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认识常见的岩石教案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颗粒结构、硬度和遇酸反应等方面的特征。 能说出几种具体岩石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 会用多种感官和简单工具进行岩石的观察活动,发现岩石的特征。 2、能够记录并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结果。 情感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美丽的岩石,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2、体验搜集、观察岩石的愉悦情感,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岩石、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岩石的特征。 难点:鉴别身边的岩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与相关资源、岩石标本6盒、放大镜12个、铁钉12根、镊子6个、烧杯6个、1:3稀盐酸、滴瓶6个、玻璃皿6个、自来水适量。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水、土壤、空气等知识,今天开始,我们来继续了解地球上的物质。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石头的世界。请大家欣赏。(师出示课件:奇石欣赏,背景音乐:《雨花石》)。 谈感受:看到这些美丽的石头,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2. 提问:在自然界里,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岩石?(路边,山上,水中,土壤下……)师课件出示岩石分布图片并讲述:通过研究,现在我们知道: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泥沙或土壤所覆盖。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常见的岩石。(板书课题)二、辨认岩石 1、大屏幕出示:在下面的物体中,哪些是岩石?为什么说他们是岩石? 2、小结:岩石是天然形成的,不是人为加工后的混合物,也不是地质变化后的矿产。三、探究岩石的特征 (一)讨论操作方法 组织讨论: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去观察岩石?(组内讨论交流) 1、最直接的观察方法。 (1)谈话:想要深入地了解岩石,首先需要进行观察。我们有什么方法能对岩石进行最直接的观察呢?谁能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用手摸和用眼看,以及观察的目的:摸光滑度、看颜色和颗粒的大小粗细。) (板书:手摸、眼看) 向学生说明:有的岩石直接用肉眼看它颗粒结构比较困难,我们需要借助放大镜来观察。教师以花岗岩为例,讲解怎样确定颗粒大小和光滑度以及记录单的填法。 2、借助工具观察的方法。 (1)提问:除了可以用摸、看的办法研究岩石特征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用锤子敲)为什么敲?(判断岩石的硬度、听听发出的声音)(板书:敲) (2)介绍:在教室情况下,研究岩石的硬度使用指甲或铁钉划的办法。(板书:划)我们规定:用指甲划能留下划痕的岩石,硬度称为软.;用指甲划留不下划痕,但用铁钉划能留下划痕的岩石,硬度称为中.;用铁钉划不能留下划痕的岩石,硬度称为硬。 (3)教师以板岩为例,讲解怎样判断硬度和怎样填记录单。 3、放进水里。 提问:还有什么方法观察岩石?(放水里)这是什么目的啊?(确定一下岩石里面有没有气孔)(板书:放水里)是的,如果放进水里的岩石表面有气泡,说明岩石颗粒松散,有气孔存在。 4、滴稀盐酸。 (1)介绍:为了鉴定岩石中是否含某种成分,人们还经常用滴稀盐酸的办法。有的岩石会冒泡,有的岩石不会冒泡。(板书:滴稀盐酸) (2)教师以石灰岩为例,讲解滴稀盐酸注意事项和怎样填记录单。 注意事项:因为稀盐酸有一定的腐蚀性,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把盐酸滴在皮肤或衣服上。如果不慎发生了意外,要马上用大量清水清洗。 A、把岩石放在玻璃皿上,不要拿在手里。 B、手捏滴管的玻璃部分,不要捏胶头。 C、对准岩石滴1—2滴就可以了。用过了滴管,迅速放回滴瓶,再进行观察。 观察、实验、汇报 1、领取材料。 小组长到前面来领取实验器材。向组长说明:在本组同学观察并记录好所有岩石的颜色、颗粒、硬度特征后,小组长举手示意,老师再发稀盐酸。 观察、实验开始。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介绍观察的结果和所用的方法。(展台出示介绍。要求观察同号岩石的小组进行补充或质疑,不同之处师生共同探讨。)四、五岳之旅。 带学生去祖国名山旅游。(多媒体课件展示)畅谈收获,总结经验 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就要结束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能够有所收获,老师非常高兴。岩石是我们人类永恒的朋友,但是我们对这位朋友的关注度可以说是少之又少。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再捡到一块岩石时,不要看后就随手扔掉,要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仔细研究,你们一定会有更多新的发现与收获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