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声音的强弱与高低教案1教学目标1、能够分辨不同人嗓音的差别:强弱不同、高低不同、音色不同。2、通过实验验证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声源的振幅大小(用力大小)和距离远近。3、能初步探究材料的松紧、长短、粗细、厚薄影响音调的高低。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2重点难点1、重点:声音有音量和音调之分。2、难点:能区分音量与音调。3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听辨同学声音游戏规则:全班同学闭眼,老师让一名同学说一句话,然后请同学们猜说话的同学是谁 他(她)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请男女同学各一名,让学生分辨男女同学声音的差别。2、听辨老师声音游戏规则同上。让学生分辨孩子的声音与成人的声音的不同。(粗略感知人的声音有大小不同、高低不同、音质不同。)3、小结在我们周围不光人的声音千差万别,即使同一物体也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导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声音(二)研究音量的强弱二、1、学生玩直尺学生拿出自己带的直尺,玩一玩,有多少种方法使直尺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 (敲、弹、磨等)2、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发音刚才,我们是让物体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的,现在你们能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吗 3、师生互动老师先无声摆口形:“同学们真是太棒了!”学生听不见,老师再大声说一遍,同学们应答,声音一次比一次大。(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声音强弱与用力大小有关)4、教师归纳板书:音量强弱(大小)5、想一想通过刚才的一些实验,现在我们来想一想,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当学生明白声音的大小与用力大小有关后,教师再问:声音的大小除了与用力大小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声源距离的远近)教师总结。(三)探究音调的高低1、敲烧杯,听声音讲台上放置由大至小四个烧杯,老师问:用同样大小的力高敲这四个烧杯,请你预测一下,它们发出的声音相同吗 学生预测后,老师用同样的力敲这四个烧杯让学生听声音辨别。高音:尖、细低音:粗、沉教师归纳板书:音调高低2、播放声音,让学生听辨老师用课件分别播放高音(青藏高原最后一句)低音(大提琴声)两种音调,让学生听辨。3、用橡皮筋来探究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⑴讨论实验方法同学们讨论:(课件呈现)你用什么办法使橡皮筋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学生讨论一会儿以后(遇到困难了),老师出示友情提醒:(课件呈现)当你们组在讨论中遇到困难时,可看看书上37页的提示,如果还有困难,待会儿交流的时候,请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学生交流。为了使台上学生的交流更有成效,老师可做学生助手,配合演示,上台学生也可自己请本组同学做助手到讲台前演示。(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弹橡皮筋的力大小要一样)⑵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前,老师用课件出示实验要求:①在实验前,我们每个小组先预测一下实验结果,请记录员将预测结果填到表格中。实验结束时,记录员再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中。②由于是有关声音的实验,请同学们实验时一定要保持安静,听声音时要把耳朵靠近橡皮筋听。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小组交流的声音要小,以免影响其他小组同学听橡皮筋发出的声音。)⑶汇报交流交流时提醒学生将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相对照。为了使交流更有成效,上台交流的同学可请本组1—2名同学到前面来用实验演示协助汇报。4、想一想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现在明白声音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了吗 (四)学生发声体验1、先听音,再辨别⑴第一段声音:音量先大后小,音调较高。问学生这段声音有什么特点 ⑵第二段声音:音量先小后大,音调较低。问学生这段声音有什么特点 2、让学生按要求发音⑴既高又大的声音。⑵既低又小的声音。⑶既大又小的声音。(这种声音是发不出的,因为这种声音本身自相矛盾。)(五)引导学生动手做乐器教师在七只酒杯中加入多少不同的水并敲击酒杯,让酒杯发出大小不同、高低不同清脆悦耳的声音。邀请学生到讲台前用酒杯演奏,以激发学生课后动手做乐器的兴趣。板书设计:不音色同音量大重的小轻声音调高清脆尖锐音低低沉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