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中国京剧京剧京剧,中国的“国粹”、国剧,已有200年历史,享誉海内外。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在它仍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另外,“京剧”也是一个网络用词,意思同“惊惧”。表现手法——唱、念、做、打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法,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唱”指演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结合构成歌舞化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京剧行当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又分为以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京剧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特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红脸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比如关公黑脸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张飞蓝脸、绿脸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白脸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京剧板式京剧的板式是指:唱腔的板眼结构形式。通俗的讲就是——唱腔节奏。通常有四类:一眼板,三眼板,无眼板,散板。在各种声腔中,原板是变化的基础。除原板外,还有慢板,快板,导板,散板,摇板,二六,流水板,快三眼,反二黄,反西皮,高拨子等艺术特色京剧耐人寻味,韵味醇厚。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历史沿革从道光年间宫中开始有“侉戏”即昆弋之外的剧种演出,咸丰年间大量的徽班和秦腔戏班艺人被召进宫演唱乱弹、梆子剧目,直到同治年间,两宫太后主持朝政、尤其是其后慈禧专权时代,渐渐成型的京剧终于成为宫中演唱的主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俗语此时得到充分的印证。京剧打破了社会分层,在京城各个阶层里观众都在迅速增多,并且因此而很快传遍大江南北。谢谢观赏(共39张PPT)第20课明清时期的文化明朝的科技巨著清朝的文学艺术一、明朝的科技巨著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和《天工开物》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李时珍(1518-1593),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世代行医。30岁左右被推荐到京城的太医院任职。他研究药学,重视临床实践。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大量民间单方,同时参考历代医药及有关书籍800多种,对药物进行鉴别考证,系统地整理了我国16世纪以前丰富的医药学遗产,经27年(1578年)著成《本草纲目》。李时珍李时珍采药图《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成书时间:明朝内容:共收载药物1892种,新补入药物374种,附有药方11096首。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的医药学。地位:是我国古代部头最大、内容最丰富的药物学巨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本草纲目》书影 李时珍为什么能够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药物学巨著?家庭的熏陶;勤奋学习,潜心钻研医药书籍;虚心请教;注重实验研究;顽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徐光启官至礼部尚书,他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跟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等知识。两人还共同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此外,徐光启还编著了一部农学巨著——《农政全书》。利玛窦和徐光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农政全书》书影宋应星与《天工开物》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生;约清康熙五年(1666年)去世。著作涉及手工业技术、农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哲学、经济学、文学。 《天工开物》书影《天工开物》插画《天工开物》是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是一部总结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朝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反映了明朝时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许多生产技术和经验,对研究明代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具有很高的价值。这部书现在已被译成多国文字,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插图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利玛窦 利玛窦是明末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1601年,他到北京传教,同时向中国士大夫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他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开扩了中国人的视野。他和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他还把在中国传教期间的经历和见闻,写成了《利玛窦札记》。 明清时期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可以学到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客观原因: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主观原因:科学家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实地调查、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等优秀品质。二、清朝的文学艺术《红楼梦》京剧(1)唐代文学上成就最大的是什么?(2)宋代文学上成就最大的是什么?(3)元代著名的戏剧家是谁?代表作是什么?(4)明清时期文学上最大的成就是什么?(诗歌)(诗词)(关汉卿《窦娥冤》)温故知新(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名称作者内容地位《三国演义》罗贯中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施耐庵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西游记》吴承恩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的故事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曹雪芹贾府由盛到衰的变迁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优秀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曹雪芹 曹雪芹(1715-1763)是清朝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曾祖父、祖父、父辈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年之余,颇受康熙帝宠信。曹雪芹13岁家道中落,后以卖画为生和靠朋友接济度日。在38岁左右开始专心致志地创作《红楼梦》,1762年的除夕因贫病无医而逝世。生前《红楼梦》写到80回。《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贾宝玉和林黛玉《红楼梦》书影红楼梦作者:内容:主题:地位: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曹雪芹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转衰的过程;揭示了专制王朝统治下腐化堕落的社会生活,曲折地反映了专制王朝必然崩溃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红楼梦》全书的结构,新颖而奇巧,开篇就用了五个回目,以神话故事,“假语村言”掩去内容的实质,将作品置入扑朔迷离的雾色之中,而改借用“真”“假”观念,托言“梦”“幻”世界,使得整部小说按着这一以假寓真的结构铺陈发展,最后营造出一个“生活世界”。