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7届九年级历史与社会3月形成性练习(月考)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7届九年级历史与社会3月形成性练习(月考)试题

资源简介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形成性练习
第I卷
选择题
(共60分)
第I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第1-15题为思想品德试题,第16-30题为历史试题。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最高人民法院规定,除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几种情况,各级人民法院生效判决文书须在网上全面公布。对这项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①说明了我国公民隐私权都受到法律保护
②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
④有利于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维护社会公平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九年级学生小明傍晚回家的路上,为图方便坐上了一辆“黑车”,不料被司机劫持、囚禁。后来,她趁司机不备,悄悄向家人发出求救短信后被解救。小明的行为对青少年的启示有
①保护生命健康权就是我们自己的事
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③加强社会保护,加大对“黑车”的打击力度
④遭遇险情时要沉着冷静,以保护生命为第一原则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初中生小军受到同学欺负,他向老师反映,但认为老师偏袒学习好的同学;告诉家长,家长说,把学习搞好,其他少惹事。感到自己收欺负得不到重视,最后他纠集同伴报复打人并且抢走受害人的手机。这一案例说明
A.小军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B.合法权益受侵害时要勇于保护自己
C.自我保护不得危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D.对不法侵害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4.武汉某大厦在1917年设计建造的。一天,居住在这所大厦里的人受到一封来自国外一家建筑设计所的信,信中说,这座大厦设计使用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敬请业主注意。我们从这件事中能感悟到
A.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承诺
B.有知识和能力就能负责
C.责任来自于法律方面的要求
D.要将责任意识根植于内心

)5.“人生是一条无名的河,是深是浅,人们都过;人生是一杯无色的酒,是苦是甜,人们都喝。生命就像一朵美丽的鲜花,在阳光下,慢慢地绽开,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朵鲜花。”这一人生感悟启迪我们
①人生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
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③要乐观对待生活中的困难
④要学会珍爱自己的生命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6.
39年前两位医生借给一位老人20元救命钱,老人发誓一定要还上。多年来,老人找恩人未果,决定将200元钱还给医院,并说“现在我要还了这个愿才能睡得安心。”由此可见
A.遵守并实现承诺会使你得到及时的帮助
B.作出承诺要我们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
C.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必须对他人负责
D.只有努力兑现承诺才能获得心灵的释然

)7.托·布·里德的名言:“在日常事物的自理中,一盎司习惯抵得上一磅智慧。”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A.习惯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B.习惯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
C.习惯影响着人的思维
D.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8.右侧漫画《光喂饭,不喂菜》启示我们
A.要培养未成年人的自理能力
B.要关爱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
C要注重对未成年人的基础教育
D.要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
和影响未成年人

)9.小鸟说:“我从天空中飞过,但天空中没有留下我
的痕迹。”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留下我的痕迹,
但我曾经飞过。”这说明
①保持乐观的心态,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②面对同样的生活,人们的态度是不同的
③保持乐观的心态,首先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心态是可以选择的
④保持乐观的心态,要热爱生活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0.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我们反复做怎么样的事,就会变成怎么样的人,”这告诉我们
A.好习惯是我们终生受益
B.培养好习惯必须有毅力
C.习惯反映人的修养和素质
D习惯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11.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死了。”一位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叶,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道理是
A.生理上的疾病很容易带来心理的失调
B.人的心理活动决定了生理功能
C.保持乐观心态,才能战胜挫折
D.只要有明确的目标,人生就能走向成功

)12.张某是初三年级的学生,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知道要利用课余时间复习功课,可就是抵挡不住游戏的诱惑。这说明该学生的意志品质中最缺乏
A.自制性
B.自觉性
C.坚忍性
D.果断性

)13.“由智慧养成的习惯,能成为第二天性。”培根的这句名言旨在强调
A.培养好习惯必须讲究方法
B.习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
C.习惯影响着人的思维发展
D.习惯使人获得成功与幸福

)14.“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所蕴含的人生道理是
A.理想是人生可能实现的目标
B.人生要有远大的目标
C.一个人如果有了目标,他就有了追求
D.实现目标离不开个人的不懈努力

