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1张PPT。百家争鸣 “百家”主要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等; “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材料1: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为了争霸和生存,各国纷纷变革,招贤纳士,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1)在政治上,春秋战国的动荡和变革,为百家争鸣创造了宽松的学术氛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材料2: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推广,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材料3: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 历的文士,稷下学宫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2)在经济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百家争鸣奠定了物质基础;(3)在文化上,贵族流落民间并传播知识,形成了一个有学识的文士阶层。2、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主张孔子春秋晚期“仁”、 “德”、“礼”;《论语》孟子战国时期“仁政”“民贵”“君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子春秋末期、战国一切事物有对立面且可互相转化;“自然”、“无为”墨子战国前期“非攻”即反对战争“兼爱”即爱一切人,视人如己互助友爱韩非子战国末期“法与时移”、君主应该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的地位。孙武(孙子)春秋晚期《孙子兵法》战国时期《孙膑兵法》孙膑、庄子2、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主张中文名:孔丘别名:孔子、仲尼、圣人国籍:春秋·鲁国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职业: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成就:开创儒家学派代表作:《论语》儒家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治方面:①“仁者爱人”②“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曰: “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2.以“德”教化人民(民本思想)(读P16“阅读卡”)3.以“礼”治理国家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教育方面:1.推广私学2.“有教无类”3.“因材施教”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主张怎样的学习态度?4.学习态度: 学思结合实事求是 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孔子曾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希望大家遵守周礼,讲仁、信,重建社会秩序。文化方面: 孔子还修订《诗》、《书》 、《礼》、《乐》、《易》、《春秋》等书籍,统称“六经”。 孔子死后,其弟子将其言论编印成书,曰《论语》。这成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对后世影响:(1)《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流传至今。(2)孔子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 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西汉以后,历代帝王进行了数十次的重建、扩建,使其成为一组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孔府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林始于孔子死后第二年,随着孔子地位的越来越高,孔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修、增修过13次,以至形成现在的规模。孔林—孔子墓 现今的孔庙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其建筑仿皇宫之制,前后九进院落,贯穿于南北中轴线上,是孔子讲学的地方。院内苍松翠柏,殿宇雕梁画栋,碑刻2000余块,是我国大型的碑林之一孔庙—杏坛主要思想:(1)主张实行“仁政”; (2)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孟子孟子—— 孟子被尊为“亚圣”——战国时期后人将孔子、孟子合称“孔孟”。儒家老子 主要思想:(2)崇尚“自然”,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姓李,名耳,春秋末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老子》也称《道德经》(1)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且能互相转化; (辩证思想)道家 小国寡民 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材料三: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材料四: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阅读下列材料:请思考:老子有哪些思想主张?“道”“对立”“无为”“小国寡民”墨 子阅读下列材料: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战争使)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墨子请思考:墨子有哪些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墨家学派法家韩非子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请思考:韩非子有哪些思想主张?“法治观”“改革观”“集权观”主张变法,重视法律,主张加强君主的权威。兵家——孙武、孙膑孙武孙膑军事著作和主要军事思想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兵法》 “事倍而后动” 《孙子兵法》根据战争的客观规律,制定比较系统的战略战术原则。不仅在我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3、百家争鸣的影响 (1)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2)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诸子百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 儒家 孔子的学说被历代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1)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权力;(2)同时为应对战争,统治者向老百姓征收沉重赋税、徭役、兵役等,阶级矛盾激化;(3)法家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当时社会形势需要,所以受到青睐。 儒家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没有成为主流思想,而倍受统治者的青睐是 为什么?秦王借法家思想振兴国家,实现统一大业。百家争鸣为中国走向大一统起到重要作用1、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A、孔子 B、老子C、孟子 D、韩非子2、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CB3.近日,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济南开幕。某记者在会场上转了一圈,发现借助各种文化载体不断“变脸”次数最多的就是圣人孔子。孔子像被制成楷木微雕、五谷画、线装画、黑陶画等。如果记者想通过悬挂绘有孔子言论的字画来让众人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你认为下列可以入选的是( B ) ①“仁”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王道” ④“仁政” ⑤“以德治民”A.①②④⑤ B.①②⑤C.①②④ D.①③⑤4.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B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5.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C )A.老子 B.孔子C.墨子 D.孟子A孔子B孟子C老子D墨子E韩非子F孙子G孙膑①墨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儒家⑤兵家a主张“无为”b知彼知已,百战不殆c”仁政”、“民贵”、“君轻”d“兼爱”、“非攻”e“法治”、中央集权f事备而后动g以德教化人民h有教无类1、以德治国2、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3、平等博爱、 热爱和平4、依法治国5、教育公平6、以人为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