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抓大分专题6 工业可持续发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7年高考地理考前抓大分专题6 工业可持续发展

资源简介

专题6.1
产业转移
核心突破一
产业转移
考点一、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中,产业比重由第一产业占主导,逐渐过渡到第二产业占主导,直到第三产业占主导的发展过程。以发达国家为例,其升级过程为: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工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主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产业转移是与产业升级过程相伴出现的一种现象。狭义的产业转移是指第二产业的转移,是发达地区在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相对落后的产业因失去优势条件或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发生的产业转移。实质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较多的利润,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考点二、产业转移的规律
(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转移。如下图: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如下图:
产业转移并非只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为了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避开关税壁垒也向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
考点三、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考点四、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的总体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的影响各不相同。具体如下所示:
方法
产业转移的分析方法
首先是分析产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把握影响产业部门选择区位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1.对产业部门的分析:纺织、服装、电子装配等工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劳动力,转移方向为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钢铁工业对于资源和资金的要求很高,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受主导区位因素变化的影响,其转移方向先是接近煤炭产区,然后转向铁矿产区,后又转向交通和市场区位优势明显的沿海地区。
2.对发达和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分析:发达国家或地区一般具有技术、信息、交通、市场等优势;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优势一般有丰富的资源、廉价劳动力、便宜的地租、广阔的市场、优惠的政策。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2题。
1.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2.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Ⅱ)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其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
B.劳动力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技术水平
4.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5.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的发展战略是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6—8题。
6.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A.离原料产地较近
B.离消费市场较近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7.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价格
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
D.市场需求
8.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A.原料使用量
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
D.设备费用
9.(2015·浙江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 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移安徽的方案。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据此回答1—2题。
1.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
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
C.劳动力丰富且质优价廉
D.基础设施完善
2.与企业个体分散转移相比,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环境改变较小
B.协作条件较好
C.接近原料产地
D.地租更加便宜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璧山区位于重庆西部,是重要的城市功能区之一,其制鞋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并成长为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制鞋业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呈现出“东鞋西移”的现象。璧山区遵守“创新+资本=新动力”的经济逻辑,稳步推进西部鞋业建设,被誉为“中国西部鞋都”。下图为璧山区地理位置分布图。
(1)试分析璧山区成为“中国西部鞋都”的主要原因。
(2)阐述“东鞋西移”对我国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案】1.A 2.C 
【解析】1.由材料“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可知其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在于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区划功能的调整即产业结构的调整,其他各项材料均未提及,故选A。
2.景德镇为我国“瓷都”,陶瓷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良好,这是其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
【答案】3.B 4.A 5.D 
【解析】3.由题可知,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经历了“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中国—越南”的转移过程,家电组装业属于劳动指向型产业,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是为了利用当地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
4.与越南相比,中国劳动力成本稍高,但经济相对发达,人口众多,对家电需求大,市场规模大。为降低产品运输与关税成本,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在中国数量较多,故选A。
5.家电组装经济效益低,为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本国家电产业发展,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优势,故选D。
【答案】6.D 7.C 8.B 
【解析】6.纺纱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与美国相比,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劳动力价格较低,因此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纺纱厂利润比美国高的主要原因是前者的劳动力价格较低。
7.美国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投入高,原料价格高,A错;由材料可知美国劳动力价格比我国、越南和巴基斯坦都要高,B错;美国的基础设施、国家政策等投资环境更优,C对;产品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国内,D错。
8.从在越南、巴基斯坦建厂,使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到在美国建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说明我国纺纱业已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
【答案】9.变化:生产成本降低;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答案】1.C 2.B
【解析】1.服装和纺织企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太康有30年的纺织产业历史,劳动力丰富且质优价廉是其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
2.纺织和服装企业抱团转移,可加强企业联系协作,可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答案】3.(1)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政府吸引投资的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制鞋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2)带动西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人民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促进西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等。
【解析】3.(1)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政策、交通、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分析原因。(2)从经济、社会、产业和城市等方面说明“东鞋西移”对我国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专题6.2
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
核心突破二
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
考点一
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
比较项目
传统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
典型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美国硅谷
工业部门
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
毛纺、自动化设备、食品等
微电子工业
形成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20世纪50年代之后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后
区位特征及优势
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
无传统工业基础;大批廉价劳动力;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支持
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高等院校(技术支撑);便捷的交通(机场和高速公路);军事订货
工业区特点
一般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工业集聚而成
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农村
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增长速度快;研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存在问题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环境污染严重
早期企业之间很少联系
土地紧缺,劳动力价格高
整治措施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调整工业布局,降低成本;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形成一个机构完整、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新工厂建到内地或东南亚、墨西哥等地
考点二、区域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区域工业化条件分析
在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的条件时,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工业化、城市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域的工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区域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律
某一地区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有以下的规律:
轻工业重工业高科技工业
(初期)   
 (中期)       (后期)
3.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工业化会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又会带动工业化,但各区域的情况存在差异,所走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也存在差异。
工业化、城市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区域工业化分析思路
(1)根据三大产业变化统计图或资料分析区域工业化: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反映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第二产业比重的上升直接反映区域工业化状况。工业生产数据的变化直接显示区域工业化的发展特点,特别是通过一些产业部门的数据统计,也可以反映区域内工业发展特点。
(2)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数据变化分析区域工业化:一般来讲,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可直接反映出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务工人员的素质可以反映出一个区域内的工业类型,如务工人员以低学历为主的工业一般是传统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务工人员以高学历为主的产业多是高新技术产业。
(3)根据区域资源状况分析区域工业化:资源是一个区域工业发展的基础。一般来说,一个资源丰富的区域,其工业类型应主要是采掘工业或资源加工产业,因此多形成一些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区。
方法
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的答题模板
一、针对问题,“对症下药”
二、常用术语: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
2.调整工业布局,合理规划,加强工业联系,降低生产成本;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完善基础设施;
4.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
5.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美化环境;
6.加强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科技,梳理品牌意识。
7.加强市场营销,开拓国际市场。
(2016·浙江卷)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1—2题。
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3.(2016·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台湾省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省内80%人口的祖籍是福建。两岸“三通”的启动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实施,加深了两岸的经贸往来。目前福州、厦门等地已建成多个台商投资区。
我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示意图
说明台商投资区集中在福建省福州、厦门等城市的原因。
4.(2015·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
材料二 下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
(1)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

