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课 火山喷发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1课 火山喷发 教案

资源简介

第31课
火山喷发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了解火山喷发过程和现象。
(2)了解火山对人类的影响。
2.科学探究
(1)通过模拟实验和资料分析,了解火山喷发过程和现象。
(2)培养细心观察、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3.科学态度
(1)尝试辨证看待事物的方法,体会灾害也具有有弊有利的两面性。
(2)培养遇事沉着冷静细心观察,合理应变的能力。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活动安排
活动题目
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力要求
活动1
火山喷发过程
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火山喷发现象;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火山喷发过程
实验、观察和描述
活动2
火山的影响
通过搜集资料,了解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有利也有弊
分析、综合和交流
2.活动指引
任务驱动页
生洁情境:四个小朋友在观看电影,一个火山喷发的壮观场景使他们感到很震撼,由此引出了本课对于火山喷发现象及对人类影响的探究任务。
产生问题:火山喷发的现象非常壮观和震撼,过程是怎样的,火山喷出的是什么?
任务驱动:通过模拟实验和查阅资料,了解火山喷发现象和喷发过程。
活动1
火山喷发过程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结合实验现象,让学生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火山喷发过程。通过教科书简单的文字介绍让学生了解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火山喷发时,地球内部炙热的岩浆、气体和碎屑等从火山口喷射出来,并通过教科书呈现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火山喷发现象。
学生对火山喷发可能有一些了解,但缺乏具体形象的认识。为了加深学生对火山喷发过程的了解,设计了火山喷发现象的模拟实验。
实验的方法是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释的红墨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少量苏打粉和洗衣粉,充分搅拌;把锥形瓶埋在沙土中,做成火山的形状;将100毫升醋倒入锥形瓶,观察实验现象。其中,红墨水模拟炽热的岩浆,洗衣粉增加泡沫。实验原理是苏打粉(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与醋(主要成分乙酸,化学式为CH,COOH)反应(化学方程式NaHCO3+2CH3COOH——CH3COONa+CO2+H2O),生成乙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产生气泡。
活动2
火山的影响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易于挥发成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易于挥发成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成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
活动2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火山喷发极具威力。有些火山一直有喷发,有的曾经喷发过的火山可能在沉寂达数百年之后再度喷发,而一旦喷发,威力就特别猛烈。教科书呈现的就是火山喷发过程中岩浆流动及之后厚厚火山灰落在地面情况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火山喷发的威力以及对人类的影响。
同时,通过搜集火山的资料,学生会了解火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并能列举说出火山对人类的影响。教科书呈现学生搜集并整理后的资料,学生可在此基础上举出更多火山对人类影响的例子,认识火山喷发虽然危害很大,但也会给人类带来有益的“礼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