)15.我们从过去走来,又向未来走去,“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将来的我”都有着不同的责任。这说明
A.责任无时不在
B.责任是相互的
C.一个人所担负的责任往往是多重的
D.责任伴随人的一生

)16.“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不正确的是
A.夏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
B.商汤——任用贤臣,建立商朝
C.周厉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
D.周文王——牧野之战,灭商建周

)17.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能够反映出商朝社会生活情况的是

①兵马俑
②司母戊鼎
③甲骨文
④铁农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寓言故事“塞翁失马”故事出自
《淮南子·人间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历史

)19.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左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形势
A.西周封侯
B.春秋争霸
C.战国纷争
D.秦朝统一

)20.
张大爷家住成都近郊,以务农为生。右上图是他家1978年—1988年10年间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21.
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A.“两个凡是”提出

B.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22.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
”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推行公司制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废除国有制

)23.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会议的召开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24.历史告诉我们,新真理通常是以异端开始的。罗马教皇和天主教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以来社会的主宰力量,他们把一切新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14-16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邪说”是
A.人生而平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民主”、“共和”思想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25.“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材料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三角贸易
D.工业革命

)26.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关于英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激化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7.《人权宣言》指出:“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宣言的核心内容应是
A.人权与法治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主张无条件的自由
D.反对殖民统治

)28.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的标志是
A.圈地运动的结束

B.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完成

D.宫廷政变

)29.
“法国有了超越欧洲所有社会的民事立法,而那时欧洲社会还保持着中世纪的法律体制,而随着法国对外战争的胜利和占领,这一切给欧洲大陆以不可思议的推动力。”这段材料是对下列哪部法律文献的肯定
A.《1787年宪法》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30.水力是工业革命初期的主要动力,受水力限制,最初的工厂大多建在河边。自从一种新的动力工具使用后,工厂就集中在城市进行生产,这种动力工具因此被称为“工业城市之母”。这种动力工具是
A.珍妮机

