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 昼夜交替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8 昼夜交替 教案

资源简介

3.18 昼夜交替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自转是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2)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式和方向。
2.科学探究
(1)能提出几种地球自转可能方式的假设。
(2)能对地球自转可能的几种方式和方向进行验证。
3.科学态度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类对自然的了解在不断进步。
(2)知道我国的地域辽阔、中国人民充满智慧、很早就有许多先进的科学发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活动安排
活动题目
活动内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
能力要求
活动1
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假设地球自转的不同方式,用手电筒光、地球仪模拟实验。发现只有方式二“竖着”自转才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假设、实验、观察和比较
活动2
为什么东方先迎来黎明
通过东方先看到日出的现象,做地球自转方向的实验,验证地球是由西向东转
实验、观察和分析
2.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几个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天文观测活动,在望远镜中发现星星慢慢向下移动,于是提出疑惑是天空在旋转吗?
产生问题:学生对昼夜交替、斗转星移已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但身处地球,我们无法感受到地球的自转,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天空在旋转。由此提出问题,是地球的自转,还是星星、太阳围着地球转?引发学生的思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驱动任务: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活动2 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由驱动任务“是天旋还是地转?”提出问题,一般学生都会说是地转。因为地球自转已经是现代人的基本常识。虽然学生都知道这一点,但并不代表他们了解地球自转的科学概念。本活动就是帮助学生建构地球自转的第一层概念:地球以什么方式自转?
教科书上提出两种地球自转方式的假设,并要求学生提出其他可能的自转方式。然后,再让学生用地球仪和手电筒进行模拟实验验证。这就是让学生从假设到验证,经过完整的探究过程,自主发现地球只有在地轴和光线基本垂直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