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七 区域的变化》(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七 区域的变化》(课件+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七单元水平测试》
卷Ⅰ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古训的意思是 ( )
A.要敢于打破陈规,勇于创新 B.不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C.做事情应该遵循规则 D.做事情应该按部就班
2.2004年3月5日至15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宪法的指导思想,此外还增加和修改了其他一些内容。这说明 ( )21教育网
①规则一旦制定出来就不应该进行任何修改
②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③人类社会的历程也是规则、制度不断完善和更新的历程
④在这一历程中,无数旧的规则和制度被废除,无数新的规则和制度在产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属于成文规则的有( )
①国家法律 ②丧葬习俗
③班级文明公约 ④公民道德规范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现实生活中有些规则规定( )
①可以做什么 ②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③不许做什么
④任何行为都可做 ⑤去哪里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5.李某、张某等4人在北京用残忍的手段,先后作案9起,致使8人受伤,一人死亡,抢得钱款一万余元。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据刑法以抢劫罪分别判处李某、张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他案犯被判处有期徒刑。这一案例说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法律来源与生活 ②任何时候外出都要结伴同行
③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法律体现了社会公正与公平
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6.下列传媒中出现最晚的是( )
A.电视 B.书籍 C.广播 D.互联网
7.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展以来给内陆偏远地区送去了知识和技术,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种文化下乡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主要是文化( )的过程。www.21-cn-jy.com
A.生产 B.传播 C.积累 D.交流
8.在三峡水利工程建设开始时,许多三峡人舍小家顾大家,迁移到东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体现的文化传播途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教育 B.人口迁徙 C.商业贸易 D.经济建设
9.现在流行的“网上办公”等,这主要依赖的大众传媒是( )
A、互联网 B.报刊 C.可视电话 D.广播电台
10.“有多少钱就买多少东西”属什么原则?( )
A.量入为出 B.节俭 C.实际需求 D.超前消费
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60分)
11.(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几年前,浙江温州曾以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而闻名天下,给当地经济带来极大负面影响。而今,由于温州的企业以信誉和质量为本,重塑企业形象,使温州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与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鞋都”“中国服装城”。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2001年,某老字号品牌用陈陷做月饼的事件被媒体曝光后,该品牌月饼无人问津,产品销量直线下降,生产陷于停顿,最终走上申请破产的道路。www-2-1-cnjy-com
(1)上述两则资料说明了什么?(从规则角度分析)(6分)
(2)假如你经营了一家公司,公司推出的产品很受欢迎,但只有你知道产品在质量上有隐患,它可能无形中损害用户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你该怎么办?请你举出两条措施。(4分)2-1-c-n-j-y
12、(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初中学生自从家中买了一台电脑后,就喜欢上了互联网,他觉得互联网可以取代其他所有的大众传媒。他经常遇到难题找百度,想看新闻上新浪,想发表观点就写博客,通过QQ他还交了很多新朋友。最近,他还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21cnjy.com
(1)除了互联网,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传媒 请至少列举三种。(3分)
(2)你赞成该同学关于互联网可以取代其他所有大众传媒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3分)
(3)该同学经常遇到难题找百度,说明网络使人们在什么方面发生了改变?(2分)
(4)分析上述材料,说说该同学的哪些行为是不妥当的?(2分)
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先挣后花、有一分钱办一分事,是传统中国人
的生活准则。
材料二:琼斯是美国一家电话公司的女职员,年薪28000美元,圣诞节来临这际,她却没有能力给女儿办一件圣诞礼物。原因是她离了婚,又因为以前毫无节制的使用信用卡购物,透支了12000美元。现在她铮的钱,除了必需的生活开支外,其余的都用来还债。
(1)两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消费原则?(4分)
(2)你认为哪一种原则(观点)更值得提倡?为什么?(4分)
(3)从材料二看,负债消费的前提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DDB 6—10:DBBAA
二、非选择题
11、(10分)
(1)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能标明生活的规范,建立生活的秩序,提高生活的效率。商业活动要遵守商业规则,规则具有强制性,不遵守规则,就会受到规则的惩罚。(6分)21·cn·jy·com
(2)示例:可以收回已出售的产品;马上告知用户产品的缺陷,给予用相应的赔偿;马上对产品进行技术改造。(4分)
12、(10分)
(1)示例:电视、广播、书籍、报纸等。(3分)
(2)不赞成。因为每种传媒都有其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人们在利用大众传媒时,往往要根据媒体的特点及自己的需求做出具体的选择。(3分)21·世纪*教育网2·1·c·n·j·y
(3)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2分)
(4)沉迷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2分)
13、(10分)
(1)材料一的消费原则是量入为出;材料二的消费原则是超前消费。(4分)
(2)略。言之有理即可。(4分)
(3)在生活已有保障的前提下。(2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8张PPT)
观察视频,思考从视频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
——以温州外国语学校娄桥分校的变化为例
第一步:确定主题
第二步:拟定提纲
第三步:实施调查
我们可以从那些方面去了解一个区域的变化?