在《红楼梦》中,除却著名的金陵十二钗,其他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这众多的人物如“过江之鲫”,纷繁多姿,个性鲜明,生气勃勃,决无重复,囊括了世间各色人形,即便在同一个人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面,令人叫绝。 由于《红楼梦》内容浩大,不同的人赋予它不同的主题,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鲁迅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在我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也正如王蒙所说:“它自成一个宇宙,一个世界,既丰富又复杂,既深邃又玄秘,既真实生动又意味无穷。”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请你仔细品味它们的内涵 明清时期小说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有哪些?想一想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城市的兴起和印刷业的兴盛,适合广大平民阅读欣赏的小说迅速发展起来。京剧京剧脸谱大观极富艺术特色的脸谱设计京剧服装京剧服饰与道具 你喜欢京剧吗,你知道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开山祖师是谁吗?京剧最主要的乐器是什么?你看过的京剧有哪几部?说一说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簧”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1840年前后形成于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被称为我国的“国粹”。京剧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京剧集唱、念、做、打、舞为一体,表达人物的各种思想感情。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粗犷威猛的男人,别称花脸)、丑(男、女人皆有)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胡京剧乐队京剧《群英会》剧照京剧的演出与扮相京剧的演出与扮相京剧已走进我国一些学校的课堂。图为2008年3月17日,两名昆曲兴趣组的学生在苏州大儒菉葭中心小学举行的京剧进课堂启动仪式上表演。知识巩固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 《三国演义》2.揭示了专制王朝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DA再见!第20课明清时期的文化一、选择题。1.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A.《农政全书》B.《千金方》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2.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C.《缀术》和《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3.我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是()A.《三国演义》B.《西游记》C.《水浒传》D.《红楼梦》4.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孙悟空出自的小说是()A.《西游记》B.《水浒传》C.《牡丹亭》D.《红楼梦》5.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6.明朝时期,文学的主流是()A.小说B.戏剧C.诗歌D.散文7.下列科学家,不是生活在明朝的是()A.徐霞客B.宋应星C.孙思邈D.李时珍8.《天工开物》为我国的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对它的正确评价是()A.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B.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D.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9.端午节到了,青青想到山上采些艾草(一种中药),她应查阅的著作是()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D.《缀术》C.《水经注》10.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B.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D.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医书二、材料解析题“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请回答:11.上述材料出自哪部著作?作者是谁?哪朝人?12.请你说出上面一段话的意思。13.这部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三、问答题。14.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15.史学界有的学者认为,明清时期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其原因有四:压制工商,儒家思想,奴化教育,自满保守。结合你所学的知识想一想,明清时期四个原因是怎样阻碍科学发展的?今天发展科学技术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参考答案1.A2.D3.A4.C5.A6.A7.B8.A9.B10.C11.《天工开物》、宋应星、明朝13.材料的意思是:天地之间物以万计,人类要做的事情因此也就很多,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生产出种类齐全的物品,这并不单是靠人工的力量,也有自然力的作用在内。11.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30个生产部门。他在书中还强调了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14.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明朝时,李时珍、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两部科技巨著,还有明代徐霞客的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15.明清时,世界经济由农业为主转为以工商为主,而中国封建统治者采取重农轻商政策。①抑制工商业,也就阻碍了与工商业发展相连的科技的发展;②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重视人与人的关系,人伦道德,三纲五常等不适应近代科学所需的思想;③明清时的八股取士,文人只读四书五经,压制科学;④长期以来以天朝大国自居,把外国看成番邦小国形成自满保守倾向,不重视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教训: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发展经济必须依赖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科技走向世界,才能使中国科技获得更大发展。(共11张PPT)纪晓岚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纪昀(jǐyún),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生平简介纪晓岚四岁开始启蒙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二十一岁中秀才,三十一岁考中进士,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任编修,办理院事。张国立扮演的纪晓岚个个草包清朝时,大臣和坤贪婪成性。一次他新修了一座竹园,知道纪晓岚墨迹珍贵,便要他题个亭额。纪晓岚略加思索,挥笔在纸上写了“竹苞”两个大字。和坤赶快让工匠刻成匾额,悬挂在亭台上。一天,乾隆皇帝来游园子,见到亭台上“竹苞”的匾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和坤在一旁陪着笑,谁料皇帝说道:“好一个纪晓岚。这竹苞二字,拆开来不就是个个草包嘛!”纪晓岚与老太监一老太监在冬天看见纪晓岚穿着皮衣,手执一把扇子(文人的习惯),感到十分好笑,遂说:“小翰林,穿冬装,执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 纪晓岚听老太监南方口音,对道:“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纪晓岚真迹酒席的赌约清朝名士纪晓岚,有一天和朋友一起上街。走在街上,看见前面有一家小店,店里的老板娘正忙着。纪晓岚就和他的朋友打赌,“我会一句话让老板娘笑,再一句话让老板娘闹。”朋友们不相信,决定以一桌酒席为赌。只见纪晓岚走向小店,向店门前的看门狗鞠了一躬,叫道“爹!”,老板娘“噗”地一声乐了。纪晓岚转过身又冲老板娘叫了一声“娘!”。顿时,老板娘勃然大怒,直骂纪晓岚。于是,纪晓岚赢得了一桌酒席。与和珅的真实关系闻二人结怨颇多,事实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晓岚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对纪晓岚的关照;在人际关系上,更多的是纪晓岚对和珅的帮助。评价纪晓岚一生,有两件事情做得最多,一是主持科举,二是领导编修。