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 基础雄厚的长江流域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第十一课 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 基础雄厚的长江流域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4张PPT。第二节 长江流域学习内容:
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位置、范围
自然环境 地形、气候、植被、河流与湖泊
自然资源 水、水能、水运、矿产、农业、生物、旅游资源
长江流域的人文地理
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四大城市群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一)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小组讨论:
长江流域在中国的位置和大致范围?
干流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1、位置: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横跨东、中、西部。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2、范围:干流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注入东海。东 海长江干流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青、藏、云、川、瑜、鄂、湘、赣、皖、苏、沪青 藏 高 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横断山区(二)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1、干流流经的地形区: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3、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河流与湖泊(二)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主要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欣赏图片,思考:
长江流域有哪些种类的自然资源?(三)自然资源1、资源特点:丰富多样2、主要资源:水、水能、水运、矿产、农业、生物、旅游资源等。(1)矿产资源:煤(萍乡、六盘水)、铁(攀枝花、马鞍山)、磷、有色金属(德兴铜矿)(2)水能资源:集中在长江上游完成课本P43的活动水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全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小组讨论:
阅读课本P44的材料,以及读图7.25,完成活动。三峡水利枢纽的受益范围广,主要地区是华中、华东、西南、华南、华北等。积极作用,见课本P44的材料第二段。二、长江流域的人文地理1、特点:经济发达→“黄金腰带”读课本P45图7.26,完成P45探究活动。读课本P46图7.27~7.30,完成P47探究活动。
说一说:粮食作物的分布及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2、农业
(1)在全国居重要地位
(2)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交通、劳动力长江流域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平原等等。原因:
(1)自然条件:平原多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水分条件好;土壤肥沃;河湖密布,灌溉便利。
(2)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发达。读课本P46图7.30和P47图7.31,结合长江流域主要的矿产资源、工业基地,分析长江流域的工业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原因?农业和工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举足轻重。
长江流域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农业发展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很多农产品的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大。农业可为工业提供原材料。
长江流域拥有全国最大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沿江工业地带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工业产品占全国的比重大,所以长江流域的工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工业(1)在全国居重要地位(2)主要工业基地:
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
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
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完成课本P48的探究活动。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的体现是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也叫沪宁杭工业基地。这里工业基础雄厚,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电器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等等。其中,上海的宝山钢铁工业集团(宝钢集团)是我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优越的位置:位于长江入海口和南北海运的中点。地形、气候和农业: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农业发达。交通通信与投资环境:水陆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政策优惠,投资环境好。市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腹地广阔,对外贸易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资金与技术:资金雄厚,技术先进。4、交通运输业内河运输发达:“黄金水道”
铁路干线:成昆线,川黔线,焦枝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上海为我国三大国际航空港之一。5、旅游业与四大城市群(1)长江流域的旅游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旅游业。5、旅游业与四大城市群(2)四大城市群
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
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完成课本P49活动的(1)(2)题
分析长江流域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线的原因
比较图7.37和图7.38,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1)河流沿岸用水方便,交通便利。(2)城市人口比例和城市密度大小,都是下游>中游>上游。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下游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所以人口和城市密度大;上游地形崎岖,气候差异大,尤其青藏高原气候恶劣,所以人口和城市密度较小。城市化水平高(总体)中下游地区城市密度远远高于上游地区 (差异性)长江流域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上中下游优势的开发存在问题的治理可持续发展之路扬长避短三、保护长江1、长江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环境污染(水污染、酸雨)2、保护和治理措施:
(1)上游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2)中下游:退耕还湖、疏通河道、加固堤坝、修建水库,防洪灾。
(3)减少排污,过滤净化污水、废气。3、长江各河段优势互补、相互合作发展(练习册P35)①自然原因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降水多集中春夏,湖区积水,排水不畅。

②人为原因
a.破坏植被,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
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消弱。小组讨论:洪灾的成因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______!防洪改善了上游川江段的航运当然:三峡工程也可能带来负面效应泥沙淤积、水环境问题、地质灾害
主要在库区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解决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两方面)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大面积_________后的洞庭湖围湖造田千里长江,险在荆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滚滚来 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天际流 长江高峡出平湖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课件34张PPT。第二节 长江流域学习内容:
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位置、范围
自然环境 地形、气候、植被、河流与湖泊
自然资源 水、水能、水运、矿产、农业、生物、旅游资源
长江流域的人文地理
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四大城市群
一、长江流域的自然地理(一)长江流域的地理位置小组讨论:
长江流域在中国的位置和大致范围?
