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45张PPT。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 《三字经》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夏商西周 约公元前2070年 “三代”——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和亡国君主分别是谁?“夏传子,家天下。” ——《三字经》 “夏传子,家天下”是指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早期国家与社会“夏传子,家天下。” ——《三字经》早期国家与社会 夏朝筑有城堡和大型宫殿,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商朝的都城占地30平方千米,城中设有市场,商业繁荣。 西周的城市、道路交通和邮驿系统更为发达。生产技术创新 商朝时期,青铜铸造业发达。司母戊鼎,高1.33米,重800多千克,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生产技术创新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文字创新建立强大的军队,制定严酷的刑法。社会制度创新试叙周武王诛纣建周的简单经过。“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我来说说与周朝八百载历史有关的制度有哪些?——《三字经》分封制简介 分封制,除王都周围地区由周王直接统治外,周王将其他地区先后赐给自己的兄弟和少量的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社会制度创新分封制分封制的对象是哪些人?分封制分封制的对象是哪些人? 《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分封制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有哪些权利?又要承担哪些义务?权利: 土地和民众。义务: 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分封制的实行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分封制 作用: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成为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 商朝和西周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西周西周分封制的作用礼乐制简介 礼乐制度,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别。社会制度创新 作用: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成为对周围民族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家。 商朝和西周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西周西周分封制的作用礼——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 礼的制度是核心,规范贵族的身份和地位,使贵族长幼有序,涉及生活方方面面.例如: 贵族的”死”(避讳)天子—驾崩 诸侯—薨hōng大夫—卒 士—不禄平民—去世天子用鼎诸侯用鼎士大夫用鼎 据史料载:周王定朝时,曾制九鼎,象征九州。周王可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彼此不可逾越。典章制度行为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 礼制乐制礼乐制度音乐舞蹈礼乐制度的内容礼乐制度反映社会现象:周朝通过礼乐制度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目的:维护社会秩序,巩固周王的统治。作用:有利于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 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建立者:禹(公元前2070年)启继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末代国王:桀文明代表:二里头宫殿遗址建立者:汤(公元前1600年)末代国王:纣文明代表:青铜铸造业:司母戊鼎甲骨文特征:可在龟甲兽骨上,已经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建立者: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分封制礼乐制度政治制度知识构建早期国家与社会 材料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 材料三:王公贵族各等层次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面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哪个布衣百姓若是挂起四面(宫悬)编钟,会招致杀身之祸的。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1.以上材料体现了西周的哪些制度?礼乐制度分封制分封制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