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世界的新航路 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联通世界的新航路 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6.1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开辟新航路的主要人物和路线,能在地图上绘制出路线图。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史料、图片等历史资料的阅读思考,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
(2)通过讨论,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能辩证看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航海家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2)通过讨论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影响,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认识到新航路开辟既是历史的进步,也充满了血腥味和罪恶感。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教学难点:辩证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教法学法:
材料分析法、图片分析法、表格总结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设计,导学案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视频《大国崛起》
师:我们生活在地球之上,相信同学们都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上有几个大洲?
生:圆的,有七大洲。
师:但是刚刚的视频当中,早期的欧洲人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生:方的
师:有几个大洲呢?
生:三个大洲
师:人们的认识是怎么从以前的错误想法逐渐改变为今天正确的认识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幻:出示课题《第一课
连通世界的新航路》
师:我们学习了很多历史课,一个历史事件,我们都需要了解哪些要素?
生:原因、经过、影响
师:很好。那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要素快速浏览一下课本。
一、图解原因
师:既然称之为“新航路”,那么以前肯定已经有一条老航路了。同学们还记得亚欧大陆之间的交流往来是通过什么道路的吗?
生:丝绸之路
(若学生无法回答,则教师进行补充)
P:出示《15世纪亚欧非洲商路图》
师: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红色线表示的是陆路,绿色虚线则是地中海沿岸的海路。但是到15世纪的中期,地中海东岸出现了一个大帝国。这个帝国的出现会对东西方之间的贸易造成什么影响?
生:物价上涨,贸易成本增加
P:1、传统商道被控制,对东方的贸易成本增加
P:图6-1手工工场
图6-2
借贷者和他的妻子
师:手工工场是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上有什么内容?
生:许多妇女在纺织
师:这些妇女都是被雇佣来进行劳动的,她们生产出来的布料会是什么用途?
生:会被拿来出售
师:有买卖,说明这一时期欧洲的商业有所发展。买卖商品是需要货币的。这个时期,货币是由什么物质来充当的?
生:金、银。
师:但是偏偏,欧洲是缺少这两种金属的。那怎么办?
生:去别的地方寻找。
师:所以,这成为了新航路的开辟的又一个原因。
P:2、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3、寻金热——迫切需要黄金、白银等贵金属
师:那他们怎么知道,该去哪里寻找黄金呢?
生:《马可波罗行纪》指明了方向
P:材料1: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
材料2: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师:马可波罗把东方描绘成遍地黄金,当然并不是所有人航海都是冲着黄金去的。我们来看材料2.
P:4、希望从东方获得黄金和香料等产品,传播基督教(主要动机)
P:归纳原因。
二、图析条件
师:假如你是当时的航海家,具备哪些条件你才会远航出海呢?
生:航海图、指南针、食物、大船
师:那当时的欧洲具备你们所说的这些条件了吗?
P:图6-3
欧洲航海家在研究如何去更远的地方探险
师:从地图上你们找到出海需要准备的物品了吗?
生:桌上有地球仪、航海图、罗盘针(星盘)和与远航有关的图书等师:说明当时欧洲已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技术条件。
三、图说新航路
师:那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33最后一段-35页的图6-5,完成表格。
(要求学生填写练习纸上的表格,完成后请四位学生报答案,其余学生校对是否一致)
师:同学们都完成的很好,那老师要提问了,四位航海家中,在航海途中过世的是谁?
生:麦哲伦
师:想去印度,却到了美洲的是谁?
生:哥伦布
师:哥伦布到死都不知道他发现了新大陆,他还把当地的居民称呼为“印第安人”,这个名称到今天都没有改变。第三个问题:西班牙王室和葡萄牙王室所支持的航海路线有什么规律?
生:西班牙往西,葡萄牙往东。
P:记忆歌谣
师:接下来,我要考考大家的记忆力,请同学们在练习纸的地图上画出四个人航海的路线,并且说明人物和时间。我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画。
(学生在练习纸的世界地图上画出四位航海家的路线,标注人物和时间)
师:实际上的航海是非常艰辛的,并不像我们现在画画图这么轻松
P:材料一:
麦哲伦船队的皮加菲塔曾记述那次艰难的航程:我们有3个月又20天没有吃到新鲜食物。我们吃饼干,其实那些东西已经不称其为饼干,而是爬满蛆的碎末。我们喝的是黄水,储存多天,臭得令人作呕。我们也吃牛皮。老鼠的价格是每只半个金杜卡,但是连老鼠也买不到。
材料二:
达·伽马船队,出发170人,生还者54人。麦哲伦船队,出发260人,生还者18人,麦哲伦自己也命丧中途。
师:从这两断材料中,我们可以在航海家身上学习哪些精神?
生:不畏艰苦
师:这种不畏艰苦的航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不同地区对这件人类的大事有着不同的认识。
图思影响
P:材料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师:结合课文35的内容,思考:1.许多国家为什么要纪念新航路的开辟?2.印第安人后裔为什么会强烈不满?
生1:纪念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
生2:不满是因为同时新航路开辟给非洲美洲的人民带来了灾难,犯下了滔天罪行。
师:所以,新航路的开辟是一件既带来曙光,也带来灾难的事情,我们要一分为二的辩证地去看待它。
P:随堂练习
(若课堂时间充裕,则完成思维拓展: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路线与传统商道相比有何变化)。
板书: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西
原因
条件
新航路开辟(共21张PPT)
导入新课
一、图解原因
15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
抢劫过路商旅,而且还规定对过往商品收重税
1、传统商道被控制,对东方的贸易成本增加
图6-2借贷者和他的妻子
2、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3、寻金热——迫切需要黄金、白银等贵金属
手工工场
材料1: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
材料2: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4、希望从东方获得黄金和香料等产品,传播基督教(主要动机)
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1、传统商路被阻(商业危机)
2、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根本原因)
3、对黄金的渴求(社会根源)
4、传播天主教(宗教因素)
二、图析条件
活动:假如你是当时的航海家,具备哪些条件你才会远航出海呢?
桌上有地球仪、航海图、罗盘针(星盘)和与远航有关的图书等,反映当时已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技术条件。
图6-3
多桅帆船








