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驿马中心学校生本课堂导学案课题2.2消化和吸收(2)课型新授总课时7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能说出食物的消化过程。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重点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能说出食物的消化过程。难点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学法指导阅读教材,勾画圈点,在书中标记好重点,记忆、同学间互考;组内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找到答案,小组代表发言,展示成果。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复习1、消化系统的组成?2、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自主学习:自学教材,完成以下内容,并在书中勾画圈点,记忆,同学间互考。取一小块馒头或是一小块面包放在口中咀嚼,咀嚼一会儿后你有什么发现吗?你也许发现了馒头或面包咀嚼一会儿会变甜,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馒头在口腔中可能发生的变化,确定本小组所要探究的问题。二、作出假设根据本组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根据书中提示制定探究计划,可用图示表示。四、讨论完善计划,教师点拔,提示,参与讨论,注意设计对照实验。 1.多大的馒头块做实验最适宜? 2.怎样才能尽快获得较多的纯净唾液? 3.实验装置在37℃左右的温水中保存多长时间最适宜?五、实施计划,动手操作六、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讨,各抒己见,代表发言,展示成果。1.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3.你认为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步骤有哪些?归纳总结:学生谈收获,教师补充。根据下表列出的实验方法步骤,填写实验现象,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试管编号注入浆糊加清水加入唾液振荡摇匀放在37℃水中恒温冷却后加碘液现象12亳升2亳升0亳升10分钟2滴22亳升0亳升2亳升10分钟2滴(1)1号试管内的浆糊(淀粉),未加 ,淀粉未被 酶分解,所以淀粉遇碘显 色。(2)2号试管内因为加了 , 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 分解成了 ,所以,加 液后 。检测练习:1、肝脏有病的患者,应少吃的食物是()A、蔬菜B、饭C、瘦肉D、油煎鸡蛋2、下列腺体分泌消化酶种类最多的是()A、肠腺和胃腺B、胃腺和胰腺C、胰腺和肠腺D、肠腺和唾液腺3、不能被大肠吸收的营养物质是()A、水B、无机盐C、维生素D、氨基酸4、下列叙述中与小肠的消化作用无关的是()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小肠绒毛B、小肠绒毛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C、小肠内有胆汁D、小肠内有肠液和胰液5、在人的口腔中含有的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酶是()A、肠蛋白酶B、胰淀粉酶C、唾液淀粉酶D、肠淀粉酶6、、空气和食物直入人体的共同通道是()A、口腔B、咽C、喉D、食道7、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B、肝脏分泌胆汁C、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和胆汁D、小肠绒毛对脂肪酸的吸收8、下列不是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A、小肠长约5—6米B、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D、小肠壁内有肠腺9、下列四组人体消化液中,都含有淀粉酶的一组是()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肠液、胰液C、唾液、肠液、胰液D、胆汁、肠液、胰液组织、引导学生的自学活动,使学生对知识形成总体印象组织学生的讨论活动,与学生共同探讨巡视、指导个别交流板书设计2.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一、提出问题 四、实施计划 二、作出假设 五、得出结论 三、制定计划 六、表达与交流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