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0动物喜欢吃什么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了解动物所需要的食物种类。(2)了解动物的食性,认识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的区别。2、科学探究(1)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对现象发生的原因做出假设。(3)能通过归纳和分类的方法,区别动物的不同食性。3、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探究。(2)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动物,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二、教学重点:1、了解动物所需要的食物种类。2、了解动物的食性,认识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的区别。三、教学难点:了解动物的食性,认识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的区别。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孩子们在池塘边发现了一只翠鸟,走近一看,它的嘴里衔着一条鱼。波波说:“原来翠鸟是吃鱼的!”妍妍却说:“这里附近有果树,它们吃不吃果子呢?”大家都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他们这些孩子对翠鸟的食性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于是,就制定了研究任务——观察翠鸟或其他动物以什么为食,了解它们的食性。(二)新课讲授活动一:动物吃什么(通常孩子们都有过养小动物的经历,对周围一些小动物以什么为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只是没有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不能完整说出这些动物以什么为主要食物。本活动可以从学生经验出发,在活动前先让他们说说自己知道的情况,再通过真实情景观察,了解常见动物的觅食情况。如果条件有限,可以帮他们准备一些常见的小动物在实验室分组合作观察)1、材料:预先准备好的小动物(蜗牛、蚂蚁、菜虫等)、菜叶、猪肉片、苹果块、玉米、红萝卜、塑料箱、镊子、记录表2、小组为单位,分别观察所给小动物吃什么?按要求填记录表动物蜗牛蚂蚁菜虫喜欢的食物(1)小组观察讨论(2)每个同学说说自己的发现(3)记录实验结果(4)小组汇报(5)师小结2、追问:这些动物只吃这一种或者几种食物吗?(生自由举手发言补充)3、拓展:要了解动物以什么为食,只有观察它们吃什么这种方法吗?(通过粪便观察)活动2:动物的食性(这个活动在上一个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的,希望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动物吃什么食物,归纳动物的食性。同时,分析更多动物的食性,从而对动物的食性进行归纳、分析,尝试进行分类,从而引出三个概念)观察记录动物食物蝗虫、蝼蛄等昆虫,青蛙,瓜果,植物种子等松子,以及榛子、橡子等干果昆虫、其他蜘蛛,以及青蛙等小型动物等动物食物蚊子、苍蝇、蛾、蜘蛛等小动物昆虫、鱼虾、螺、蚌、肉类、植物嫩叶、稻谷、杂草种子等青草、蔬菜叶等动物食物鱼、老鼠、小鸟等果实、嫩叶、昆虫等蜻蜓、蚊子、蝗虫等问:从这些动物喜欢吃的食物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食物的种类进行回答)小结:动物的生存依赖于食物,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并不相同。游戏:猜猜它们喜欢吃什么?(生这时可能还没可以概括动物的食性,进行这个环节让生更容易发现规律)(1)(2)(3)(4)(5)(6)(7)(8)生经过以上游戏,可以概括出三类动物的食性:(1)有些动物只以植物为食物,叫植食性动物。(如蝗虫、草鱼、牛、马、羊、鹦鹉)(2)有些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物,叫肉食性动物。(如燕子、鹰、狼、狮子、老虎)(3)有些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动物,叫杂食性动物。(如鼠、猪、乌鸦、麻雀、螃蟹)追问:我们人类都吃什么?属于什么动物呢?拓展:腐食性动物这类动物以枯枝落叶、动物遗体或粪便为食,如蚯蚓、蟹、螺、秃鹫等。(三)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四)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