B.瓦特蒸汽机
C.发电机 D.内燃机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第二卷共4题,第31、32题为历史试题,第33、34题为思想品德试题。答案请按要求写在答题纸上。
31.改革和恰当的政策凋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2分)
材料二
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奏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序曲。“中国模式”的成功,带来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美国《时代周刊》
(2)“中国模式”指什么?图中首先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窗口城市的名称是
(填序号),最终形成了什么样的开放格局?(3分)
材料三
下表为1978年—1997年间部分年份国内生产总值
时间
1978
1985
1997
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3645
9016
78973
(3)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上表数据变化的重要因素(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分)
32.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1)材料一出自哪一历史文献?其核心思想是什么?该文献的颁布使该国的政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材料二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人民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摘自2004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日的讲话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独立战争后,美国如何实现“把他们(统治者)关进笼子里”这一梦想的?(2分)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入其中。
——顾立雅《孔子中国之道》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3)指出罗伯斯庇尔引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图。简要叙述法国大革命在思想传播上的积极意义。(2分)
(4)你认为中国应该怎样“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2分)
33.【法律在身边】: 
2016年5月25日,市田家炳中学学生汤文因为琐事与邻班同学邱某发生口角,继而推搡。期间,汤文曾拿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抵在邱某脖子处。后邱某不满,要求邻班同21世纪教育网某帮忙喊人收拾被告人汤文。汤文追出并言语威胁邱某。王某遂电话邀约刘辉放学后教训汤文。刘辉表示同意,并邀约了奚某、韩某等人。当天下午4点左右,刘辉与奚某、韩某、王某、邱某等人先后来到田家炳中学学田校区东侧的一座桥处等候。后刘辉等人围堵汤文至学田苑121号楼下北侧车库门前。刘辉要求汤文拿出随身携带的刀并拔出刀鞘,汤文遂掏出水果刀并取下刀鞘。随后,刘辉向汤文下腹部踹了一脚,汤文遂持刀捅入刘辉右腹部。刘辉倒地后昏迷,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依照《刑法》有关条款,被告人汤文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八周岁,应当减轻处罚。法院判决:被告人汤文以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
(1)本案中的被告人汤文在司法过程中受到什么特殊保护?(1分)
(2)本是同学之间因琐事引发的口角,最后竟酿成一场悲剧。请分析悲剧发生的原因。(4分)
(3)为了使悲剧不再重演,给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5分)
34.【榜样的力量】:
在海门市包场小学,学校师生间传扬着一个孝心故事:该校读五年级的13岁女生陆佳宁,5年如一日精心照顾因病致瘫的母亲,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一个家!父亲五年前因患有严重的肝脏疾病,不幸病故。为此,家里欠下了大笔债务。13岁的少女,在平常人家还是撒娇的年龄,而她却早早地承担起维持一个家庭的重任。天天要为母亲忙饭忙菜、端茶送水,还要洗衣拖地做家务,为了给母亲的病体补充营养,她省吃俭用,从不叫一声累、道一声苦。
她说妈妈的健康是她最大的幸福,再苦再累也不怕。班主任介绍说:“陆佳宁同学从小聪明好学,尽管家境十分贫寒,但个性非常坚强,每天起早带晚替母亲做饭洗衣服,但从未影响过学习。特别是在近一个学期来,母亲在海门市区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她更加忙碌,每天一大早给母亲备好午饭后,再快步赶乘从海门市区至包场的第一班公交车急匆匆到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后,又一路小跑奔到车站,再乘去海门的最后一班车急赶回家,照顾母亲起居。一个成年人每天来回一百多公里,常年累月奔波也吃不消啊,更何况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啊?”
1.从小佳宁的身上你获得了哪些认识?(7分)
2.我们正在进行一场考试,取得优异成绩固然可贺,但如果失败,面对老师的批评、父母的责备,你如何保持乐观的态度?(1分)又如何磨砺坚强的意志?(2分)
答案
选择题:1-5
DCCDD
6-10
DCDBB
11-15
CAADD
16-20
DCABD
21-25
CCCBB
26-30
DACDB
31.(1)承认土地私有(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2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改革开放的推行;邓小平理论的推动(3分)
(4)措施恰当、符合国情的改革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2分)
32.(1)《权利法案》
(1分)
核心思想:限制王权;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法治。(任意一点)
政体变化:由君主制(专制统治)走向君主立宪制。
(3)制定1787年宪法;(1分)“实行三权分立”(
1分)或规定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四年
意图:反对特权,维护人权(或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反对等级制度)
意义: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依法治国;通过立法对权力进行制约;或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任意两点,一点1分))
33.
1.司法保护
(1分)
2.家庭:教育监管不力,没有做好家庭保护。学校:缺乏对学生的法制宣传与教育,没有做好学校保护;社会:社会还存在不良的社会风气,没有做好社会保护。自身:法纪观念淡薄,道德低下,没有做好自我保护。(4分)
3.树立法治观念,认真学法、懂法,自觉守法;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人宽容友善;增强自控力;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5分)
34.(一点1分,共7分)
1.(1).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对人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并战胜挫折。
(2)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压力,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要学会理智面对压力,将压力化为动力。
(3)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热爱生活,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4)学会生活自理是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我们要培养自理自立能力,克服依赖心理。
(5)习惯影响着人们的身体、思维和行为,劳动能磨砺意志,我们要培养勤于劳动的习惯。
(6)坚强意志能充分激发人的潜能,是行动的强大推动力,是战胜困难的必要条件。我们要磨砺坚强意志。
(7)读书学习是对社会、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能使自己得到发展。我们要勤奋学习。
(8)责任无时不在,责任是多重的,责任是相互的,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
2.乐观的态度:如:幸好这次月考暴露了自己存在的问题,我将克服存在的不足,认真学习,下次一定会取得进步。(言之有理亦给分,1分)
磨砺意志:(言之有理亦给分,一点1分,共2分)
如:1.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2.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如认真书写,每天多复习一个知识点,天天坚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