干流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1、位置: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横跨东、中、西部。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2、范围:干流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注入东海。东 海长江干流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青、藏、云、川、瑜、鄂、湘、赣、皖、苏、沪青 藏 高 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 江 中 下 游 平 原横断山区(二)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1、干流流经的地形区: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3、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4、河流与湖泊(二)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主要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欣赏图片,思考:
长江流域有哪些种类的自然资源?(三)自然资源1、资源特点:丰富多样2、主要资源:水、水能、水运、矿产、农业、生物、旅游资源等。(1)矿产资源:煤(萍乡、六盘水)、铁(攀枝花、马鞍山)、磷、有色金属(德兴铜矿)(2)水能资源:集中在长江上游完成课本P43的活动水资源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全国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旅游资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小组讨论:
阅读课本P44的材料,以及读图7.25,完成活动。三峡水利枢纽的受益范围广,主要地区是华中、华东、西南、华南、华北等。积极作用,见课本P44的材料第二段。二、长江流域的人文地理1、特点:经济发达→“黄金腰带”读课本P45图7.26,完成P45探究活动。读课本P46图7.27~7.30,完成P47探究活动。
说一说:粮食作物的分布及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2、农业
(1)在全国居重要地位
(2)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交通、劳动力长江流域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平原等等。原因:
(1)自然条件:平原多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水分条件好;土壤肥沃;河湖密布,灌溉便利。
(2)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工业发达。读课本P46图7.30和P47图7.31,结合长江流域主要的矿产资源、工业基地,分析长江流域的工业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原因?农业和工业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举足轻重。
长江流域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农业发展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很多农产品的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大。农业可为工业提供原材料。
长江流域拥有全国最大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沿江工业地带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工业产品占全国的比重大,所以长江流域的工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工业(1)在全国居重要地位(2)主要工业基地:
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
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轻纺工业的重要基地;
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完成课本P48的探究活动。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的体现是这里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也叫沪宁杭工业基地。这里工业基础雄厚,主要工业部门有电子电器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等等。其中,上海的宝山钢铁工业集团(宝钢集团)是我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优越的位置:位于长江入海口和南北海运的中点。地形、气候和农业:地势低平,水网密布;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农业发达。交通通信与投资环境:水陆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政策优惠,投资环境好。市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腹地广阔,对外贸易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较高。资金与技术:资金雄厚,技术先进。4、交通运输业内河运输发达:“黄金水道”
铁路干线:成昆线,川黔线,焦枝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上海为我国三大国际航空港之一。5、旅游业与四大城市群(1)长江流域的旅游资源丰富,利于发展旅游业。5、旅游业与四大城市群(2)四大城市群
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城市群
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群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完成课本P49活动的(1)(2)题
分析长江流域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线的原因
比较图7.37和图7.38,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1)河流沿岸用水方便,交通便利。(2)城市人口比例和城市密度大小,都是下游>中游>上游。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下游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所以人口和城市密度大;上游地形崎岖,气候差异大,尤其青藏高原气候恶劣,所以人口和城市密度较小。城市化水平高(总体)中下游地区城市密度远远高于上游地区 (差异性)长江流域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上中下游优势的开发存在问题的治理可持续发展之路扬长避短三、保护长江1、长江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环境污染(水污染、酸雨)2、保护和治理措施:
(1)上游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2)中下游:退耕还湖、疏通河道、加固堤坝、修建水库,防洪灾。
(3)减少排污,过滤净化污水、废气。3、长江各河段优势互补、相互合作发展(练习册P35)①自然原因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降水多集中春夏,湖区积水,排水不畅。

②人为原因
a.破坏植被,陡坡开荒,水土流失加剧;
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消弱。小组讨论:洪灾的成因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______!防洪改善了上游川江段的航运当然:三峡工程也可能带来负面效应泥沙淤积、水环境问题、地质灾害
主要在库区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解决措施: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两方面)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大面积_________后的洞庭湖围湖造田千里长江,险在荆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滚滚来 长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天际流 长江高峡出平湖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