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5.1工业区位核心突破一工业区位考点一、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析工业部门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区位选择理由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接近原料产地(原料≥产品)节省运费,减少损失或废弃物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等接近消费市场(产品≥原料、体积增大)节省运费,减少损失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钢铁、冶金(如炼铝厂)、化学等重工业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能耗大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皮革加工、制伞、制鞋等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耗体力多、廉价,技术要求不高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技术高,利于开发新产品考点二、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企业和政府在进行厂址选择时,为获得最佳效益,需要考虑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策、技术、信息、环境等多种因素,具体如下:考点三、部分工业的污染类型及区位选择工业区位选择中的“风、水、宝、地”(1)“风”:工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常年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2)“水”:有水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对水质要求高的工业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运输量大的工业可利用水运条件。(3)“宝”:原料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市场附近;动力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电站附近;技术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科技发达地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劳动力充足地区。(4)“地”:工业应布局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地区。方法一、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1.宏观上(1)自然条件方面:是否有修建工厂所需要的良好地质、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是否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2)社会经济方面:是否尽可能靠近劳动力、市场和交通枢纽,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否有良好的社会协作条件。2.微观上主要是指环境因素方面,不同工业对环境的要求不同,污染程度及污染类型不同,其区位选择的要求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1)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2)大气污染工业部门的区位要求有大气污染的工业部门,如水泥厂、酿造厂、化工厂、钢铁厂等,布局要考虑风向,有以下四种情况:①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下图中A处。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知该地区最小风频是西风,最大风频是东北风,故空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A处。③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此类企业可布局在图中A、B两处。④在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气流之外,如下图中的A、B处。(3)有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下图,河流由A流向B,自来水厂宜布局在C处,化工厂宜布局在D处。(4)地形要求对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部门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形区,避免布局在通风效果不理想的盆地与谷地中,以免废气大量聚集而危害人体健康。(5)与城市的距离要求污染程度区位选择要求举例规模小、无污染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仓储区严重污染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方法二、区域工业条件评价术语分析角度评价用语自然条件原料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燃料接近燃料地(煤矿、石油等),能源充足水源靠近水源(河流、湖泊、水库),水资源丰富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经济条件市场接近市场(人口密集、市场广阔)交通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便利技术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人才和技术优势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廉价产业基础靠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好;工业基础好社会条件国家政策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工业惯性搬迁费用高社会协作设施完善,协作能力强环境因素大气不污染城区大气水远离河流上游或水源地一般遵循四大原则:全面性原则——综合思维、全面分析。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形成思维模式。①自然区位要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等;②经济区位要求——资源、市场(腹地)、交通、劳动力、技术等;③社会区位要素——开发历史、工农业基础、国家政策、国防等。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主导性原则——结合产业,寻求主体需求。从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出发,理清各区位因素间的主次关系,找出决定性因素。因地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特殊性。以区域为背景对区位因素进行描述与阐释,使区位分析与评价“区域化”,避免套用、空乏。因时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地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下题。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题。2.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3.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题。4.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A.满足我国需求B.拓展国际市场C.提高技术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5.(2015·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T岛盛产甘蔗,并建立了制糖厂,所产蔗糖多远销国外。制糖厂建在本岛而不是国外消费市场,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什么?请答出两条。冻干食品是将含水食品冻结后,在真空环境下加热,使食品中水分直接升华排出得到的食品,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具有食用快捷、营养、安全等优点。冻干食品国际需求量巨大,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据此完成1—2题。1.与日韩相比较,中国发展冻干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市场广阔B.技术先进C.原料丰富廉价D.交通便利2.中国果蔬冻干食品加工企业可能首先兴起于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青藏地区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葡萄和薰衣草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显示影响葡萄分布区与薰衣草分布区不同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河流4.薰衣草精油加工工业类型属于A.劳动力导向型B.原料导向型C.动力导向型D.技术导向型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04年西藏在海拔5100米的念青唐古拉雪山建立了冰川矿泉水生产基地。“5100”矿泉水由大气降水及高山冰雪融水作为补给,经地下多年深层循环后,沿断裂带上升自然涌出,含有锂、锶、偏硅酸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由于自身结构和所含矿物质,在零下9.8℃时也不结冰,形成了珍贵的世界级高端品质矿泉水。长期饮用该矿泉水对人体的骨骼、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具有较好的治疗与防治作用。2006年7月青藏铁路开通,“5100”矿泉水随着列车离开青藏高原进入内地。(1)简述“5100”矿泉水厂建立的优势条件。(2)分析“5100”矿泉水在零下9.8℃低温不结冰的原因。(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5100”矿泉水产业发展的措施。【答案】1.D 【答案】2.D 【解析】2.