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1.1856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报复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镇压义和团运动2.下列条约不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C.中英《天津条约》D.中英《南京条约》3.法国文学家雨果这样谴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者:“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两个强盗”指的是( )A.英国、德国B.英国、法国C.德国、法国D.俄国、英国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5.太平天国的都城是( )A.北京 B.南京 C.苏州 D.杭州6.2013年4月,法国皮诺家族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鼠首和兔首。直接导致这些文物流失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打死的洋枪队头目是( )A.华尔 B.戈登C.葛罗 D.义律8.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19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9.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是在( )A.金田起义以后B.定都天京以后C.攻占长江中下游以后D.连克常州、苏州、松江以后10.下图中A处是通过什么不平等条约被迫割让给俄国的( )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中俄《改订条约》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1.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关天培C.华尔在浙江慈溪的战役中被清军击毙D.这次农民运动的结果是在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12.1861年,一个外国人到天京求见洪秀全,表示外国愿意帮助太平天国灭清,条件是成功之后平分中国,被洪秀全严词拒绝。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太平天国活动( )A.强烈冲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B.有效地改善了百姓的生活C.严重危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D.抵抗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犯13.历史遗迹能够让我们回味历史,读懂历史。圆明园遗迹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的耻辱 B.英法联军的暴行C.沙俄侵华的罪证 D.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材料二 “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马克思(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清政府先后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2)材料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是哪儿?(3)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1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坤乾。”——洪秀全材料二 在我国浙江慈溪一带,流传着一首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民谣:“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1)材料一反映了洪秀全的什么思想?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2)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发起了什么运动?(3)材料二中“红头军”指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反对洋人?(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红头军”所发起的这场运动的性质。16.1860年,罪恶的英法侵略者把“万园之园”——圆明园付之一炬。面对圆明园遗址的残迹,有人主张将其修复,展现我国古代建筑的辉煌成就以及我国的雄厚实力;也有些人反对,想让它起到警世钟的作用,激励后人不断进取。你的观点是什么呢?说出你的理由。【参考答案】1.C 2.D 3.B 4.D 5.B 6.B 7.A 8.B 9.B 10.A 11.D 12.D 13.B 14.(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2)圆明园。 (3)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15.(1)洪秀全把自己比作潜伏在深渊里的蛟龙,只等待时机成熟,就要举行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革命政权。他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尤其是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 (2)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金田起义,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 (3)指太平军。当时中外势力互相勾结,成立了“洋枪队”,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4)这是一场反侵略、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6.示例一:主张重修圆明园。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长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重修圆明园的经济实力。而且当年圆明园中被劫掠的许多珍品已经被中国政府、爱国华侨、民间组织等买回,今后可以在园中重新安家,至于当时被毁坏的珍品也可根据资料仿制。重修圆明园可以增强我国人民的自信心和爱国热情等。示例二:不应该再重新修复圆明园。因为这一遗迹可以使我们时刻不忘过去屈辱的历史,提醒我们勿忘国耻,激发我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爱国热情。至于收回的珍宝可以在故宫等地陈列,我们应该把资金节省下来用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