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1血型和输血(预习展示课)学习目标:1记住ABO血型的类型和输血原则。2说出输血同血型的关系。环节预设:导学5,—读学10,—研学5,—展学15,—巩固10,读学积累知识链接血型的发现: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会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经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这四种类型,这就是ABO血型。学法指导“O”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供血者”,“AB”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受血者”。2、即使是同型血,也要做交叉配血实验。书中探宝在书中找出ABO血型的类型进行勾画并记忆。不同血型的人之间可以相互输血吗?在书上勾画并记忆输血的原则。结合课本P30完成下面的输血关系表。血型可以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BABO4、在书上勾画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及不同的失血量的状况。研学探究及展学提升任务一、ABO血型的类型和输血原则并讲解输血关系表。任务二、介绍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及不同失血量的状况。知识超市:成分输血是将血液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治疗方法,优点为:一血多用,节约血源,针对性强,疗效好,副作用少,便于保存和运输。成分输血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输血类型。贫血:输入红细胞悬液大面积烧伤病人:输入血浆不易凝血的病人:输入血小板悬液检测题一、选择题1、将5毫升人的血液放入装入抗凝剂的试管中,血液分层后,最下层的是()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2、血液的组成包括()A.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B.血浆和血细胞C.水、纤维蛋白和无机盐D.血清和血细胞3、某人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止血和保护有关的是()A.血小板、血浆B.血小板、白细胞C.红细胞、血浆D.白细胞、血浆4、血液中血浆的主要功能是()A.运载血细胞B.运输营养物质C.运输废物D.以上都包括5、下面关于血液各种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能运载血细胞B.红细胞能运输氧C.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D.血小板是最小的无核血细胞血常规化验时,检查项目代表白细胞计数的是()A.RBCB.WBCC.HbD.PLT人体的三种血细胞中,不具有细胞核的是()A.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B.白细胞和血小板C.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D.血小板和神经细胞甲常说:“我是万能输血者”,乙却说:“我是万能受血者”。请你分析一下,甲、乙的血型分别是()A.A型、B型B.A型、O型C.O型、AB型D.O型、B型9、在ABO血型中,某同学是B型,根据数学关系表,这位同学可接受的血型是()A.A型、O型B.B型、O型C.A型、B型、AB型、O型D.AB型、O型10、关于人类血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人类的血型有多种B.人类的血型只有ABO血型一种C.ABO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D.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1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A.7%-8%B.1%-2%C.10%-20%D.30%左右12、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过就会危及生命()A.5%B.10%C.20%D.30%13、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血型不合,输血后会发生()A.贫血B.血液凝固C.红细胞凝集D.发炎在汶川大地震中,林晓同学不幸被楼板压住,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化验,她的血型是AB型,很多富有爱心的人要求为林晓献血。下面最适合输给林晓的血型是()A.A型B.B型C.O型D.AB型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一旦受伤就血流不止者应该输入()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16、我国提倡参加无偿献血的人群是()A.未成年人B.体弱多病者C.老年人D.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荆州市某初中学校的一位生物教师到西藏山南地区参加支教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该教师未患病),则增加的血液成分是()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18、输血的原则是()A.O型血的人可以将血输给任何血型的人B.应该输同型血C.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其他任何血型的人的大量血液D.应该输入亲人的非选择题1、如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用图中序号回答。(1)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的数量会显著增加。(2)当图中的数量减少时,会引起人出血不止。(3)当图中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4)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2、甲、乙、丙、丁四人中,甲可以把自己的血液输给任何血型的人,而丙可以接受其他三人的输血。乙发生意外时,可以接受A型或O型血。已知甲、乙、丙、丁血型各不相同,你能判处出四人的血型吗?甲:型乙:型丙:型丁: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