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8张PPT。英国、法国、美国 俄国、日本资 本 主 义 方式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自上而下的改革 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俄国改革莫斯科公国的崛起 鞑靼人统治俄罗斯后,一个新诞生的俄罗斯小国,借助鞑靼人的支持,悄悄崛起。就是莫斯科公国。十三世纪末,莫斯科从在鞑靼统治下日趋衰弱的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中独立出来,1283年,成为莫斯科公国。1359年,莫斯科公国成为俄罗斯诸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莫斯科公国不管谁上台,对外扩张是绝不改变的。逐渐成为东欧强国。1478年,俄罗斯最终摆脱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鞑靼统治。1485年,伊万三世又吞并了特维尔公国,基本完成了俄罗斯的统一,并结束了鞑靼人对俄罗斯的统治,也有人把他算做是俄罗斯第一个大帝。1689年,彼得一世夺得政权,从此开始了雷厉风行的改革。由于深受拜占廷和蒙古影响,俄国充满了宗教气氛和东方特点,是一个愚昧落后的国家,大大落后于当时的先进文化。彼得一世的改革,一举使俄国告别落后,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林。1721年,彼得一世被尊称为彼得大帝,俄国正式称为俄罗斯帝国。 “俄国之父”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马克思)──彼得一世彼得一世 俄国沙皇,俄罗斯帝国皇帝,著名统帅。亦称彼得大帝。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之子。1682年与异母兄伊凡并立为沙皇。 由于彼得年幼、 伊凡痴 钝,由伊凡的姐姐索菲亚摄政。少时随母亲住在莫斯科郊外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村,酷爱军事游戏,建立“少年军”,编为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兵团和谢苗诺夫斯基兵团(后来这支队伍成为俄国的禁卫部队)。常与附近外国侨民来往,从中学习航海知识和造船技术,并深受西欧文化影响。1689年率“少年军”平息索菲亚策动的射击军叛乱,把索菲亚关进修道院。他把国事交给母亲、舅父等人处理,本人仍专心操练“少年军”。1695年率军3万远征土耳其的亚速,因没有舰队配合而遭失败。他汲取教训,在顿河河畔的沃罗涅日建立造船厂,很快建立起一支小型江河舰队。这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支舰队。1696年第二次远征亚速,在舰队配合下终于夺占亚速。1697年派庞大使团出访西欧,争取建立并扩大反土同盟,同时学习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本人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 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国工作。1698年夏从维也纳回国,平息射击军叛乱并将其解散。随后,全面推行欧化改革。 彼得大帝,被称为“俄国之父”,他亲手将俄国推入了现代世界。他深知“拖延就是死亡”,所以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推动巨大的变革,将数百万人脱离黑暗时代,使俄国 逐步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同时,彼得大帝的改革与扩张 充满了血腥和杀戮,他将很多人推上了断头台,甚至亲手执行他们的死刑。他严刑拷打逆乱的儿子,并且毫不留情地宣判了他的死刑。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背景:内容: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广学校教育,学习西方的教育和生活方式影响: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消极:保留了农奴制,走上了扩张道路目的: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工商业发展缓慢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改变落后面貌,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 彼得一世改革 彼得一世打破过去的贵族世袭制度,根据每个官员的知识水平、才能高低、贡献大小,选拔和任用官吏。当时规定,对10—15岁的贵族子弟,实行强迫教育,未受教育的以后不准结婚。彼得要求俄国人学习西欧的生活方式,强迫俄国人脱下长袍,换上西欧的短装。他还强迫俄国男人剪掉长胡子。阅读卡彼得一世改革中的剪须运动性质: 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的是贵族地主和商人的统治,只是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是沙皇专制王朝推行的封建性改革。但改革受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也带有资本主义色彩,客观上促进了俄国工商业的发展。实质: 强化了农奴制易错提醒如何评价彼得一世?(是“暴君”还是“大帝”?请用史实说明)(俄总统普京:“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么?) 主要成就 :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使俄国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奠定了近代俄国强大的基础,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其主要局限性:(1)是未能废除农奴制度(2)侵略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3)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4 ) 改革加重农奴的负担 改革背景: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 ①19世纪中期,俄国的工业有了发展,但由于农奴制的阻碍,仍然与西欧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②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批评时政,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③1853年,为了扩大势力范围,同时转移国内矛盾,沙皇俄国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两年后,英国、法国等国家加入土耳其一方,大败俄军。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把俄国的强国形象打得粉碎,让俄国人深切感受到自己的落后,废除农奴制势在必行。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军事上: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充分暴露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 (直接原因)政治上: 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打击沙皇的专制统治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1801-1860年农奴暴动频繁政治上: 俄国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 暴动频发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1860年欧洲国家经济形势比较表思考: 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水平落后,速度缓慢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革根本原因)人身不自由农业落后农奴贫困、购买力低无文化、工场劳动工业发展缺少自由劳动力工业资本不足市场狭窄生产效率低农奴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导致阶级矛盾激化。自由劳动力——市场——原料——资金——技术——缺乏人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国际竞争力弱,国际市场也狭小缺乏充足原料来源,且为西欧原料供应地经济水平低,投入工业的资金不充足技术水平低,处于手工工场阶段农奴制的存在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呢?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对手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恩格斯英国的铁甲舰俄国的帆船帆船与汽船的较量为扩大实力范围,转移国内矛盾,沙俄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思考:失败的原因和影响失败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难以抵抗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失败的影响:暴露了封建农奴制的落后,俄国的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推动了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苏联史》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避免革命,维护统治改革目的时间、人物: 1861年,在经过与贵族的多次讨论之后,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宣布废除农奴制。内容:作用: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 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推动了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②局限性:这次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残余。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金 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是在保护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实质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列宁 资料1 农奴取得的份地,按照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总共不下20亿卢布。资料2 在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之后,一个官员评价农奴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一个地主也有类似的感受,说农奴“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农奴以高出市场价的钱购买土地,说明了改革很不彻底,农奴制改革也是对农民进行的一场“合法”的掠夺。所以说1861年改革保存了大量封建残余。 资料2反映了改革使农奴的人身得到解放,成为自由人,社会地位提高。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农奴以高于市场价的钱赎买土地,这说明了什么?资料2中农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彼得一世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1689年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赎买份地。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保留大量封建残余。课堂小结读史明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会有一些落后的规章制度束缚我们前进的步伐,只有改革,不断的改革,才能摆脱束缚,获得成功。改革要顺应历史的潮流。改革要有坚强的决心和勇气。改革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受双重压迫,生活仍贫困,反抗不断平民知识分子:形成民粹派,主张革命推翻沙皇 专制统治改革后的俄国——任重而道远的俄国近代化③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社会矛盾日益激化②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仍远落后于欧美;①俄国仍然是封建君主制国家沙皇遇刺,新沙皇中止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专制,促进革命形势走向成熟美国黑奴与俄国农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美国黑奴在种植园劳动↓俄国农奴在田间劳动 相同点: 不同点: 意 义:两种制度都是极端残暴、野蛮的制度,都严重阻碍了两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农奴制带有封建社会的性质,是与封建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美国的黑奴制则与资本主义生产相连,是寄生在资本主义制度上的一颗毒瘤。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内战废除了黑奴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极大地加快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861年改革.flv 22俄国改革.ppt 俄国农奴制改革.flv 彼得一世.wmv 彼得大帝改革的决心.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