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省中考复习俄国史与中俄关系——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教学目标:把握近、现代俄国(苏联)历史发展线索;从中获取成功或失败的历史启迪。教学内容:一、名称的演变沙俄或沙皇俄国----苏俄(苏维埃俄国)---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罗斯(独联体中最大的独立成员)。二、俄国史1、沙俄时期(1917年前)(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或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性质、原因、影响。(2)俄国与“一战”:“三国协约”军事侵略集团的重要成员;“一战”中协约国的重要成员;2、苏俄时期(1917—1922)(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2)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它是20世纪20年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探索。其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3、苏联时期(1922—1991)(1)1922年,苏联成立(列宁)(2)斯大林模式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严重弊端成就:两个五年计划,苏联成为世界一流工业强国(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6年,苏联新宪法,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严重弊端: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下---以重工业为主,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严重计划经济;民主法治建设不健全等。(3)苏联与“二战”:与中美英等国组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或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会议、柏林战役)(4)“二战”后,苏联与美国长期争霸、对抗,形成美苏争霸的两极政治格局,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也给本国带来沉重负担。(5)苏联社会主义改革: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改病了;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政局动荡,把苏联改垮了,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的终结。4、俄国斯时期“一超多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5、俄国典型事例(2012年是俄国十月革命95周年)(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2)1917俄国年十月革命,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标志着十月革命开始。“阿芙乐尔”巡洋舰向冬宫发出了最后攻击的炮声,象征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3)1921年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广泛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4)1928年---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成为世界上一流工业强国。(5)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在“二战‘中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6)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政治格局结束。6、易混淆知识点:(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与斯大林格勒战役(2)1861年改革与1917年十月革命三、中俄(中苏)关系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二战中,苏联和中国是盟国。雅尔塔会议上,同英美一起,商定了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雅尔塔秘密协定,出兵中国东北,歼灭日本关东军。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取而代之。4、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5、当今,中俄是战略伙伴关系,中俄关系正常发展。是“金砖四国”的重要成员。四、课堂训练与讲评1.《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讲到:l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导致“红旗悄然落下”的事件是:()A.苏联解体B.东欧剧变C.赫鲁晓夫改革D.美苏争霸2、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3、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4、据记载,当苏俄要实行某经济政策的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叹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加十月革命了。”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苏俄要实行的经济政策应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国家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5、(2011年4月宁波十校联考16题)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6、“横空出世一战中,社会制度初显优;反法西斯建大功,一朝解体两极终”。它描述的是某一国家的历史进程,请以该国的历史史实解释诗句:(1)“横空出世一战中”:(2)“反法西斯建大功”:(3)“一朝解体两极终”:7、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所描写的应是:()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8、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戈尔巴乔夫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都对当时而临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改革。下列对他们所领导的改革评价准确的是:()A.三次改革都使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列宁的改革,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9、下列年代尺列举了俄国历史上一些重点年代节点A.1917年B.1922年C.1942年D.1991年请回答:(1)该国历史上在A、B、C、D三个年代节点发生的历史事件改变了俄国社会性质的是?(2)俄国历史深深影响中国的革命模式和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举例说明。(3)该国由于各种因素,不同阶段实行了不同的改革,举一例说明,这次改革的原因和带来的结果?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经验和启迪?10、有位学者在《强国之鉴》一书中写道:“俄(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预料的失势陨落。”请回答:你认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主要指哪些历史事件?(至少写出三例)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材料二: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材料三:通过举办俄罗斯文化节、“中俄友谊之旅”、北京“莫斯科周”、上海“圣彼得堡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深了中国人民对俄罗斯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和发展现状的了解,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1)十月革命的性质如何?(2)根据材料二,苏俄为此实施了什么经济政策?该政策实施的意义如何?(3)材料三中的“圣彼得堡”,1914年更名为彼得格勒,1924年改称列宁格勒,1991年恢复圣彼得堡。请你分别说出这个城市在1924年和1991年两次更名的主要原因。(4)你对俄罗斯的灿烂文化肯定有所了解,请写出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文学巨匠及其不朽名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