                。
弊                 。
(2)河北省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
      。
临空经济区一般是以机场为核心、以机场的影响范围为界限的区域。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临空经济区及其产业现状表。读表回答1—2题。
城市
临空经济区
产业现状
北京
首都临空经济区
现代制造、现代服务业、微电子、生物医药等
广州
花都空港经济区
航空物流、商贸、航空维修、电子、精密制造等
成都
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
航空制造、教育、科研产业、医药、光电等
1.临空经济区的主要特点是
①企业产品附加值低 ②航空依赖程度高 ③物流速度快
④产业能源需求量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临空经济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该类产业的主要特点是
A.科研人员比重大
B.产品更新换代慢
C.研发费用比例小
D.运输成本比较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2003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速不断上升,2007—2010年,东北经济增速高于东部地区。然而2014年以来,受市场产能严重过剩的影响,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下图为东北地区经济地理略图。
(1)简析东北地区能源、钢铁和机械等传统工业发达的原因。
(2)简析东北地区2014年以来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的原因。
(3)请你为甲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攀枝花是我国第二大铁矿区,攀钢为我国西部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2014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调控偏紧、转型任务繁重的背景下,攀枝花市工业增长乏力,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武汉市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为基石,大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产业亮点纷呈“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四大工业促使板块经济逆势而上,GDP全年增幅9.7%,提前一年进入“万亿元GDP俱乐部”。以下为攀枝花市位置图(图1)和武汉市位置图(图2)。
材料二 下表为2014年武汉与攀枝花经济统计数据表。
面积(km2)
人口(万)
城镇化率(%)
GDP(亿元)
三大产业结构比值
工业结构
钢铁工业产值(亿元)
武汉
8
494
822
67.5
10
069
3.5∶47.5∶49.0
汽车、装备钢铁、石化、食品
1
000
攀枝花
7
440
111.7
61.6
870
3.5∶74.6∶21.9
钢铁、钒钛、能源、化工、采矿、机械
725
(1)结合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分析攀枝花市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
(2)借鉴武汉市的经济发展经验,攀枝花市应采取哪些相应的对策?
【答案】1.B
2.A
【答案】3.地域文化相同(台商回乡投资多);距离近(有港口、运输成本低);政策鼓励。
【解析】3.台湾人与福州人、厦门人一脉相承,移居台湾的人们及其后人愿意到福州、厦门投资;空间距离近;福州、厦门城市基础较好;两城市改革开放政策吸引台商投资。
【答案】4.(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加剧水资源短缺 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加大能源、交通压力
(2)调整钢铁工业布局 加大科技投入 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强环境保护
【解析】4.(1)河北发展钢铁工业对河北地区的影响,要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2)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可借鉴鲁尔区的经验,如调整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环境保护。
【答案】1.B
2.A
【解析】1.临空经济区主要运输方式是空运,运输成本高,所以企业产品附加值高,①错。产品依赖航空运输,航空依赖程度高,②对。空运速度快,所以物流速度快,③对。根据表格中的产业部门分析,产业能源需求量不大,④错。所以B对。
2.临空经济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产业的主要特点是科研人员比重大,A对。产品更新换代快,研发费用比例大,B、C错。该类产业能够承担较高的运输成本,但是运输成本比较高不是主要特点,D错。
【答案】3.(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技术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
(2)煤、铁等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市场变化;新技术的冲击。
(3)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进一步完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引进人才;增加资金投入,促进设备更新。
【答案】4.(1)国内外钢铁市场的需求量减少;攀枝花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低,经济增长点少;以钢铁工业为主,工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工业;优化工业结构,降低钢铁工业比重;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科技和资金投入。
【解析】4.(1)在了解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前提下,从钢铁市场需求、攀枝花产业结构和产业链特点等方面分析原因。(2)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科技、增加科技投入等方面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