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八 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1.鸦片战争前后,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冲破传统思想,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的主要目的是( )A.抵御外来侵略B.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发展资本主义C.扩大与外界的联系D.出于对外界事物的好奇2.“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最早出现于( )A.《海国图志》 B.《孔子改制考》C.《西学东渐记》D.《资政新篇》3.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认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危机B.主张学习西方,研究西方文化C.认识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D.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4.19世纪40年代,我国“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为一股社会思潮的主要原因是( )A.乾嘉学派的影响B.列强坚船利炮的震动C.经世致用的治学传统D.《海国图志》的推动5.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6.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林则徐 B.魏源 C.洪仁玕 D.曾国藩7.鸦片战争后,魏源撰写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作是( )A.《海国图志》B.《使西纪程》C.《农政全书》D.《几何原本》8.“西学东渐”最早开始于( )A.明朝 B.元朝 C.清朝 D.民国9.中国近代第一部较为详尽介绍西方的著作是( )A.《四洲志》 B.《天演论》C.《使西纪程》 D.《海国图志》10.他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他酝酿了一个教育计划,促请清政府派遣官费留学生,他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容闳 D.郭嵩焘11.写下“流传百代千龄后,定识人间有此人”这句诗的是( )A.郭嵩焘 B.魏源 C.容闳 D.林则徐12.《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 )A.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B.探索救国救民之路C.批评了封建社会的闭关政策D.介绍了西方先进技术13.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救国救民,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正确的有( )①严复——在《时务报》上介绍《天演论》 ②夏瑞芳——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 ③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④郭嵩焘——近代中国首任驻外使臣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1500年以后,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中国也经历了一个“不屑融入世界——被动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的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793年,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敕谕:“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材料二 康有为说,暨道光二十年,林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求外国情形之始。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也称“林文忠公”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改编自冯宗辉《近代前期主要政治派别与中国文化的走向》(1)材料一表明清政府此时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这一政策最早被打破的史实是什么?并加以说明。(2)材料二中的“林文忠公”是谁?他为何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15.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伴随着近代化历程,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中国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某班同学准备编排一出反映上述主题的历史课本剧。为了增强演员的感性认识,学校资料室提供了以下材料:A.大生纱厂图片集;B.译著《天演论》;C.反映清政府第一批留美幼童求学生涯的纪录片《幼童》;D.《洋务运动史话》。请你帮助担任导演的小鲁同学准确地将这些资料分派给有关演员作参考。(只需填出相应的英文字母即可)(1)小赵同学将扮演福州船政局的创办人左宗棠,你应将材料________分派给他。(2)小张同学将扮演“状元实业家”张謇,你应将材料________分派给他。(3)小李同学将扮演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你应将材料________分派给他。(4)小王同学将扮演用进化论观点来阐述自己变法主张的严复,你应将材料________分派给他。【参考答案】1.A 2.A 3.B 4.B 5.B 6.A 7.A 8.A 9.D 10.C 11.A 12.A 13.D 14.(1)闭关政策。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条京约》,其中规定实行五口通商、关税税率被迫“协商”。 (2)林则徐。因为他在广州主持禁烟和抗英斗争期间,组织翻译了外文书报,购买外国船只和大炮,开创了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15.(1)D (2)A (3)C (4)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