人口的迁移、环境的变迁、交通的发展……
可以采取哪些社会调查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法……
资料一:
资料二:新闻报道——“运动与健康”
资料四:校史馆(规划建设中)中所记录的学校档案
资料三:实地考察所拍的照片
下面是搜集到的有关温州外国语娄桥分校的有关资料
1.第一手资料
“原始资料”
2.第二手资料
从当事人或目击者那里转述得来的资料;
(如:新闻报道)
后人的说法;
(如:传说)
后人写的历史著作
(如:《中国通史》)
调查者自己实践、经历或直接观察所获得的资料;
(如:实地考察获得的资料)
当事人根据亲身经历写成的资料;
(如:《回忆录》)
同时代或距离那个时代较近的人记录下来的资料
(如:《三国志》)
考古挖掘文物
一般来说,第一手资料比第二手资料更可靠。
我看见某处发生火灾或勘察火灾现场,都属于
( )
我听说别人或者通过各种媒体知道某处发生火灾,都属于
( )
第一手资料
第二手资料
资料一:
资料二:新闻报道——“运动与健康”
资料四:校史馆(规划建设中)中所保存的学校档案
资料三:实地考察所拍的照片
判断以上四则资料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
(1)北京人头盖骨 (2)《论语》
(3)牛郎织女 (4)档案
(5)秦始皇陵兵马俑 (6)圆明园遗址
(7)明长城 (8)女娲补天
(9)《资治通鉴》 (10)日记
分类:
第一手资料:
(1)(2)(4)(5)(6)(7)(10)
第二手资料:
(3)(8)(9)
区分下列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
①开国大典录像资料 
②雷锋日记 
③ 牛郎织女  
④ 照片
⑤原始文件 
⑥信函  
⑦女娲补天  
(第一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
(第二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
(第一手资料)
(第二手资料)
1972年的星宿海
如今的星宿海
1.小李都运用了哪些资料?
文献(文字和图片)资料、调查访谈资料
2.资料中,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
记者小李听说黄河源区的星宿海在短短30年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于是,他查找了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历史照片。最后,他决定亲自到实地考察,还采访了生活在当地的人。当地人说:“我听都没有听说过星宿海,更不用说看见了。”
第一手资料:历史照片、调查访谈资料、文字资料
第二手资料:文字资料
1.小吴都运用了哪些资料?
2.资料中,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
电视报道
电视报道是第二手资料
1.小魏都运用了哪些资料?
2.资料中,哪些是第一手资料,哪些是第二手资料
文献资料、口述资料
第一手资料:实地考察照片、调查访谈资料
第二手资料:报道资料
对于学校的变化,你怎样看?
学校变化真大呀!校园色调由白色变为棕色……
学校楼房的颜色由白色变为土黄色。
学校变化真大呀!
学校的占地面积基本不变。
学校环境清幽!
人们对事物的看法
观点
事物的真实情况
事实
1.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2. 学数学真难。
3.“江南Style”这首歌真好听。
4.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
5.今天气温35摄氏度,好热呀!
6.杯子里装的是可口可乐,它非常好喝。
7. 4月20日0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
事实
观点
观点
事实
观点
观点
事实
报道一:
昨日深夜11点,在本市新开路大拐弯处发生了一场车祸,一个报亭被撞倒,无人伤亡。肇事者因刚刚失恋,约了几位朋友聚会,喝了大量白酒。交警说,如果肇事者不喝酒,就不会酿成车祸。
《某某晚报》2011年12月5日
下面是两个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从中可以总结出一篇报道通常有哪些部分组成?
——(事实描述+观点)
报道二:
昨日深夜11点,在本市新开路大拐弯处发生了一场车祸,一个报亭被撞倒,无人伤亡。附近居民说,由于这个地段的指示牌设置得不够合理才导致交通事故。
《某某都市报》2011年12月5日
——(事实描述+观点)
下面是两个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报道,从中可以总结出一篇报道通常有哪些部分组成?
撰写一篇报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