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4张PPT。 【考试要求】 考点36 描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b) (九下P103---108)(中考宝典P79-80) 【考点分析】 1.认识到环境问题会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危害, 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2.理解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知道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掌握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考点36 描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分类具体表现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形成原因解决途径基本国策、战略重要措施梳理知识 构建知识网络(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便于理解巩固。)重视原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危害实质环境污染环境国情①②③④⑤公民企业国家行为主体环境问题(分类)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其他生态环境问题还有:气候变暖?我国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城市垃圾污染?其他环境污染问题还有:霾(PM2.5)、酸雨据统计,我国土壤侵蚀面积约295万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陆地国土面积的31%。;荒漠化土地面积26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27%。例如,我国主要大江大河都不同程度受到污染;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河段水质恶化,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和水库水质也普遍较差。最主要是人为因素知识梳理1、我国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2、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3、环境问题的危害①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也进入持续增长阶段②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较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使人与环境的关系趋向紧张③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①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②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它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2、影响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知识梳理相关拓展国家: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立法,打击破坏环境行为,及时治理环境问题,倡导全民保护环境。企业:遵守国家保护环境的法规,在生产中注重环保,利用科技减少生产中的废气废水等的排放。个人: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环保意识;遵守环境保护的法规,与破坏环境行为作斗争;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1、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你认为国家、企业、公民个人分别应当怎么做?2、我为保护和重建家园献计献策提示:可从科技、法律制度、投入、宣传、个人行动等方面去思考。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环保从自己做起……依靠科技,开发环保产品,建环保设施 开发者、政府要承包环保费用依法保护环境,处罚破坏环境的行为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宣传:个人行动:科技:资金投入:法律:防治结合:相关拓展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原因:问题影响措施: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和人口持续增长的阶段。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较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都使人与环境的关系渐趋紧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把保护环境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并治理环境污染。复习小结1.明朝中后期,长城沿线的蒙古族“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可能带来的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破坏 B.水体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森林锐减C2、某市针对本市PM2.5(空气中含有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数据反映的情况(见右图),下决心治理最大污染源。作为该市小主人,你认为响应这一举措最应该做的是(?? )A.出门步行或骑自行车,尽量不乘机动车B.倡议秸秆还田,禁止焚烧秸秆或少用秸杆做燃料C.养成使用绿色能源、节约用电等生活习惯D.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建筑管理,减少工地扬尘C3.近几年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都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PM2.5攻坚战”。降低和减少PM2.5的排放需要( )①国家环保政策与公众民意的良性互动???②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4.2015年10月,温州市出台《温州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2016年)》该方案的实施有利于( ? )? ①彻底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②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③资源的回收利用 ④改变市民的生活习惯提高环保意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5.目前,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上述材料说明( ? ?) ①我国环境状况不容乐观②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③环境问题直接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④环境恶化会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在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召开前夕,北京市周边200公里范围内停产企业800多家,限产企业223家。北京市内和进京车辆限行达50%以上。在石家庄,因空气质量保障不力被处分的干部有29名,还有9名污染责任人被拘留。在会议期间,北京终于一扫雾霾,绽放出蓝色的天空,简称为“APEC蓝”!?材料二:杭州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为了迎接G20峰会,杭州提出了打造“西湖蓝”的概念。所谓“西湖蓝”,是杭州欲通过治水、治气、治堵以及垃圾处置等,打造碧水蓝天的生态环境。(1)从“APEC蓝”到“西湖蓝”,说明我国正在落实和践行怎样的国策?(2分)(2)借鉴“APEC蓝”的经验,打造“西湖蓝”杭州市政府可以采取哪些举措(3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2分) 举措:关停部分周边地区高耗能企业;限制机动车的出行数量;建立环境保护的责任追究制度;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办事,违法必究;(每点2分,共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4分) (3)甲乙两同学围绕怎样实现“西湖蓝”各抒己见,你“赞”谁?请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说明理由。(5分)赞同学甲(1分):提高人口素质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键(1分)人口素质不高会造成环境污染,只有提高人口素质,才能使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分)。 赞同学乙(1分):人口、资源、环境的实质是发展问题(1分)。环境问题往往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而产生的。只有加大对环保的资金投入,才能保障环保经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分) 都赞(1分):提高人口素质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键。人口、资源、环境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只有提高人口素质和加大对环保的资金投入,才能保障环保经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分) 悠悠古瓯地,浓浓碧水情。温州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如今却面临严重的水污染压力。为重现“山水相融,城水相依”的水乡风貌,全市上下正吹响“五水共治”集结号。【政府的举措】“五水共治,治污先行”。2013年,我市共排查出684条黑臭河、垃圾河,这些河流已失去原有的使用功能,周围百姓深受其害。为此,市政府痛下决心,关停沿河污染企业,并投入巨资对黑臭河进行综合治理。(1)市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作?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目前,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市政府要高度重视解决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作。【企业的行动】我市海水资源丰富,温州某发电厂积极探索海水淡化工程,开辟了工业用水新来源。为实现水资源重复利用,温州某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区域污水回用系统工程,污水经过处理后可广泛用于建筑、农业、城市景现等领域。(2)这些企业的做法体现了我市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哪些新举措?这些企业在解决水资源问题中,积极运用科学技术实现“开源”与“节流”:扩展了水资源的开发范围,加强了水资源的二次利用。【我们的责任】温大城市学院环保志愿者连续两年利用假期时间,采集了省内90条主要河流的水样,并根据检测结果绘制了我省民间版水质地图,助推“五水共治”。此举得到了人们的赞赏。(3)简要说明人们赞赏这些环保志愿者的理由。 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从政府、企业、公民三个角度出发考查解决我国环境的对策。答题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第(1)问是站在政府的角度提问,不应画蛇添足提及企业和个人,第(2)问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提问,不应提及政府和个人,第(3)问也是如此。不过,如果下回碰到类似的题目,但没有指定站在哪一角度,那么就要注意答案是否完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