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心率、脉搏、血压、高血压的概念。2.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技能目标: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情感目标:认识高血压,关注人体的健康。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难点: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问题导学】一、自主学习1、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做。2、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搏动,即。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的次数。3、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叫做。心室收缩时,上升到的最高值叫做。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叫做。姓名安静状态脉搏次数123平均值运动状态脉搏次数123平均值4、健康人的收缩压一般为,舒张压一般为。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则认为是。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低于12∕8KPa,则认为是。二、合作探究(一)心率和脉搏1、尝试切脉,感受脉搏(切脉的方法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排按摸左手腕部外侧桡动脉处感受桡动脉的搏动)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运动对心率的影响(运动形式可选择反复下蹲)。(1)记录实验数据,列表或绘制曲线图表示运动与心率的关系。(2)结论:一般情况下,人的心率在运动状态下比在平静状态下。(二)人体的血液循环3、根据“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前,需用__________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裹起来,并露出尾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右图表示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据此判断:②所示的血管是__________,③所示的血管是_______。(3)血液在标号_______所示血管中流动最快;红细胞在标号_______所示的血管中呈单行通过,以保证_______________的顺利进行。4、血液循环的过程体循环肺循环起点_______________终点_______________血液变化______血变为____血_____血变为____血功能为________运来氧气和养料,把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与_______进行气体交换,获得氧气,把二氧化碳交给肺泡联系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承担物质运输的功能【反馈检测】1、图2中D处血液的特点及其将要进入的血管分别是A.含氧多主动脉B.含氧多肺动脉C.含氧少主动脉D.含氧少肺动脉2、人在运动时,下肢骨骼肌不断消耗氧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当血液流经此处时,血液的变化是A.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颜色由鲜红变暗红B.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颜色由暗红变鲜红C.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颜色由鲜红变暗红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颜色由暗红变鲜红3、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A.心房→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室B.心室→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房C.心室→静脉→身体各器官→动脉→心房D.心房→静脉→身件各器官→动脉→心室4、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 (1)血液循环分为和。(2)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场所是[]的毛细血管。(3)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和[],它们都流血。(4)体循环终止部位是[],此时血液变成了血。图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