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洪水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7课 洪水 教案

资源简介

第27课
洪水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了解洪水的成因、洪水的危害和特点。
(2)知道洪水预警信号标志,了解防洪避险措施。
2.科学探究
(1)通过模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2)了解洪水来临时逃生自救的方法,培养应对能力
3.科学态度
(1)树立正确看待自然灾害的发生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2)关注自然,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活动安排
活动题目
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力要求
活动1
凶猛的洪水
通过模拟实验,了解雨量大小与洪水形成的关系;知道洪水的危害和具有季节性的特点
实验、分析、比较和交流
活动2
洪水的危害
通过讨论洪水的危害,知道逃生的基本方法;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分析、交流和判断
2.活动指引
任务驱动页
生活情境:四个小朋友正在看电视,电视画面是:洪水淹没了一幢房子,只露出屋顶,有人在屋顶上呼救。
产生问题:洪水冲毁了村庄,导致多人死亡。洪水真的这么可怕吗?
任务驱动:通过模拟实验,了解洪水成因和危害。
活动1
凶猛的洪水
洪水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洪水往往分布在人口稠密、农业垦殖度高、江河湖泊集中、降雨充沛的地方。
洪水发生往往都在特定的地理位置,可以通过模拟实验,重现“洪水”。为了让学生了解洪水,安排了“暴发洪水”的模拟实验。
教科书呈现的模拟实验图片:上游的支流汇集到下游,如果雨量非常大,下游的河道会怎样
通过实验,了解雨量的大小与洪水形成的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雨量大容易暴发洪水;知道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速上涨的水流现象。当流域内发生暴雨或融雪产生径流时,都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的出口断面处。通过交流讨论,知道从洪水灾害的发生机制来看,洪水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和可重复性。
活动2
洪水的危害
活动2安排了“洪水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会带来哪些危害 ”在学生知道洪水成因的基础上,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认识并思考洪水的危害。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是世界上水灾频发且影响范围较广泛的国家之一。全国约有35%的耕地、40%的人口和70%的工农业生产经常受到洪水的威胁,并且因洪水灾害所造成的财产损失居各种灾害之首。
教科书呈现的两幅图片,一幅是洪水冲毁了房屋,另一幅是洪水淹没了农田。通过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并自然联想洪水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通过讨论,了解洪水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考人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和家园。因此,设计了“人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和家园”的问题。随时进行自然灾害监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整个单元活动中,都渗透了关注气象预报重要性的认识。“发布洪水警报,以便人们在需要时做好准备,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利用一组照片表示具体避防措施。
读图并利用琪琪提示“在洪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逃生时,应远离电线杆等带电物体”。同时,课文提示:“洪水是危害非常大的自然灾害,可以通过修建水坝、防洪堤和排水系统,将洪水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但是,面对洪水最好的方法还是避让和疏导。”以便加强学生对洪水防治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