上海市以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因此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技术密集型产业。【答案】3.A 【解析】3.甲地位于城市的西北方向,该方向交通设施和空气质量较好,适宜布局对环境要求较高、产品对交通运输依赖较高的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答案】4.B 【解析】4.结合材料,提取关键信息“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说明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是为了拓展国际市场。增加当地就业,是我国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影响,并非目的,故选B。【答案】5.节省运输成本;减少原料损耗(劳动力成本较低;地租较低)。【解析】5.工业区位因素包括原料、燃料、交通、市场、劳动力、技术及政策等。由材料可知,T岛盛产甘蔗,在该岛建立制糖厂,可节省运输成本(制糖厂运费主要在于原料运输方面),减少原料损耗;同时,因为其为发展中国家,制糖厂借助当地廉价劳动力和地租优势,亦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答案】1.C 2.A 【解析】1.材料中指出“冻干食品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与日韩相比,我国不存在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排除A、B;交通条件不是影响冻干食品的主要条件,我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国土面积大,冻干食品的原料丰富且廉价,故选C。2.我国冻干食品处于起步阶段。而东部地区社会经济基础好、发展速度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生活水平高,能够最先提供冻干食品发展必需的技术和市场条件。【答案】3.A 4.B 4.薰衣草精油加工业的原料是薰衣草,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生产要靠近原料产地,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B对。【答案】5.(1)补给区海拔在5000米以上,水源地附近没有任何工业污染,为纯天然饮用水;地壳运动频繁,经地下多年深层循环后,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质优,水量大;西部大开发,国家政策的支持;青藏铁路的开通,加快产品外运;随着经济发展,高端矿泉水需求量大等。(2)“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的水源来自冰川;冰川水具有“冰晶”结构,异于普通水,凝固点较低;冰川矿泉水里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使冰川矿泉水的凝固点变得更低。(3)在水源地建立保护区,防止水污染;适量开采,严禁超量开采,使矿泉水达到永续利用;加大勘探,寻找新的矿泉水产地;加强管理,节约水资源,避免浪费;加大品牌宣传,提高高端品质矿泉水的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需求等。【解析】5.(1)根据题目材料可以看出,“5100”矿泉水最大的优势就是水质,一是无污染,二是富含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正是很好的水质,使得“5100”矿泉水成为高端矿泉水,而高端产品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同时材料显示交通的发展也为“5100”矿泉水工厂建立提供了很好的交通条件。(2)材料显示:“5100”矿泉水由大气降水及高山冰雪融水作为补给,经地下多年深层循环后,沿断裂带上升自然涌出,由于自身结构和所含矿物质,在零下9.8℃时也不结冰,形成了珍贵的世界级高端品质矿泉水。(3)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分析。专题5.2工业集聚与分散核心突破二工业集聚与分散考点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对比分析原因优点缺点工业集聚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协作厂之间存在投入—产出的联系;公用基础设施或劳动力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加强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环境污染严重,能源供应紧张工业分散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严重;产品的运费低或产品的零部件种类繁多利用廉价土地、劳动力、原材料,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位,有利于环境保护增加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模集聚效应同一类型的工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考虑的区位因素不同,生产布局形式也不同。在初级阶段往往表现为工业集聚,到后期可能表现为工业分散。如传统工业发展初期以工业集聚为主,形成规模大的工业地域,到后期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新企业不愿到此建厂,可能表现为工业分散。比如美国“硅谷”的山间盆地被占用殆尽后,考虑到地价、劳动力等因素,一些电子企业向东南亚等世界各地分散?。方法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关系(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下题。1.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2.(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1991年克鲁格曼提出和完善了中心外围理论,它揭示了经济地理聚集内在的运行机制。他认为集聚力和离心力都受到贸易自由化水平的影响。当集聚力大于离心力,企业趋向于集聚;反之则企业不会发生产业集聚现象。读集聚力、离心力与贸易自由化关系图,根据题意完成1—2题。1.以下对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贸易自由化程度与集聚力、离心力均呈负相关B.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和离心力相互之间呈负相关C.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离心力变速快D.集聚力与离心力两者相比,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增加,集聚力变速快2.关于图中M和N两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向广东边远地区扩散,说明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处于M区B.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企业将一直趋向于集聚C.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将出现不断分散的现象D.处于N区域的企业趋向于分散3.2015年11月,中国首款大型民用飞机在上海正式下线。该飞机由36所高校参与研制,主要零部件及机载系统来自西安、沈阳等飞机制造企业和16家跨国公司。该民用飞机的制造说明A.随着科技进步,工业联系趋向全球化B.零部件企业的分散会增加生产成本C.工业生产专业化会削弱企业间的联系D.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多个企业走向集聚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集群化效应初步显现,基本形成了以东北、京津、中部、西南、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见下图)。材料二 资料显示,中国汽车从年产量不足200万辆,激增到超过850万辆,只用了6年时间。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在全世界汽车产业的排序已经从第8位升至前3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第一大潜在市场。汽车产业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具有较强的经济效应。试分析这种发展模式的好处。【答案】1.B 【解析】1.由材料“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则同类型的服务(产业)都会聚集到某个特定核心城市,由此可推知其空间规划会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答案】2.(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解析】2.主要从原料、交通、基础设施、市场等方面分析即可。【答案】1.A 2.A 【解析】1.从图中很容易看出,随着横坐标贸易自由化程度增大,集聚力、离心力都减小,所以说贸易自由化程度与集聚力、离心力均呈负相关,故答案选A。2.M区域离心力大于集聚力,产业向区域外扩散;N区域集聚力大于离心力,产业向区域内集聚。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向广东边远地区扩散,说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离心力大于集聚力,所以珠江三角洲的企业处于M区,故答案选A。【答案】3.A【解析】3.由材料可知,飞机由36所高校参与研制,主要零部件及机载系统来自西安、沈阳等飞机制造企业和16家跨国公司,说明工业分布越来越趋于分散,是为了充分利用各地优势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全球化,故选A。【答案】4.有利于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延长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解析】4.相关产业的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汽车产业的集聚有利于资源共享、相互协作;延长产业链,形成规模效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抓大分专题5.1工业区位.doc 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抓大分专题5.2工业集聚与分散.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