败。4.欧洲封建势力远胜于资产阶级势力。流放途中病死荒岛 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法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是英雄。他统治法国期间,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颁布的《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第一部法典,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所效法。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一方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把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带到了欧洲各地;另一方面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评价拿破仑开始:1789.攻占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 言》,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1792.建立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顶峰:1793.罗伯斯比尔掌权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建立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帝国简要过程历史意义根本原因结束本国封建专制统治,打击欧洲他国封建制度,显示人民群众力量;确立共和政体影响深远《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典,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对外战争颁布法典1799.政变夺权;1804.加冕称帝1812.远征俄国;1814被赶下台;1815.兵败滑铁卢课堂小结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比较1640—1689年1775—1783年1789—1794年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共和制克伦威尔华盛顿罗伯斯比尔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到了推动作用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也沉重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权利法案》共和国政体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又是独立解放战争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拉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到阻碍资产阶级领导的人民群众在革命中起了推动作用都取得了胜利,掌握了政权,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罗伯斯比尔、拿破仑《独立宣言》华盛顿共和国政体《人权宣言》克伦威尔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异同点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文献并比较其主要内容英国:《权利法案》,对君主权力作了限制,扩大议会权力。美国:《独立宣言》,宣告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法国:《人权宣言》,宣布人生来是平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列举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及主要事迹英: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取得反对封建专制国王的胜利,为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打下基础。美:华盛顿,率领大陆军击败英军,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是美国第一任总统。法:罗伯斯庇尔,法国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在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后掌权,实施一系列革命措施,使革命达到顶峰。前进,前进, 祖国的儿女 , 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 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 我们祖国鲜血遍地, 你可知道那凶狠的敌兵 到处在残杀人民! 他们从你的怀抱里 杀死你的妻子和儿女。 公民们,武装起来! 公民们,投入战斗! 前进,前进, 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干净! 法国国歌自由的赞歌——马赛曲《英雄》交响曲——贝多芬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6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ppt 《拿破仑法典》.wmv 人权宣言.rmvb 介绍三次起义.avi 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rmvb 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rmvb 拿破仑.wmv 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flv 攻陷巴士底狱.wmv 法国大革命.flv 马赛曲.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