自主探究
新航路是怎样开辟出来的?
时间
航海家
支持的国家
开辟的航线
方向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33最后一段-35页图6-5,
完成表格
三、图说新航路
时间
航海家
扶持国家
开辟的新航线
方向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
葡萄牙
葡萄牙
西班牙
西班牙
1487
1497
~1498
1492
1519~1522
西欧—好望角
西欧—好望角—印度
西欧—美洲
环球旅行


西
西
谐音记忆(按时间先后排)
弟弟(迪亚士)到非洲;
哥哥(哥伦布)去美洲;
大家嘛(达伽马)到印度;
卖着轮船(麦哲伦)环球走。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结合课文35的内容,思考:
1.许多国家为什么要纪念新航路的开辟?
2.印第安人后裔为什么会强烈不满?
中世纪的世界贸易
17世纪世界贸易示意图
欧洲喝的咖啡与茶是从哪里传入?
欧洲有什么传入美洲?
原产于美洲的物种来到中国扎根
一个黑奴在非洲约值70~100法郎,贩过重洋可卖到1000~2000法郎。
在这里,6.25平方米的囚室里往往要关押15~20名奴隶,一个强壮的奴隶只能换一桶酒,而一个儿童只值一面镜子。
奴隶上船后都关在底舱里,在大西洋上航行两三个月,凡有重病的往海里一扔了事,奴隶的死亡率高达30%~50%。罪恶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不下1亿的精壮劳动力
,相当于1800年非洲人口的总和,使非洲成了一个“黑暗的大陆”。
新航路的开辟给人类带来曙光,也带来灾难
A、带来曙光
1、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各国商人奔波于各大洲,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2、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
B、带来灾难
1、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在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贩卖奴隶。2、导致亚非拉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

客观、辩证
1.我国四大发明中‘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2.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
B
巩固练习
3.证实了地圆学说正确性的历史事件是(  )
A.从欧洲直通印度的新航路的开辟
B.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C.从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的开辟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完成
4.“航行半年后,船队突然遭遇了一次罕见的风暴,在被风暴裹挟、被动地向东南方漂泊了13个昼夜之后,他意外地发现:船队已经绕过了非洲的最南端,为纪念这次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他给这个海角取名‘风暴角’。”文中的“他”是指(  )
A.哥伦布
B.迪亚士
C.达·伽马
D.麦哲伦
D
B
巩固练习
5.有一本名为《归来没有统帅》的传记,记述欧洲航海家环球航行的事迹,其主人公肯定是( )
A.迪亚士
  B.哥伦布 C.达·伽马 
 D.麦哲伦
D
巩固练习
思维拓展: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路线与传统商道相比有何变化。
(2)跨大西洋贸易活跃。
(1)欧洲贸易重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绕过非洲南端前往东方的航线繁忙。
(4)美洲西岸与东岸的跨太平洋贸易兴起。练习纸
三、图说新航路
时间
航海家
支持的国家
开辟的航线
方向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

葡萄牙西班才
里斯本
好望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