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2.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重点)3.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能够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自主学习】阅读教材60—62页,完成下列问题。1、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和。2、结合课本图片及课文,并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城市与乡村在景观上有何不同?城市景观:乡村景观:【合作探究】1、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你的家乡属于何种聚落?具有何特点?2、你认为是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3、如果任意让你选择定居的地方,你会首先考虑什么条件 那么你认为聚落的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4、课本61页活动:想一想,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哪些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自信小测】1.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C)A.农村——放牧B.牧场——伐木C.渔村——捕鱼D林场——种植2.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C)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3.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D)①地形平坦②资源丰富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⑤气候温和湿润⑥交通便利A.①②④⑤B.②④⑥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4.开罗是埃及的首都,也是一个历史名城,根据聚落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你认为它在右图中什么位置?AA.①B.②C.③D.④第四节世界的聚落(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出聚落的位置、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重点)2、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关于保护聚落方面的重要意义。3、尊重自然规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自主学习】阅读教材63—65页,完成下列问题。1.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环境,又与居民的密切联系。2.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习俗、和发展水平。3.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民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合作探究】1.你能解释下面两种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原因吗?①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②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2.想一想,东南亚民居有什么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北非民居的屋顶大多是平顶。这是为什么?3.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我们也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1)你知道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是否都受到了很好的保护?(2)为什么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该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些什么?国家应怎样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自信小测】1、某地的民居屋顶比较平,是因为(D)A.气温较低B.气温较高C.降水丰富D.降水贫乏2、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C)A.一般来说,城市聚落的形成早于乡村聚落B.欧洲经济发达,村落中的房屋较密集C.早期的聚落大都分布在地形气候资源条件优越的地方D.聚落的建筑外貌、材料不会因环境而异3、拥有私家车的家庭越来越多了,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很大,下列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是DA.用无铅汽油,且过滤尾气B.扩大绿化面积C.有计划地控制汽车流量D.拓宽交通路面4.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B)A.在文峰山上魏碑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B.泰山风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C.在传统民居区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D.商贩在李清照故居设置饮食、烧烤摊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第一课时 导学案.doc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第二课时 导学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