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8运动的方式教案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移动、转动、滚动、振动和摆动的运动特点和异同点。2、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过程与方法1、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2、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3、能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各种运动方式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分析问题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二、教学方法观察法 图示法 引导法 分析比较法三、教具准备 空心竹、风车、《健康歌》光碟、塑料瓶、尺子、木块、乒乓球、一个垂有重物的细线、橡皮筋等。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空心竹)你们喜欢玩吗?谁愿意玩给大家看一看?2、(再出示小风车)这个小风车谁会玩?3、谁还有不同的玩法?并谈谈刚才玩的感受。4、今天我们以具体的物体为例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设计意图:科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儿童认知的特点水平出发,从儿童已有经验出发组织教学。好玩就是孩子们的特点,其实也是指导儿童学科学的教学特点,玩中会有许多收获。】(二 )研究各种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1、滑梯上下滑的小朋友(1)课件出示一个小朋友在玩滑梯。(2)这个小朋友的运动有什么特点?运动的轨迹是什么样的?你能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吗?(3)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描述。2、研究青蛙跳(1)课件出示青蛙跳。(2)青蛙跳跃的轨迹是什么样的?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3)比较两种运动的不同。3、用同样的方法画出教材32页其他运动的轨迹。小组为单位把这些运动分类。【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并通过比较描述几种运动的不同。】(三 )自主探究,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1、刚才大家有不少发现,这里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大家想不想继续玩?(材料准备:塑料瓶、尺子、木块,乒乓球、下垂重物的线、橡皮筋。)2、请大家小组内商量一下选四种材料感兴趣的材料来继续研究物体的运动方式。选材料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3、请大家认真观察材料,想想可以让它们怎样运动?4、研究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说出小组成员要分工协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等等。5、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指导。6、学生汇报探究结果。【设计意图:“动手之前先动脑”,我们认为,培养学生思考着动于探究很重要,思考成熟了,方向和目的也就明确了,只要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学生们这样——思索着有准备的去探究,学生们的科学探究才更有效。】(四) 实践应用,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式1、学生看课本第33页的图,了解这些物体包含有哪些运动方式。2、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火车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水轮的旋转运动,锯木头的往复运动,跷跷板是往复运动,转椅是转动。)3、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指导学生看教材34页分析其运动方式。【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这几种运动方式特点的认识;向学生暗示物体的运动方式并不是单一的,认识运动方式之间的联系。】(五)实践体验运动方式的不同1、我们刚才研究的物体都能做出这么多的运动,我们的身体行吗?2、请大家跟着音乐运动身体,试试我们的身体能作出几种运动方式?(放《健康歌》学生自由活动身体,做出各种运动)谁来说说你刚才做了哪几种运动?【设计意图:通过实际体验感受多种运动方式。】(六)总结1、大家真的很善于研究,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点收获呢?2、我们的探究只局限于课堂内,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在运动着,希望你们能在课外继续研究,好吗?【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探究。】方案实施应注意的问题在学生小组选材料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时,让学生分工协作,仔细观察,做好记录,教师适时做好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