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6张PPT。探究国共关系的风雨历程20世纪20至40年代的国共关系201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书记说,在历史风云变幻中,国共两党有过许多恩怨。同时,在中华民族发展的紧要关头,两党为了民族大义也几度合作,为民族和国家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究国共关系的风雨历程20世纪20至40年代的国共关系发展历程复习目标:相关的提纲内容:27(2)——30书本:P55-63,P72-80,P102-1101、通过思维导图理清国共关系发展过程中相关的知识脉络2、通过材料分析,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提高材料分析、联想能力3、学会用年代尺的方式来梳理知识4、通过对比分析,探究国共关系发展变化所带来的启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相关的提纲内容:27(2)、中国特色革命道路28、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的历程29、知道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说明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30、了解解放战争的历程,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书本:P55-63,P72-80,P102-1101924年国民党一大(成果)北伐战争、黄埔军校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1946年撕毁《双十协定》1945年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国共关系破裂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两岸长期隔绝国民党败退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共第二 次合作1937年七七事变1936年西安事变内战基本结束国共首次合作中日矛盾上升1931年九一八事变宏观构架1、请把与20世纪20至40年代国共关系相关的典型事件(起止事件)用自己的方式来1924年国民党一大1926年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1946年撕毁《双十协定》1945年重庆谈判1946年国共关系破裂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1945年国共第二 次合作1937年1936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首次合作中日矛盾上升1931年九一八事变宏观构架1、请填写20世纪20至40年代国共之间发生的典型事件两岸长期隔绝1924年国民党一大1926年北伐战争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1946年撕毁《双十协定》1945年重庆谈判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国共关系破裂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败退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共第二 次合作1937年七七事变1936年西安事变内战基本结束国共首次合作中日矛盾上升1931年九一八事变宏观构架国民革命时期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两岸长期隔绝微观分析徐向前,黄埔军校一期学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材料一 :徐向前听说广州的国民政府要办军官学校,就去报名了……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对与会的青年说:从今天开始…..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后来,蒋介石嫡系部队里的许多将领,都是黄埔生。”——《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1921-1949)》材料二 : 1941年,徐向前、许光达等百余名黄埔同学召开大会, 宣布成立延安黄埔同学分会……特地致电校长蒋介石,表示要加强黄埔同学团结,促进全国团结抗战。——陈伙成、王建强《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徐向前报考黄埔军校和成立延安黄埔同学分会的时代背景分别是什么。(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不同时期的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分别作出的贡献。微观分析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开始了第二次合作,黄埔同窗又同挖战壕,共同抗日团结合作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基本消灭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抗日战争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合作合作1927-1937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概括促使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共同因素是什么?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微观分析团结合作微观分析材料四:1932年6月,为了“围剿”鄂豫皖根据地,蒋介石调动了以黄埔一期的师生十个师的黄埔嫡系,与红军中的黄埔生徐向前、陈赓等部展开了大血战,同学、兄弟一见面,顿时你死我活,割袍断义。双方死伤惨重,最后徐向前不得不带领队伍实行战略大转移。在1927-1932期间,中国共产党如何开创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刀戈相见1927年,反革命政变1932年,蒋介石围剿徐向前驻守的鄂豫皖根据地,徐最后不得不进行战略大转移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27年9月,秋收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30年,全国建立起十多块革命根据地1934年,共产党开始长征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微观分析争端再起北伐胜利进军,基本消灭北洋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十年内乱抗日战争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台湾与祖国分离合作分裂合作分裂1927-1937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合作探究:请结合表格,20世纪20至40年代国共关系的风雨历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并用相关史实来论证你的观点。(温馨提示:论证严密,史论结合)参考答案:分则两伤,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长期分裂内战,损伤国力,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疯狂进攻红色根据地,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抗战结束后,两党内战再起,国民党败逃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对峙,致使中华民族至今尚未完成统一大业。“合则两利”: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阻碍着中国统一。为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团结奋战,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30年代,日本侵华威胁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国共两党“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为此,国共再次合作,并肩抗日,正因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中国人民才取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总之,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1984 年,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北京成立,徐向前担任会长……在台湾,1991年,邓文仪等在台黄埔同学成立了“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两岸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二十多年来, 发扬黄埔精神……架起了一座海峡两岸及海内外黄埔同学沟通联系的桥梁……——王国举《论黄埔精神对祖国统一的贡献和意义》结合国共关系风雨历程的启示,谈谈以徐向前为代表的黄埔同学们的努力对于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有何现实意义?拓展运用天下黄埔是一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