门下士甚众,在士林影响颇大。其主持编修,次数更多,人称一时之大手笔,实非过誉之辞。结束第20课明清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思路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知道《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有关章节或段落,感知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体会作品的现实主义批判力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的作者、内容及在中国科技史上的地位;归纳概括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取得成就的原因,培养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分析西方传教士来华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四大文学名著的思想内容和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对“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艺作品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通过师生思维对话,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明朝三大古典名著的作者、内容和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科学的热情,虚心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态度;树立人类共存的价值观,及为人类的和平、文化交流做贡献的伟大理想。通过对明朝小说内容的讲解与介绍,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中作者所给予的理想,培养学生对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力,培养学生较高的文学艺术情操。通过对京剧产生历史的介绍,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和艺术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前途命运的关注和思考。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重难点重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的内容和历史地位。难点:分析西方传教士来华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教学过程:一、自学探究:(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二、讲评新课1.《本草纲目》(1)创作过程: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正式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广泛采集药物标本,搜集民间药方,并亲自进行药物性能试验。经过27年的不懈地努力,他写出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2)内容特点:这部书收入药物1892种,医方11000多个。插图1160幅,内容丰富,考订详细。(3)地位称号:当时这部书虽然未受到朝廷的重视,但刊行之后却广为流传,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2.《天工开物》(1)创作过程:明朝末年,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深入到工农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和探索,写了一部《天工开物》。(2)内容特点:书中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朝时期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3)地位称号:这部书后来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1)利玛窦来华利玛窦是明末来华的天主教传教士。1601年,他到北京传教,同时向中国士大夫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他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开扩了中国人的视野。他和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他还把在中国传教期间的经历和见闻,写成了《利玛窦札记》。1610年,利玛窦在北京病逝,终年59岁。利玛窦死后,明神宗破例批准将阜城门外二里沟的一块地赐作利玛窦的墓地。利玛窦的陵墓具有典型的西式风格,坐北朝南,四周有砖砌的花墙。墓前立一石碑,碑上刻着“耶稣会士利公之墓”八个大字。(2)《农政全书》1)内容特点:科学家徐光启为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农政全书》中不但记载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而且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2)历史地位:《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也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4.清朝的文学艺术放映《红楼梦》电视剧的片断,让学生看自己是否知道它们的主要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想要更深了解的欲望。(1)、《红楼梦》对于《红楼梦》,学生都有所接触,所以学生的兴趣会很高,可以鼓励学生把他们知道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一些爱好文学的同学还可以出来讲一讲《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各组同学谈完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以鼓励,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出示表格,指导学生填写,并按表格内容掌握主要知识。(备注:可课下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关于四大名著的资料,提高他们搜集历史素材的能力。到最后,可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思考,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①历史小说可以虚构,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某一人物或某一故事可以艺术加工,而历史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真实的故事。②历史小说是根据历史记载、民间传说来创作的。)(2)、京剧先放一段京剧《群英会》的片断,引起学生兴趣,虽然他们可能听不懂,但都能知道是戏剧,到底是什么戏呢,教师可适当进行一些戏剧分类的知识的补充,然后介绍京剧的来源,让学生知道它是各种地方戏的融合,大约在19世纪中期形成,可出示一些京剧脸谱的图片,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对京剧的各个行当简单进行介绍。(备注:这里要注意增加学生对国粹的热爱,同时要让学生思考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布问题。)课堂小结回顾本课的一些基本史实,并引导同学们思考文学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吸引学生更多更深地去思考问题。对作品,重点是要挖掘它深层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培养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观察当时社会的能力。探究思考1.明清时期我国科技巨著的特点总结起来明清时期的科技巨著具有以下特点:继承和总结①从内容上看:多、全──总结性的巨著,是集大成之作。②从价值和影响上看:虽无突破、创新,但传统科技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③从人的主体行为看:勤奋钻研、身体力行、注重调查研究——献身科学的精神。④从部分内容看:开始涉及西方自然科学传入,如《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2.明清时期中国科技为什么落后于世界了?(1)统治者对科技发展重视不够(2)缺少物质基础和动力(3)实行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4)科举制度日益僵化,文化政策日益反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国京剧.ppt 猴王初问世.rmvb 纪晓岚.ppt 赤壁.rmvb (2017年春季版)《明清时期的文化》习题.doc (2017年春季版)《明清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doc (2017年春季版)《明清时期的文化》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