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独立作业历史与社会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独立作业历史与社会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16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期中独立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我国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B.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太平洋的东岸
C.东临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
D.西南临近印度洋,东部深入内陆

)2.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在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④曾母暗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3.下图所示四省简称正确的是
A.a是秦
B.b是吉
C.c是桂
D.d是青

)4.下列关于四大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为西北地区
②乙图和丙图主要位于季风区内
③丙图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④丁图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以气候、物候特征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谚语“小暑、大暑,淹死老鼠”即反映了此时期我国的气候特点是
A.温和多雨
B.炎热干燥
C.低温少雨
D.高温多雨
为体现“东西南北中,全民大联欢”,2016年央视春晚特别设置了①泉州、②西安、③广州、④呼伦贝尔四大分会场(如下图),分会场的节目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结合下图,回答6-7题。

)6.同为除夕夜,呼伦贝尔会场天寒地冻,广州分会场春意盎然。造成这两个分会场风光迥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类型的不同
B.地势高低的差异
C.纬度高低的影响
D.距海远近的差异

)7.四大分会场格局特色欢度春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会场观众吃着饺子看春晚,即兴弹唱当地的长调
B.②会场表演高亢的秦腔和磅礴的安塞腰鼓,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C.③会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闽南文化
D.④会场以晶莹剔透的冰雕和当地居民窑洞为布景,展示过年的喜庆

)8.林语堂先生在《大城北京》中说,有三个重要因素,结合起来便赋予了北京独有的个性,自然、艺术,以及人们的生活,极具老北京生活气息的场所是
A.国家博物馆
B.胡同和四合院
C.中南海
D.天坛和故宫

)9.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西藏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主要是
A.地质条件复杂,多滑坡和泥石流
B.地质条件复杂,多桥梁,投资大
C.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D.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10.美味的吐鲁番葡萄离不开该地独特的气候。下图与吐鲁番气候特征相符合的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1.(10分)《北纬30度中国行》摄制组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沿北纬30度线,自东向西一路进行采访,横跨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后抵达西藏阿里地区。结合右图,回答问题。
(1)摄制组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哪几个地形区?(写2个即可)(2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我国怎样的地形、地势特点?(3分)
(2)北纬30度纬线穿过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普遍种植水稻,而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却是降水很少,沙漠广布。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1分)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属于
区,气候温暖湿润,
,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的生长;(2分)而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属于
气候,
稀少,沙漠广布。(2分)
12.(10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1)黄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跨越经度数大约是
,黄河中游支流沿岸的省会城市是
。(2分)
(2)结合图7和图8,分析制约黄河航运发展的自然因素。(4分)
(3)请列表比较图7中A、B两地区人们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4分)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A地区
B地区
13.(10分)人们因地制宜,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阅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表1:甲、乙两区域典型城市气温、降水资料
项目城市
1月份
7月份
年降水量(mm)
日均最高温(℃)
日均最低温(℃)
日均最高温(℃)
日均最低温(℃)
喀什市
0
-10
32
18
64
成都市
10
3
30
22
904
(1)据图5、6,判断甲、乙两区域分别所属的地形区,并说出其共同的地形特点。(3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两地形成不同农业生产特色的自然原因。(4分)
(3)写出甲区域人们创造的灌溉设施,并说说该设施是如何当地自然条件发展绿洲农业的?(3分)
2016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期中独立作业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1.(10分)(1)摄制组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哪几个地形区?(写2个即可)(2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我国怎样的地形、地势特点?(3分)
(2)
因为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1分)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属于
区,气候温暖湿润,
,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的生长;(2分)而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属于
气候,
稀少,沙漠广布。(2分)
12.(10分)(1)黄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跨越经度数大约是
,黄河中游支流沿岸的省会城市是
。(2分)
(2)结合图7和图8,分析制约黄河航运发展的自然因素。(4分)
(3)请列表比较图7中A、B两地区人们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4分)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A地区
B地区
13.(10分)(1)据图5、6,判断甲、乙两区域分别所属的地形区,并说出其共同的地形特点。(3分)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两地形成不同农业生产特色的自然原因。(4分)
(3)写出甲区域人们创造的灌溉设施,并说说该设施是如何当地自然条件发展绿洲农业的?(3分)
参考答案
1-10
AAADD
CBBCD
11.(1)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任选2个,共2分)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3分)
(2)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季风。(1分)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属于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森林的生长;(2分)而同纬度的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沙漠广布。(2分)
12.
(1)22°--25°之间均可
(1分);西安(1分)
(2)1月均温低于0℃,冬季河流结冰;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干流水量少;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下游形成“地上河”,不利于航运发展。(答出其中两点得4分)
(3)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A地区
畜牧业为主(1分)
喜食牛羊肉、奶制品;住帐篷过游牧生活(任选1点得1分)
B地区
种植业为主(1分)
喜食面食;定居生活,室内有取暖设备(任选1点,得1分)
13.(1)甲是塔里木盆地,乙是四川盆地。四周高、中间低。(3分)
(2)甲区域温差大,降水稀少;沙漠广布,河流少且流量季节变化大。乙区域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成都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多,灌溉水源充足。(4分)
(3)坎儿井。坎儿井将高山雪水浆果暗渠引到农田里,既免去运水之劳,又减少了水的蒸发。(3分)
B
A
图7黄河流域示意图
图8黄河、长江年入海水量
注:乙区域为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
图6:乙区域地形图
图5:甲区域地形图
注:甲区域的绿洲农业独具特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