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6张PPT。波斯湾地区 澳大利亚草原 湄公河平原 日本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复 习 课中考考点: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草原人家、干旱宝地AB湄公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重点突破】一、家住平原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北美洲中部请比较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在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人工劳作机械化程度高吃米饭吃面食高脚屋乡间别墅御耕节、水上木偶戏低,自给自足高小组合作:请结合以下材料,分析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在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存在差异的原因。(要求:至少选择三组差异进行分析)材料一: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地形、气温降水图材料二:泰国和美国耕地情况比较材料三:美国中部大平原农业生产流程图(播种、洒药、收割、灌溉)美国中部平原 湄公河平原地域辽阔 平原面积小人口稀疏 人口稠密科技发达 科技不发达 材料一: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的地形、气温降水图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比较干燥。低纬度热带热量充足中纬度北温带热量比较足请列表比较湄公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平原在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人工劳作机械化程度高吃米饭吃面食高脚屋乡间别墅御耕节、水上木偶戏低,自给自足高稻作文化的印记用机械种庄稼【归纳小结】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影响区域特色影响【练习巩固】1、下列不属于美国大平原生活特点的是( )A.人们居住比较分散 B.人们生活水平比较高C.人们通常居住在高脚屋里 D.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劳动人手不多 2、下列选项中对湄公河平原人们生产、生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他们所住的房屋通常以竹、木为材料,通风透气B.他们居住稠密、共同劳动、团结互助,生活较为传统且和谐C.他们以手工劳动为主,精耕细作,但人均产量不大D.遇到丰收时节,人手不够,会雇用大量的农业工人,机械化作业3、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自然条件包括( )①土壤深厚、肥沃 ②高温多雨 ③水网密布 ④人口众多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CDD【知识迁移】二、与山为邻(秘鲁安第斯山脉)自主学习:结合材料分析秘鲁安第斯山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完成表格。地势崎岖,海拔越高,气候越寒冷。高海拔处,从事畜牧业;低海拔处,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等。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秘鲁安第斯山区】材料一:安第斯山脉在世界的位置 材料二:安第斯山区山体垂直分布图 1、地理位置:安第斯山脉从南到北纵贯南美洲大陆。(1)海拔较低处,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2)在山区的高海拔处,从事畜牧业。2、地势崎岖,海拔越高,气候越寒冷。(1)家住平原(2)与山为邻(3)傍水而居(4)草原人家(5)干旱宝地人们都在积极地利用自然条件,________地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因地制宜【归纳小结】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洞里萨湖区属于________气候。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分析洞里萨湖的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5 分)(2)说明当地农民利用裸露湖床栽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3)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分析“船屋”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3 分)材料一:中南半岛地区示意图材料二: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西部,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有河道与湄公河相连,湖水主要来自周围汇入的河流,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很大。当地居民大多以捕鱼和种植水稻为生,每年11月,他们将裸露湖床开辟为稻田,栽种水稻。次年6月开始,这里又恢复为湖泊。材料三:“船屋”是指漂浮在水上、可以用船拖着走的房子。生活在洞里萨湖畔的居民常常将住房、商店、邮局甚至学校都搭建在水面上。一座座“船屋”连成一片,形成独特的“水上村落”景观。【中考链接】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洞里萨湖区属于________气候。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分析洞里萨湖的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5 分)材料一:中南半岛地区示意图材料二: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西部,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有河道与湄公河相连,湖水主要来自周围汇入的河流,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很大。当地居民大多以捕鱼和种植水稻为生,每年11月,他们将裸露湖床开辟为稻田,栽种水稻。次年6月开始,这里又恢复为湖泊。材料三:“船屋”是指漂浮在水上、可以用船拖着走的房子。生活在洞里萨湖畔的居民常常将住房、商店、邮局甚至学校都搭建在水面上。一座座“船屋”连成一片,形成独特的“水上村落”景观。【中考链接】热带季风6—10月为雨季,降水多,河流水大量汇入湖泊,湖泊面积扩大;(2 分)11—次年 5 月为旱季,降水少,河流水汇入少,湖泊面积随之缩小。(2 分)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说明当地农民利用裸露湖床栽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材料一:中南半岛地区示意图材料二: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西部,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有河道与湄公河相连,湖水主要来自周围汇入的河流,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很大。当地居民大多以捕鱼和种植水稻为生,每年11月,他们将裸露湖床开辟为稻田,栽种水稻。次年6月开始,这里又恢复为湖泊。材料三:“船屋”是指漂浮在水上、可以用船拖着走的房子。生活在洞里萨湖畔的居民常常将住房、商店、邮局甚至学校都搭建在水面上。一座座“船屋”连成一片,形成独特的“水上村落”景观。裸露湖床地势低平,便于湖水灌溉;当地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可充分利用热量(气候)资源;旱季时利用裸露湖床耕种,可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中考链接】组内虎皮该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分析“船屋”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3 分)材料一:中南半岛地区示意图材料二:洞里萨湖位于柬埔寨西部,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有河道与湄公河相连,湖水主要来自周围汇入的河流,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很大。当地居民大多以捕鱼和种植水稻为生,每年11月,他们将裸露湖床开辟为稻田,栽种水稻。次年6月开始,这里又恢复为湖泊。(湖床:湖底的陆地)材料三:“船屋”是指漂浮在水上、可以用船拖着走的房子。生活在洞里萨湖畔的居民常常将住房、商店、邮局甚至学校都搭建在水面上。一座座“船屋”连成一片,形成独特的“水上村落”景观。由于洞里萨湖湖泊面积随季节变化很大,船屋可随湖泊面积的扩大或缩减移动,使船屋始终靠近湖岸。(2 分)方便了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体现了湖区人民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1 分)【中考链接】组内虎皮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