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部分近年高考命题趋势2017年高效备考策略一、高考命题趋势就以往高考地理命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主题,包括全球研究重点(提供背景材料)、国家重大政策、社会关注热点等;二是“小切口”,即具体的研究区域和具体的研究对象;三是“深发展”,即自然延伸的逻辑链条等,这些特点也是地理高考命题的亮点,会稳定延续和发展。另外,考题信息量大,突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学生要扎实基础,建立知识网络,拓展视野,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如下:稳新(1)试卷结构稳定(2)指导思想稳定(3)风格特色稳定(4)难度相对稳定(5)知识抽样,能力覆盖(6)长效热点,淡化实事(1)依纲不守本,站位高落地实(2)素材接地气,地理视野广阔(3)材料信息新,图像立足原创(4)设问切口小,地理思维量大选择题命题特点综合题命题特点(1)主题式、问题串、共用材料(2)(课标卷)四个主题,3道3问+1道2问(3)知识抽样,题组内考点分散,选项设置角度多元化,思维跨度大(4)设问与选项完整对接,流畅性好(1)区域背景,一中一外,兼顾热点(2)真实案例,问题探究,设问精细(3)自然地理专业化,人文地理案例化(4)分析事象成因,评价区位条件(5)预测发展前景,渗透学科价值(6)体现学科思维,践行立德树人命题主题融入长效热点(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可持续发展)2016年全国卷“热点”梳理Ⅰ卷①新产业转移——以我国陶瓷产业转移案例为背景②新型城市化——以荷兰城市规划案例为背景③精准扶贫——以广西茉莉花产业发展案例为背景④新型旅游——以浙江莫高山民宿旅游开发为背景Ⅱ卷①新农村建设——以现代庄园模式案例为背景②新产业转移——日本家电企业的转移和没落案例为背景③新型旅游——以江西婺源篁岭旅游开发案例为背景④新型污染——以快递业迅速发展产生污染为背景⑤气候变化——以长白山灌木冻害变化为背景Ⅲ卷①新产业转移——以我国纺织业产业转移案例为背景②人口新现象——以上海人口增长、流动为背景③新能源开发——以我国风电开发为背景④气候变化——以青藏高原山峰冰川发育为背景二、高效备考策略(1)学习过程中注重原理的理解和把握。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地理作为一门“讲理”的学科,所有知识点的延伸和扩展都离不开“理”,以理推及面,才能灵活应对新出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2)在“理”的基础上总结变化规律。知识只有通过理解、总结规律才能成为能被自己掌握和运用的考试“武器”。对于规律的总结,不只是深化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这也是新课改以后国家对能力型人才的要求。(3)理论联系实际,与生活接轨。缩减以后学生不得不关注的“环境保护”,进一步贯彻了国家关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学习,不只是为考试而学,更是为了生活而学。这就要求学生离开网络娱乐,走出书本局限,多关注社会生活,关心时事,融入社会扩宽视野。知识性的东西只有用在生活中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建议学生们课后可以多探讨一些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的问题。(4)关注联系性和特殊性。高考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运用,地理一共14个题,要检测学生的知识及能力,既需要对知识点进行高度整合运用,又需要学生能够特殊问题特殊分析。自然地理部分主要考察特殊性,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高度把握“原理”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跳出普遍性的框架。人文区域和选做部分主要考察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性,这需要学生加强图表和材料文字的阅读理解,提升阅读能力,重点关注图表下方(右下角)的图例。注意:凡是出现在图例上的信息都是有用信息,必须充分加以运用。(5)实战练习注重错题搜集。如果说高一高二的学习是在做“加法”,那么高三则是在做“减法”。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基本应该掌握的知识点都已经讲解完成,该阶段我们需要做的是巩固深化知识点,那么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过程中收集还未掌握的知识点错题,一开始可能会有很多知识错漏,尽管离高考不到一个月了,我们仍要注重错题的分析和积累。总之,2017年高考考纲的变动,试卷难度在16年的基础上会基本保持不变,此次变动凸显了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人文性,也是教育对于社会属性的“人”的重视和能力的培养。希望广大考生能够本着教育以生活为本的原则,融入社会生活,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