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复习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复习学案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单元知识框架
单元主要知识点
5.1.1明清帝国的兴替(明末农民起义、清军入关).
1、明朝建立及明末农民起义
概况:建立者:
都城:
建立时间:
明末农民起义:领导人:
结果:1644年,李自成(闯王)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起义成功的原因: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清军入关
5.1.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巩固西北边疆与改土归流)
明清的民族政策
明朝:
政策(举例:

清朝:
政策(举例:

2、明清中央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措施
意义:
5.1.3农耕文明的繁盛(清朝前期兴盛的表现)
农业:
手工业:
明清经济
商业:
对外贸易:
5.2.1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科举制、文字狱)
5.2.2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明清城市生活的变化、明清乡村生活的变化、四大名著、昆曲和京剧)
进步思潮:要求
,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代表人物:
,他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四大名著
著作
作者
历史地位
说说你了解的有关故事
《三国演义》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小说
《红楼梦》
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3、“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4、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了一个新剧种——
5.2.3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
作者
书籍+类别
评价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徐霞客
5.3.1皇权膨胀(朱元璋加强皇权)
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废行中书省,设三司②

④实行廷杖制度⑤


时期设立的
,标志着中国古代皇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2、权高度膨胀带来的消极后果:①造成皇帝决策独断性、随意性。
②阻碍社会进步,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5.3.2近代前夜的危机(清朝的闭关政策)
基本国情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重要措施
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重点)
原因
①工商也不能生产粮食,与农业争夺劳动力;②工商业发展容易滋生奢华之风,败坏社会风气;
原因
影响
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影响
积极:一定程度上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外力量对比,限制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更加闭塞、停滞,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危机
①人多地少;②政治腐败;③各类起义
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马戛尔尼使华)
探究项目
乾隆盛世
西方国家(英国)
政治
史实: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史实: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结论:专制
结论:民主
经济
史实: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史实:工业革命席卷西方
结论:经济发展缓慢
结论:经济迅速发展
军事
史实:主要使用的是冷兵器(如刀、矛等)
史实:使用热兵器(火炮、步枪等)
结论:落后
结论:先进
思想文化
史实:明清科学技术与西方相比,已远为逊色,特别是入清以后,在文化专制和八股取士的影响下,差距已经越来越大。
结论:闭塞落后
结论:开放先进
典型例题
【2013台州】1.小宁在复习时整理了一张知识卡片,根据卡片内容,标题应该是
A.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B.“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C.外交领域的成就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2013绍兴】2、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中所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A.



B.



C.



D.



【2014温州】3、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能反映清朝对西藏地区加强管理的史实是
A.
康熙帝在雅克萨痛击沙俄入侵者
B.
确立了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C.
乾隆帝在承德接见土尔扈特部首领
D.
粉碎了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
【2014台州】4、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流的是
①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②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
③西夏模仿汉字结构创制文字
④康熙率军取得雅克萨大捷
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
【2014绍兴】
6、小奇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焚书坑儒”、“推恩令”、“文字狱”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测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对外文化的交流
C.封建专制统治的加强
D.民族政策的演变
【2015杭州】7、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以下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实:元朝设置宣政院、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如果要给他们的研究确定一个主题,应该是(

A.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B.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C.机构的设置与变化
D.对外的联系与交往
【2015丽水】8、边疆治理一直为历朝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重视。下列措施与右图书中记载的史实属于同一朝代的是(

A.设置西域都护府
B.设立宣政院
C.戚继光抗击倭寇D.实行金瓶掣签制
【2015台州】9、据史书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长城沿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守备日固,田野日辟……边民始知有生之乐”;蒙古族不但畜牧兴旺,而且逐渐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麦、豆、瓜、菜,“种种俱全”。
9.长城增修加固后,长城沿线地区(

A.汉族文明高度发展
B.边疆守备日渐废弛C.农耕经济不断繁荣D.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2015舟山】10、元朝建立行省制度,明朝实行改土归流,清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其共同目的是(

A.防范蒙古族南下
B.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C.抵御沙俄的入D.加强对沿海地区管理
【2016湖州】1元、明、清三个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
①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②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
③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大一统
④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6金华】12、元朝设立宣政院,明朝加固增修长城,清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其共同意义在于
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地方权力
C.抵御外来入侵
D.维护国家统
【2016绍兴】13、1683年中秋节,康熙帝欣然赋诗:“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此后清朝中央政府在该地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
A.
设置台湾府
B.实行改土归流C.设立宣政院
D.设立驻藏大臣
【2014台州】14、曾经辉煌,一度落伍;民族复兴,中国之梦。
【盛世与繁华】
英国对中国茶叶需求量的变化
1720年
181600千克
1800年
10442000千克
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的变化
18世纪60年代
300万两/年
18世纪80年代
1600万两/年
(1)上表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经济现象?(2分)
【屈辱与反思】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2)“甲午败于日本”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赔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甲午败于日本”与“各国租港湾之事”、“变法”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4分)
【2015宁波】15、文献资料、实物资料等都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反映的措施或制度
措施或制度开始实行的朝代
一法度、衡石、文尺,车同轨,书同文。——《史记》


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元史》


永乐十一年……乃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司,而以长官司七十五分隶属,属户部。------《明史》
改土归流

材料二:实物资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1)阅读材料一,写出表格中①②所代表的措施或制度。(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3)概括上述措施和制度的共同作用并发表你的感想。(3分)
单元复习笔记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农耕文明繁盛
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文化:进步思潮与晚明科技
经济:农耕文明达到鼎盛
纵向对比:
中华文明的发展
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近代前夜的危机
政治:专制皇权加强
对外:闭关锁国
文化:思想专制
关键词:
关键词:
关键词:
横向对比:
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差距
清初
1644年
1636年
17世纪初
西北:平定

乱、
叛乱,设置
北方:
东北:
组织两次
签订《

西藏:
1、
2、
3、
东部:
东南:
意义:
西南地区:
实行
政策
目的:
危害:
文字狱
八股取士
 标题:
元朝 设宣政院管理西藏
清朝 乾隆帝接见土尔扈特部
1997年 香港回归
1999年 澳门回归
第1题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