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7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明朝后期腐朽统治的表现。2.分析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了解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和起义军发展壮大以及结果。【学习重点】李自成起义推翻明王朝。【学习难点】起义军发展壮大及失败的原因。【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听说过吗?2017年3月20日下午,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彭山举行“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遗址水下考古”的阶段性工作新闻通气会。经过两个多月水下考古,现场出水文物超过10000件。除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金册、银册、银锭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还首次出水铁刀、铁剑、铁矛、铁箭镞等兵器。张献忠什么人物呢?学完第17课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后你就会得到答案。出示课题。二、学习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并解读。三、一、明朝后期的腐朽统治(一)、看书P96-97第一个主题,说出明朝后期统治腐朽的表现,按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三个方面,用铅笔在书上把关键词勾划出来,先小组内交流,找一名同学来展示,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板书提纲并适当深化和引申。五、完成学案上的练习。小组内订正。有问题提出。六、看书P97-99第二三主题,说出李自成起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开始、领导人、壮大、结果(起义的胜利结果和起义军的结果),用铅笔在书上把关键词勾划出来,先小组内交流,然后由一名同学来展示,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板书提纲并适当深化和引申。七、完成学案上的练习。小组内订正。有问题提出。八、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探究一:想想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为什么能迅速发展壮大 自己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展示。(1)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2)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3)建立政权,以作号召。(4)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探究点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进一次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三分之一。材料二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材料三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明朝什么社会问题?明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联系?正是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所以李自成起义军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李自成受到人民的欢迎,因为“均田免粮”符合人民的要求,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心声。(4)“均田免粮”口号的提出,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一口号已经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农民起义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大大丰富了古代农民起义的内容。九、当堂检测: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订正,如果不能统一的,提出来,大家解答。十、回头看,本节的目标内容回答。十一、板书设计: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明朝后期的腐朽统治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起义军撤离北京大兴土木皇帝不上朝,吏治败坏,宦官专权土地兼并严重加派“三饷”因:陕北大旱,催逼税粮始:1627年,农民起义领导人: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平买平卖”建立政权灭亡明朝山海关大战遭受夹击,农民军损失惨重登基,撤离北京九宫山遇难,起义高潮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