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单元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1)——鸦片战争的烽烟1.右图所示人物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 )A.为官清廉,一身正气B.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C.领导的禁烟运动显示了抵抗侵略的坚定意志D.是清朝具有远见的大臣2.1840年6月28日,英国派遣舰队封锁我国珠江口,进行挑衅,发动了(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有人认为,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应该愧对先祖,因为在他手上曾丢失了土地,这里的“土地”是指( )A.钓鱼岛B.香港岛C.台湾岛D.辽东半岛5.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A.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B.赔款2100万元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为通商口岸D.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6.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进攻虎门。奋勇抵抗、最后战死在炮台上的清军将领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C.琦善 D.邓廷桢7.“落后就要挨打”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下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C.武昌起义 D.五四爱国运动9.有人说从某种意义上讲,“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指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太平天国定都于此C.中华民国的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0.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A.中国历史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11.英国人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地进行自由贸易,最早的时间应是( )A.1840年 B.1842年 C.1860年 D.1895年12.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的大门被打开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13.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侵犯中国经济主权最严重的条款是( )A.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B.赔款2100万元C.割香港岛给英国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14.下图是一座城市的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它应该位于( )A.南京 B.福州 C.上海 D.虎门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林则徐曾上书道光帝:“鸦片流毒天下,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千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1)林则徐在奏折中就鸦片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2)根据材料归纳林则徐为自己的主张提出的理由。(3)道光帝为什么会接受林则徐的主张?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过,如果不是林大人禁烟,英国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场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实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图。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上述两则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2)材料一中“林大人禁烟”指的是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发动战争更深层次的意图”是什么?(3)阅读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参考答案】1.C 2.A 3.B 4.B 5.C 6.B 7.B 8.A 9.A 10.D 11.B 12.D 13.D 14.D 15.(1)严禁鸦片。 (2)鸦片危害巨大,若不严禁,一旦有敌来犯,国家将无兵无银御敌。 (3)道光帝意识到银荒兵弱将危及清王朝的统治。 16.(1)鸦片战争。 (2)虎门销烟。打开中国市场。 (3)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