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1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教案

资源简介

3.21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一、教学目标
1.
科学知识
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2.
科学探究
(1)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占据空间。
(2)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进行判断和推理。
3.
科学态度
(1)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2)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课程安排
活动题目
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力要求
活动1
纸为什么不湿
通过倒扣杯底中的纸没有湿的现象,提出“是什么阻止水进入杯里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建立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
观察、实验、分析
活动2
吹不大的气球
通过尝试吹大瓶子中的气球,以及探究怎样才能吹大气球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观察、比较、分析
2.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小朋友们在观看一个魔术,魔术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纸塞到杯子底部,杯口朝下,垂直慢慢地把杯子压到水槽底部,但是杯子里的纸却没有湿,小朋友们觉得非常神奇。
产生问题:玻璃杯在水中,但纸却没有湿,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点“违背”的现象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提出了“纸为什么不会湿”的问题。
驱动任务:通过这个神奇的魔术,驱动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通过探究实验,揭示“纸团不湿的秘密”。
活动1
纸为什么不会湿
这是一个空气占据空间的典型实验:杯子里的纸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湿,真神奇。纸为什么不会湿呢?
从倒置在水里的玻璃杯,可以观察到水进入玻璃杯的一部分,不能完全进入玻璃杯,因为纸在杯底,水没有到达纸占据的位置。从水中拿出玻璃杯,取出杯底的纸进一步观察。该实验既可直接观察现象,也可通过观察、触摸杯底的纸,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在实验前,让学生先预测杯底的纸会不会被水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湿,并说出理由。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是否真正认识到空气会占据空间。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占据空间其实就是挤占空间或防止空间被挤占,同一空间不会被两种物质同时占据。
实验中注意从两个方面给学生以启示:
①杯子压到水底后,从侧面看玻璃杯,会清楚地看到玻璃杯有一截“空”着;
②将玻璃杯竖直提起后,再看纸团,纸团不会湿。
此实验操作的重点:玻璃杯压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水里和从水里取出时,一定要保持玻是什么阻止水进入杯里的?璃杯垂直。对于“如果将杯子倾斜放入水中,纸团会湿吗”的问题,根据之前的转移空气学习活动和纸团不湿的实验,学生可以进行讨论预测,并进行实验,验证和加深对气体的认识。
活动2
吹不大的气球
活动是上一个活动延续——进一步研究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气占据空间,加深对空气占据空间的认识,以及利用空气占据空间尝试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本活动由吹瓶中的气球引出“能否吹大 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实验探究原因。
“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 ”拉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球的吹气口,反扣在瓶口上,气球与瓶子组成了一个封闭体系,气球内外的大气压始终是一样大的:当吹气的时候,气球内以及瓶子内部大气压整体升高,气球内、外壁的大气压始终相同,因此不需要膨胀体积就可以达到气压平衡,气球当
“不会变大。当吹气球时,由于气球内部的大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了,气球不得不通过膨胀体积的方式实现维持内外气压的平衡,气球可以吹大起来。当把气球放在瓶子里的时候,因为瓶子是刚性的不会像气球那样脆胀,这个时候吹气球,随着气球的膨胀瓶子里的气压也会变大,最终导致气球吹不起来。
在瓶子底部开个小孔,吹气球时,瓶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气体能够从小孔被压出瓶外,气球体积逐渐膨胀,这时用胶带粘住小孔,瓶中气球内外的大气压始终是一样大,所以,吹大的气球不会变小。其原理并不复杂,但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也并不容易,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气球在瓶子里为什么吹不大 怎样能吹大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知道瓶中气体占据空间,气体可从小孔被“压”出来即可。
本学习活动,首先要明确怎样进行实验,并让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预测能否吹大瓶中的气球,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实验,并注重对知识概念的应用,解释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