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民族对长期分裂和战乱的集体记忆。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在近两百年来追求国家统一的曲折历程中,在这片一再让世人惊叹的土地上,曾经上演了怎样的悲喜剧?——《大国崛起·帝国春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以惊人的破坏力,伤害了世界,也伤害了自己。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民族对长期分裂和战乱的集体记忆。统一和强大,成为德意志发展的最大动力。在近两百年来追求国家统一的曲折历程中,在这片一再让世人惊叹的土地上,曾经上演了怎样的悲喜剧?——《大国崛起·帝国春秋》德国统一1.政治上:封建割据,由许多君主制小邦组成①德意志邦联的建立:拿破仑帝国覆灭后,英、俄、奥地利、普鲁士等欧洲国家在维也纳召开国际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德意志邦联”,由德意志的30多个邦国和自由市组成。②特点:邦联各国在政治上、外交上都有独立性,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19世纪中期,德意志还处在严重分裂之中。③代表:其中最强大的是南部的奥地利和北部的普鲁士。一年有多少天,就有多少个德意志邦国。——德国谚语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的状态它由38个独立的主权单位拼凑而成:4个自由市,1个帝国,5个王国,1个选帝侯国,7个大公国,9个公国,10个侯国,1个伯爵领。——《世界通史》①19世纪,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向德意志扩展,德意志经济取得显著发展。但是,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各邦有自己的工商业法令,有不同的货币、度量衡,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德意志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②由于国家不统一,在输往国外商品和追求殖民地的竞争中,德意志资产阶级感到缺乏强有力的后盾。③国家的分裂状况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经济的发展要求把统一问题提到日程,又为统一创造了条件。2.经济上:封建割据成为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工业革命下的德意志,资本主义已经发展起来,但远远落后于英国与法国,约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其12个大城市的人口总和还不如法国巴黎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铁路建设是德意志工业革命的发动机,它促进了德意志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煤炭——炼铁——炼钢——机械工业的发展与统合,成为德意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以铁路建设为先导,开始了工业革命。有人说,铁路以惊人的急剧方式把德意志从经济停滞中拖曳出来。1835年,德意志的第一条铁路开通,从纽伦堡到富尔特,长约6000米。到1872年,铁路总长度达到22426千米,超过了法国和英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德意志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工业革命期间的德意志铁路建设阅读卡1.和平统一方式的尝试(3)认识:通过议会和民主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道路,在德意志行不通了。(1)召开各邦代表大会:1848年夏,德意志各邦代表在法兰克福开会,讨论统一问题。由于各邦君主的反对与干扰,这次会议时断时续。(2)结果:①到1849年春,会议通过了一部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并打算推举一个邦的君主为统一的德意志的皇帝。②但是,对于推举哪一个邦国的君主为全德意志的皇帝,各邦争执不下。德意志帝国宪法成为一纸空文。小德意志道路:由普鲁士领导,排斥奥地利,建立统一国家。德意志邦联奥地利普鲁士大德意志道路:由奥地利领导,包括各邦在内建立大统一的国家PK还不是统一的国家2.武力实现统一(1)领导权的争夺:普鲁士的优势19世纪50年代普鲁士的重工业生产已占德意志地区的一半以上普鲁士有当时欧洲最大的陆军境内居民主要是日耳曼人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民族成分单一③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宣布自己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德国统一完成。①1862年,普鲁士国王任命俾斯麦为宰相。俾斯麦坚持推行军事改革,主张依靠普鲁士的经济、军事实力,实现德意志的统一。②他运用出色的外交手段,先后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王朝战争是战争的一种形式,因参与者是王国与王国或发起国是君主制国家而得名。得:王朝战争不仅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问题,也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失:它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2)德国统一的经过:当代重大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铁和血”政策,即凭借武力、战争。俾斯麦历史上称他为“铁血宰相”,他所奉行的政策,被称为“铁血政策”,后来发展为“专制和战争”的代名词。但铁血政策不自觉的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铁血宰相”俾斯麦(1815年—1898年)俾斯麦俾斯麦,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铁血宰相”、“德国的建筑师”及“德国的领航员”。俾斯麦是十九世纪德国最卓越的政治家,担任普鲁士首相期间通过一系列铁血战争统一德意志,并成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宰相。俾斯麦是保守派,维护专制主义,镇压了19世纪80年代的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制度,及社会保险。坚持运用军事改革。运用出色的外交手段进行三次“王朝战争”,均取得胜利。1.必要性: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发展,但分裂阻碍了其发展。(1)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2)强大的军事实力(3)民族成分单一。(4)统治阶级野心勃勃2.可能性:①推行“铁血政策”②灵活的外交活动普鲁士掌握统一运动的领导权德国统一的历史条件(5)俾斯麦的作用1864年,普联合奥丹麦1866年,普奥(萨多瓦)1870年,普法(色当)三次王朝战争王朝战争是战争的一种形式,因参与者是王国与王国或发起国是君主制国家而得名。普法战争(1870) 韩麦尔先生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习只许教德语了。新教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都德《最后一课》片段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凡尔赛)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国统一的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统一战争(资产阶级革命)德意志帝国的战旗德意志帝国皇帝旗帜德意志帝国的大国徽你认为德意志帝国继承了普鲁士王国的哪些传统?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帝国元首,掌握最高权力,统率帝国军队,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首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但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惟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宪法规定了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积极:消极:实现了德意志民族长期以来的梦想,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对德意志民族的进一步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统一后的30年内,德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方面一跃为世界强国通过铁血道路实现,奠定了未来德国军国主义的传统,同时,德意志民族的民主、自由愿望并未得到充分实现。德国逐渐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德意志统一的影响不利:有利:结束分裂统一的市场打败法国,得到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资本阿尔萨斯、洛林的矿藏 资源打败法国,奥地利,改变欧洲国际格局成为新兴的强国 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统一,保留了君主政体,强化了军国主义传统,使德国成为欧洲最富侵略性的国家,德国逐渐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军国主义,是指以武装力量统治全国,实行军阀独裁和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军国主义国家对内镇压反战革命运动,宣传极端的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强行征兵参战;对外则穷兵黩武,进行国土扩张,屠杀被占领地人民。看油画《德意志帝国宣告建立》,从画中人物的服饰、表情等方面分析此画体现出的历史信息。德国军队在帝国中占有重要地位,说明德意志帝国具有很强的军国主义特色,军国主义思想在社会中影响深刻,最终将德国和别国人民推入战争的深渊。有。教育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进而提高国家的实力。资料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而国家则必须为它的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免费教育从I9世纪中期就已开始,德意志统一前夕,适龄儿童入学率超过90%。战胜法国并俘虏了法国皇帝的元帅毛奇曾经记过:“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观点1德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强国,主要依靠武力。观点2普鲁士对教育的重视,才是德国强盛的主要原因。毛奇的见解是否有道理?提示:德国强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经济、教育、军事等多个角度来解释。背景德国统一19世纪中叶,德意志的四分五裂严重阻碍了其经济发展普鲁士成为德意志统一的领导力量过程对丹麦战争(1864)普奥战争(1866)普法战争(1870)结果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影响积极: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跃为世界强国。消极:奠定了德国军国主义传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848年民主革命.wmv 20德国统一.ppt 俾斯麦.wmv 勃兰登堡门见证德国统一.flv 德国统一的背景.MPG.mp4 德意志统一.f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