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6摆的秘密教案一、教材分析:《摆的秘密》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本节课一共设置了三个活动,分别是“说说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做一个摆,研究它的秘密”、目的在于学生明确摆摆动的快慢跟摆线、摆锤、摆幅之间的关系。课本中还设置了一个自由活动:“做一个听话的摆”。再一次让学生明确摆线的长短与摆摆动的快慢的关系,根据自己的知识活学活用,真正把知识用于实践中。“摆为什么长时间不停地运动又慢慢的停下来?”此活动放在了研究摆的秘密之后进行,目的在于学生运用能量转化的观点来理解摆的摆动。活动中让学生融融会贯通,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从而进一步巩固实验探究的结论。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摆的理解不足,生活中虽然有很多类似摆的现象,例如荡秋千,学生都见过或玩过,但在开始并不能正确说出,学生对钟表的工作原理知之甚少,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做一个很好地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获得知识,探究钟表的秘密。三、教学目标1、观察各种常见摆,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假想,然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2、在钟摆的研究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尊重他人、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享受探究和成功带来的乐趣。3、通过实验,知道影响摆钟摆摆动的快慢的因素。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 教学难点:不同的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系,而与摆锤的轻重没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动越快。课时:1课时五、教学准备:师:铁架台,钩码,细线,秒表学生准备:自制摆的工具。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伽利略研究摆的故事,摆动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早在400多年前,就对这种现象进行过研究。伽利略研究吊灯摆动的插图。有一天,伽利略来到了教堂,在教堂的大厅里,他看到一盏吊灯在不停地摆动。这件事引起了他的兴趣,他想,吊灯来回不停地摆动,这种摆动是否有什么规律呢?于是,他用脉膊计算时间,仔细观察吊灯的摆动。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发现了吊灯摆动的规律。吊灯的摆动究竟有什么规律呢?让我们像伽利略那样,通过观察、实验来揭开这个秘密。【设计意图:从伽利略的故事中得到认真仔细的观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从科学家身上学到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2、出示课件摆基本结构,认识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类似摆的现象,谁能说一下你在哪里见过?(学生自由发言,比如:玩过的秋千;在奶奶家见过的钟摆;邻居家小孩躺的摇篮……)什么秘密呢?你们愿不愿意像伽利略一样,走进摆的世界,去探索摆的秘密呢?【设计意图:摆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刚接触感到非常的陌生,认知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舞动的现象,让学生充分认识摆以及摆的基本结构,激发了学生探究摆的秘密。】二、实验探究摆的秘密1、做一个摆(1).小组内设计制作一个摆(2)把制作好的摆,固定在铁架台的横杆上。(3)小组互相交流制作摆的体验。(学生在制作摆,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准备的材料)【设计意图: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学生们的创造力,制作出不同的摆。便于发现问题,对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做出种种猜测,激发探究摆摆支快慢的因素】(4)教师讲解并演示: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2、同一个摆摆动快慢的实验实验要求:各组利用制作的摆测记每10秒摆动的次数,并记录。(测量3次)学生根据自己实验的数据,从实验的中发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每个摆在相同的时间里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同一个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通过实验,小组得出了实验结论,但从不同小组之间你发现的问题是什么?不同组的摆摆动的次数为什么不同?也就是说有的摆摆动的快,有的摆摆动的慢,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让我们猜想一下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学生来说自己的猜想。【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制作的摆数摆动的次数,由于摆线和摆锤各不相同,摆动的次数不同,这引发了学生的种种猜想,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为下一步探究舞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做准备。】3、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通过猜想,同学们说出了影响摆动快慢的因素,但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想,科学是讲究证据的,我们需要用实验来验证,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每个实验测试三次。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内容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们自己动手去做实验,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后给予纠正,普遍性的问题给予集体纠正。实验一、改变摆幅大小的实验实验要求:1、1号同学手拿摆,把摆拿得高一些。2号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并记录。(测量3次)2、1号把摆拿得低一些。2号同学仔细数摆动次数,并记录。(测量3次)3、填好实验单,汇报实验结论。教师让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及结论,探究下一个实验。实验二、改变摆锤的重量首先让学生思考这个实验在设计上应注意什么,特别让学生注意其他不变,只改变摆锤的重量。教师让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及结论,探究下一个实验。实验三、改变摆线的长短4、学生汇报与展示交流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归纳概括、比较全班汇报、交流、展示。(教师在此注意引导,发现学生的问题和疑问,要及时解答。)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跟摆幅大小无关,跟摆锤轻重无关,跟摆线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摆线越长,摆动越慢。三、拓展1.制作一个听话的摆通过大家自己探究,我们制作一个一分钟摆50次的摆看哪个小组制作摆最听话。(学生合作探究制作一个听话的摆)然后来验证一下,哪个小组制作的摆最准确,最听话,一分钟测试,由一名同学运用秒表进行计时。(小组成员汇报结果)通过这次实验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通过实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科学结论是需要反复实验,反复验证的,只有进行反复的实验和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设计意图:在学生发现摆舞动伯快乐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听话的摆,目的是让学生加深认识影响摆摆动的因素。各小组合作通过反复的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使学生明白任何科学依据都是科学家经过反复实验验证的。】2.我们已经知道摆的快慢与摆线有关,那么摆为什么能不停要摆动?过一段时间为什么会慢慢停下来?(小组讨论)四、课堂检测1.考考你2.课堂测试一.填空。1、摆是由____和_____组成的,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做________。2、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是相同的。3、摆的摆动快慢与_____________有关。二.判断。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有关。()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快。()3、秋千摆动的速度于在上面的人的重量有关系。()4、秋千在摆动的过程中能量在不断的转化,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停下来。()三.选择题:1、同一个摆,要让它摆得快().A、把摆线变长B、加重摆锤的重量C、把摆线变短D减轻摆锤重量2、摆的摆动快慢与()有关。A、摆线B、摆锤C、摆幅教学反思1、本课教学,我体现了“学以致用”这一教学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实验获得知识,同时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去制作一个听话的摆,另外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遇到的现象。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本课教学,体现了我实验的基本模式:明确学习目标→模拟实验→发现问题→小组解决问题(自愿组合,掌握方法,作好记录)→交流展示(资源共享,学会倾听,同步提高)运用到实践。学生从生活或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用实验来论证,得出实验新结论,然后再运用结论在实践中探索,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